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枪械是如何实现自动射击的?

星级:
枪械实现自动射击的方式主要有2种:导气式和后坐式。其中,导气式是借助火药燃气的力去推动枪机实现自动换弹与射击的,而后坐式则是借助枪械射击时的后坐力实现自动换弹与射击的。

自从1884年美国发明家马克沁发明人类历史上第一种真正的自动枪械马克沁机枪以来,世界上的枪械就开始被分为两大类:手动枪械和自动枪械。《武器装备百科全书》对马克沁机枪有句评价说:“马克沁机枪的出现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其实,这句话并不完全,因为马克沁机枪的出现也标志着一个时代的开始——自动枪械时代。

从马克沁发明马克沁机枪以来,枪械的自动化原理经历几十年的长足发展。不过,即便到了现代,枪械的自动化原理依旧只能被分为两类:导气式和后坐式。其中,马克沁机枪采用的就是后坐式,它借助枪械射击时的后坐力实现自动换弹与射击的;导气式则是现代步枪主要采用的自动化结构,它借助火药燃气的力去推动枪机实现自动换弹与射击的。

后坐式

后坐式可分成枪管后坐式枪机后坐式两种。

枪管后坐式

正如前面所说的,枪管后坐式是世界上诞生最早的一种枪械自动化结构,1884年的马克沁机枪采用的就是枪管后坐式结构。枪管后坐式结构的特点是利用子弹发射时候产生的后坐力使得枪管、枪机一起向后运动,这段距离称之为自由行程。一起向后退一段之后,膛内的火药燃气压力已经降低,枪机与枪管可以分离完成开锁,枪机继续往后完成抛壳,枪管原地不动等着,接下来复进簧因为后坐力的消失推动枪机和枪管复进。

枪管后坐式的好处在于它因为和枪管联动,而枪管又是个质量非常大的玩意,能很好的抵消大威力子弹的后坐力,而且枪管也可以设置复进簧,让后坐力进一步被弹簧吸收而不是直接撞在机匣上。

因此,枪管后坐式结构适用于各种机枪,除了上述的马克沁,其他还有诸如德棍的MG42,、毛子的KPV 14.5mm重机、美帝的M2 12.7mm重机等采用的都是这种结构。

枪机后坐式

枪机后坐式结构,这是一种很简单的自动结构,具体原理是这样的:有些武器比如一些小型手枪和冲锋枪,用的子弹威力比较小,这就不需要上面提到的专门的闭锁装置,只要枪机有一定的质量,在发射的瞬间惯性的力量使得枪机并不马上打开,而是迟疑一会儿才打开,如果弹药威力是比较小的,那么膛内压力不大,这种结构也足以保证在发射的瞬间关闭后膛了,不需要专门的结构“闭锁”。比如,著名的“柯尔特”1911手枪射击工作原理(如图)采用的就是枪机后坐式结构。

枪机后坐式结构最大优点是结构简单,经济性好;缺点是不能调整火药气体能量的需用量,相对笨重、精度差,而且有枪管尾部排出的有害烟雾,对射手有害。

因此,枪机后坐式结构一般用在冲锋枪或者是小威力手枪上。

导气式

导气式结构是目前步枪和半自动狙最常用的结构,可分成两个大类,一种是直接气吹式(AR),一个是活塞式(AK/SCAR)。

活塞式

活塞式导气结构则是在在枪口导气孔那边塞个活塞,然后火药燃气推动活塞,活塞连着活塞杆带动枪机往后。

活塞式是现代最为普遍的导气式结构,包括95、SCAR、HK416、G36等都是活塞导气。

直接气吹式

直接气吹式通过一根导气管,把火药燃气吹入回枪机那边,靠这股爆炸性的火药燃气把枪机往后推。

直接气吹式的应用没有活塞式广泛,现在主要有M16在使用。

枪口集气式

现代已经不多见了,曾在20世纪初流行过,代表是丹麦Bang、M1加兰德早期型、德国G41、刘将军半自动等步枪。因为不管是气吹还是活塞,它都需要在枪管上开孔,这会影响精度。因此,丹麦人在枪口上设计了一个集气罩,将膛口喷出的火药燃气暂时约束,以此为动力源去推动活塞向后,但因为枪口这地方本身就容易脏,因此可靠性很差。

相关领域
枪械

热兵器
机械
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