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工商大学“中国食品科学与营养前沿”学术专场获赞

浙江工商大学“中国食品科学与营养前沿”学术专场获赞

10月23—27日,在印度孟买举办的第十九届世界食品科技大会上,浙江工商大学共派教师、博士研究生13人参加了本次大会,并在大会上组织了中国食品科学与营养前沿(Food Science Frontier Researches in China)的学术专场。浙江工商大学食品营养科学联合研究中心(FNSC)主任饶平凡教授、浙江工商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副院长陈建设教授担任专场主席,并介绍了浙江工商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研究成果。

浙江工商大学学术报告专场

这一学术专场共有4位年青学者做报告,分别是柯李晶的“汤中微/纳米颗粒的微结构决定其抗氧化活性”;王鑫淼的“食品口腔加工领域的研究进展与未来挑战”;秦玉梅的“绿原酸对小鼠肠不同部位肠道干细胞功能的影响”;杨玥熹的“抗性淀粉的消化与发酵研究”。这是本届大会66个学术专场中唯一由一所大学独立完成报告的专场,成功展示了中国学者对食品科学与营养研究的新思维,展现了青年学者的新风貌,提升了中国高校在国际食品研究领域的知名度,得到了国际同行的一致好评。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会上,饶平凡教授荣获孙思邈终身成就奖。该奖项是国际食品科技联盟与国际食品科学院为表彰对人类健康、传统中医药发展以及食品研究做出巨大贡献的科研从事者而特设的奖项。大会上,饶平凡还作了题为以食品科学的眼光看待糖、盐和脂肪的特邀报告及河蚬汤中功能性纳米颗粒的获取的主题报告。

浙江工商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杨玥熹博士向与会国外学者介绍获得大会展报奖的展报

浙江工商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杨玥熹博士的展报”大米淀粉—脂质复合物结构及抗消化性的研究”获得大会展报奖。据了解,此次获得展报奖的共有来自全球的5名学者。来自美国康奈尔大学的Maithili Deshpande对化学和热变性诱导的黑吉豆蛋白的展开和重折叠的光谱进行研究;来自印度科学与工业研究中心——食品技术中心研究院的Aishwarya jaiswal研究香料的选择对补充混合食物中营养物质消化率的促进作用。

详见今日中国食品报第6版

相关领域
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