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元曲中的词牌名和曲牌名到底是什么?为什么内涵往往与内容完全不搭调?

星级:
宋词元曲中的词牌名和曲牌名其实是词曲的曲谱名,是规范词曲平仄音韵格式的一种规范名,因此其内涵往往也就与正文内容几乎没有任何关系了。

从初中开始,我们便开始接触宋词元曲。与之前的诗文不一样,宋词元曲中除了标题与正文之外,还有一个经常被人误认为是标题或者副标题的词牌名或曲牌名。更有甚者,在一些宋词元曲中,往往没有标题,但却不能没有词牌名或曲牌名。

在中学时期,我们并不懂得词牌名和曲牌名到底是什么意思,问老师得到的回复很大可能也就是没什么意思,只要知道有这么个东西就好了。那么,词牌名和曲牌名真的是什么意思都没有,就单纯一个长得很像标题而又不是标题的东西吗?答案是否定的。

一个事物,只要存在就一定有它的合理性,词牌名和曲牌名也是一样。词牌名和曲牌名,用一句话讲就是宋词元曲的音乐曲调谱式。与现代人对宋词元曲单纯只是一种文学体裁的认知不同,宋词元曲在古代其实是像现代的歌曲一样可以被唱出来的。同样,与现代的歌曲一样,宋词元曲也分为歌词与曲谱两个部分,歌词就是我们看到的宋词元曲正文,而词牌名和曲牌名则是曲谱的名称。也就是说,每首使用同一个词牌名或曲牌名的宋词元曲,其正文的平仄押韵都要类似,以著名词牌名《菩萨蛮》为例:

《菩萨蛮》(温庭筠)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菩萨蛮》(李煜)

花明月暗笼轻雾,今宵好向郎边去。刬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

画堂南畔见,一向偎人颤。奴为出来难,教君恣意怜。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辛弃疾)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以上三首采用《菩萨蛮》为词牌名的宋词,其格式与字数完全一样,甚至连平仄都基本保持一致。这是因为《菩萨蛮》本来就是一种规范词文内容平仄曲调的曲谱名。其词牌格式被规范为: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

不过,根据以上的词牌格式,我们也可以看出,《菩萨蛮》虽有格式规范,但却并不是单一格式。据学者研究,《菩萨蛮》的格式大概有三种:

格一

李白《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

中平中仄平平,中平中仄平平。中仄仄平,中平中仄

平林漠漠烟如,寒山一带伤心。暝色入高,有人楼上。 

中平平仄,中仄中平。中仄仄平,中平中仄

玉阶空伫,宿鸟归飞。何处是归,长亭更短

格二

朱敦儒《菩萨蛮·秋声乍起梧桐落》

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

秋风乍起梧桐,蛩吟唧唧添萧,敧枕背灯,月和残梦

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仄平,仄平平仄

起来钩翠,何处寒砧,独倚小阑,逼人风露

格三

楼扶《菩萨蛮·丝丝杨柳莺声近》

平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

丝丝杨柳莺声,晚风吹过秋千。寒色一帘,灯残梦不

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平平仄

耳边消息,笑指花梢。又是不归,满庭花自

可惜,与现代人重曲不重词不一样,古代人重词不重曲,以致于到现代古代的宋词元曲词文内容能够大规模保留下来,但曲谱却几乎遗失殆尽,宋词元曲也几乎只作为一种文学体裁被人们所认知。也正因为古人重词不重曲的特点,我们可以看到宋词元曲中大量的词曲共用同一个词牌名,而这一类现象就相当于现代的歌曲翻唱。据统计,当今传世的唐宋词作约23000余首,但传承下来的词牌名却大约只有870余个,也就是说平均约每26首词共享一个词牌名。

相关领域
文学
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