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易购|江淮安进:江淮给蔚来造车,怎么就干不好了?

磁易购|江淮安进:江淮给蔚来造车,怎么就干不好了?

关注磁易购资讯

最新的磁材行业新闻及报道,不容错过

6月15日,合肥,蔚来江淮工厂。江淮汽车董事长安进走进采访间,把两叠厚厚的材料扔到桌子上:“我把12月16号(以来)你们骂我的,全打(印)出来了。”

安进带来的材料,包括一些“标题党”式的新闻稿:《江淮代工的问题快把李斌问哭后,蔚来汽车挖来沃尔沃技术大咖》,《塑料友情?找江淮代工后,蔚来将在上海嘉定自建基地》……迟来的蔚来汽车董事长李斌读了两句,满脸苦笑。“你别看了,我都不看。”李斌对安进说。

蔚来董事长李斌(左)、江淮董事长安进(右)联合接受采访

采访之前,李斌带着20多家媒体、摄影师,首度参观了进入量产阶段以来的蔚来江淮工厂。全新的生产线,因为正值工人午休处于停止状态,车身车间、总装车间能看到焊接、涂胶机器人等自动化设备,一只手能抬起来的银白色全铝车身。流水线上排布着数十台未完成的蔚来ES8,以及数十台接近完成的成车。

在此之前大概1个月,有媒体“暗访”蔚来江淮工厂,称“整座工厂十分安静……车身车间的生产线并没有启动…….物流区内见不到工人……”言下之意,蔚来ES8的量产遇到了问题。

对此,蔚来联合创始人秦力洪曾正面回应称:工厂目前还在小批量生产阶段,平均一天也就几台车下线,主要在验证工艺、跑流程,“当然大家见不到大物流卡车在门口排队那种盛况了。”

或许是为了破除流言,蔚来组织了这次见面。并在一次小范围的“秀肌肉”之后,和媒体一起坐下来聊了聊。“我们不要先入为主。当你有偏见,看什么都不对。江淮怎么怎么,我凭什么就干不好?”安进说。

蔚来汽车与江淮的合作,从最初就饱受争议。2016年4月,蔚来汽车与江淮签订协议,宣布合力打造“世界级全铝车身工厂”,总合作规模100亿,规划年产能10万台。根据官方资料,这座工厂2016年10月动工,2017年下半年投入使用。截止到2018年6月中旬,累计下线蔚来ES8 600台。

蔚来首款量产车——蔚来ES8是一台补贴前45-55万的中高端SUV,而且是纯电动、全铝车身的新物种。把这样一款车规模生产,要保证质量稳定,产能顺利爬坡,大手笔买来世界最先进的生产设备还远远不够,供应链管理、团队融合的复杂性可能远超预期。这对工厂的制造能力,甚至双方的合作都提出了很大挑战。尤其是,两年来,国家关于新能源车的产业政策已经发生了一些变化。

2017年6月,在双积分政策的刺激下,江淮与大众签约建厂。2018年2月,蔚来也宣布在上海嘉定选址自建工厂。蔚来和江淮如今都不是对方唯一的合作方,关于“塑料友情”等不合传闻骤起。

蔚来江淮工厂的车身车间

李斌称,自建工程主要是出于品牌独立性的考虑。与江淮合作生产,“蔚来”无法作为独立的品牌上工信部的目录,车尾总要挂上“江淮蔚来”的标识。“虽然从第一天开始,我们就不否认是江淮帮我们生产,但也没必要把我们出生的医院都写在脸上吧。”

值得一提的是,蔚来与江淮的合作,并不是传统的代工模式——代工厂按照品牌方的设计生产,“连个螺丝钉都不能动。什么都是老老实实。”安进说。江淮与蔚来是合作研发,量产发现问题,会把工程师请过来修改设计,工厂有一定“当家做主”的权力。

对于江淮而言,在不到2年时间里打造一座全铝车身工厂是巨大的挑战。江淮已经为此加班加点,但安进并不回避从结果上来说,产品仍然没拿到心目中的满分。

李斌认同这一点,“这么一个车,我们用三年时间,能把它做到现在这个程度,我只能说,我的目标从来就是100分,我们确实还没做到100分,但是你可以去打分。”

5月底向内部员工交付10台车之后,李斌表示,蔚来ES8将在6月底向前550号预定用户交付。按照蔚来的交车规则,最终蔚来将在6月底交付“几百台”,李斌告诉36氪。

安进不愿意透露具体的交付时间。在江淮5月中发布的公告中,对于工厂生产准备的描述是“6月达到预定可使用的状态”。

蔚来ES8采用全铝车身

在安进看来,新品牌、新工厂遇到问题是正常的,需要一个容错机制作为自我保护。“任何一个企业,据我了解,还没有能做到2年前定的计划,那天就实现。这个事(推迟交付)对制造业来说,是非常自然的问题。投资者当然希望掐着点。但是我们知道,有很多复杂的情况,最后时间服从质量。”

另一个让安进不愿谈及交付的原因,是蔚来作为造车新势力中最受关注、期望值最高的一家,一举一动在聚光灯下暴露的十分充分。这导致的一个结果是,外界一方面拿着放大镜审视蔚来,另一方面,对于制造业一些司空见惯的常识选择性忽视。比如大众在中国,也经常延期交付,却并没有被过分关注。

2016年江淮与蔚来确定合作,双方的愿景非常简单。“他(李斌)说那就是世界先进水平,你跑啊,我就去跑。”这是安进当初被吸引的原因之一。

超越客观规律的奋力奔跑,最终能否获得预期中的结果,不及预期的部分能否得到用户的包容,市场还没有给出答案。

“这不是对和错的,一个新鲜生物需要有这个过程,摔几个跟头没关系。”安进说。

本文来源: 36氪

相关领域
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