恒星的三种终结方式——白矮星,中子星或者黑洞

星级:
恒星在内部能量耗尽之后将会迎来寿命的终结,小于1.44倍太阳质量的将会塌缩为白矮星,≥7个太阳质量将会发生超新星爆发。

在这个宇宙当中,任何一个星体都是有寿命的,当一个星体走到了它生命的尽头,它将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最终演化为下一个形态。恒星也是如此,在恒星内部的能量耗尽之时,它也将迎来它生命的终结,演变为它的下一个形态。只不过,不同的恒星其结局的方式也不尽相同,这主要取决与它本身的质量。

对于恒星而言,钱德拉塞卡极限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这是一个由印度裔美籍天文物理学家苏布拉马尼扬·钱德拉塞卡推算出来的临界点,指白矮星的最高质量,约为3×10^30公斤,是太阳质量的1.44倍。这个概念之所以对恒星很重要,是因为当恒星的质量小于这个值时,恒星将会演变为白矮星;当恒星的质量大于这个值时,恒星将会发生超新星爆发。

质量为0.5个太阳的恒星,过程为:小质量恒星----白矮星----黑矮星。

质量为0.5~1.44个太阳的恒星,过程为:中质量恒星----红巨星----白矮星----黑矮星。

质量为1.5个太阳以上的恒星,还有两种结局,为:

                      红超巨星                        中子星

大质量恒星                    超新星爆发

                    红特超巨星                    黑洞

一般,大质量恒星为1.5~3个太阳质量时最终成中子星,而质量为3个以上太阳的恒星,最终成为黑洞。可以看出,我们的太阳仅为中质量恒星,最终变成红巨星(100万倍太阳体积以上),来烤焦或吞没地球。

中子星的密度为:1*10∧15g/cm∧3。大约为每立方厘米就有10亿吨重,而中子星半径仅有10几千米,却有好几倍太阳的质量。

黑洞的密度就更大了,如果把太阳压缩成黑洞,它的半径只有3千米,如果把地球压缩成黑洞,它的半径只有8.8毫米,黑洞的密度不一,可大可小,一般,密度小的黑洞每立方厘米也有1000亿吨重,密度最大时可以大到可怕,每立方厘米100亿亿吨,连光线都被它吸走,时空完全扭曲。

如果两颗恒星相撞,或者数颗大质量行星撞击恒星,都有可能瞬间产生超新星爆发,不管恒星质量多大。当然,如果某颗或两颗恒星的质量足够大,就会产生中子星或黑洞效应,那颗或两颗恒星直接变成中子星或黑洞。根据相对论,如果一颗行星撞击恒星的速度非常快,会直接加速点燃恒星,甚至撞爆恒星,产生超新星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