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数据交易中心申翔宇:数据交易仍处于探索阶段

上海数据交易中心申翔宇:数据交易仍处于探索阶段

挑战全网之最 7天赚7%!超短期理财七日宝首发快来领50元话费

7月27日, 由中国互联网(爱基,净值,资讯)协会互联网金融工作委员会、中国电子金融产业联盟、中国农业银行(601288,买入)联合主办的第二届中国普惠金融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大数据助力普惠金融发展”成为大会的一大主题亮点,迄今为止大数据技术与产品有哪些创新,大数据应用面临哪些挑战,金融行业大数据应用现状如何等。围绕这一系列问题,金融界网站采访到上海数据交易中心COO申翔宇。

据申翔宇介绍,上海数据交易中心4月1日在上海挂牌成立,注册资本2亿元,是一所国有控股混合所有制企业,由上海市信息投资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等多家公司联合发起成立,承担着促进商业数据流通、跨区域的机构合作和数据互联、公共数据与商业数据融合应用等工作职能。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专注于数据研究、交易领域的公司会越来越多,上海数据交易中心COO申翔宇也介绍到上海数据交易中心并不是国内第一家数据交易机构,但目前专注于数据交易还有些为时尚早,因此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很多问题,比如说数据本身的安全性、隐私性,数据交易仍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阶段,在数据交易规则和创新应用本身还不够成熟,需要对数据流通实施必要的监管,明确行业发展底线、加强个人隐私保护、防范系统性风险。

大数据开始渗透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如何规避数据的安全问题,申翔宇表示上海数据交易中心采用自主知识产权虚拟标识和二次加密数据配送技术,对于交易中可能涉及隐私的敏感数据,通过“去身份”规则进行敏感隐私数据的隔离;同时,不响应应用场景合理维度之外的任何数据请求、不存储任何交易方的数据、不传输任何个人的隐私数据(PII信息)、不允许并技术性限制使用方非授权数据留存。

谈到大数据助力普惠金融问题,申翔宇指出普惠金融作为一种广覆盖、长尾特征突出的金融服务方式,需要重点解决成本和效率这两大关键。数据的流通与应用在普惠金融的推广与实践中,起到了一定的助推作用。据介绍,上海数据交易中心通过联合各级政府、数据安全领域专家、大数据企业共建数据安全流通公约,其中涵盖数据采集、数据流通、数据服务、权益协调、社会监督等内容。

目前,大数据已成驱动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其应用范围和应用水平将加速我国经济结构调整、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本着兼顾制度保障和鼓励创新的原则,上海数据交易中心不断推进建立数据融合、共享以及对外开放的机制,促进数据有效流通与传统金融机构共融共生,为我国经济实现持续健康高效发展做出应有的力量和贡献!

相关领域
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