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情城市》20周年金马特映 主创重聚感慨多

曾获威尼斯影展金狮奖的电影《悲情城市》,22日在台北威秀影城举行20周年纪念放映,导演侯孝贤(左一)与演员陈松勇(左二)等出席放映会

 


《悲情城市》剧照

 

  台湾媒体报道 为了纪念《悲情城市》面世二十周年,金马影展举办了一场特别放映,并邀得当年参与拍摄的人员,以当年拍摄的点滴记忆,融合这二十年来的沉淀反思,与在场观众分享这部经典作品。

 

  《悲情城市》描写国民政府治理台湾初期,以一个基隆林氏家族的兴衰故事,侧写出时代变迁与政权轮替的过程中,难以回避的族群冲突与身分认同问题。侯孝贤导演表示,如今再看《悲情城市》,对于当年的那段经历有更透彻理解,若现在重拍,肯定会更挑剔、更精准,但许多当时的社会样貌,包括演员,如今也万难重现;但也正是年轻时那种无所畏惧的冲劲,才保留了这部电影的宏大观点与力度。

 

  谈起片中用多种语言、方言呈现出时代的氛围,侯导盛赞男主角陈松勇的表现,并分享拍摄时的故事:当时为了不让陈松勇过度刻意表演,半骗半哄地趁着试戏的时候,偷偷拍摄,捕捉了陈松勇最自然真实的样貌。久未露面的男主角陈松勇笑说,当时根本没见到剧本,只有个故事大纲,于是他揣摩自己的父亲,形塑了片中的形象。侯导戏称,陈松勇的金马奖最佳男主角奖,该分一半给父亲,但他生动精彩的念白,也该挣得半座最佳编剧奖。

 

  《悲情城市》的推出,令国际影坛眼睛为之一亮,亦获得威尼斯影展的最高荣誉金狮奖肯定,让台湾电影在世界影坛站定了脚步,却在当年的金马奖最佳剧情片项目,败给了关锦鹏执导的《三个女人的故事》,也曾引起许多争论。

 

  有趣的是,昨天抵达台湾担任本届金马奖评审的关锦鹏,在与金马电影学院的年轻导演座谈时,竟然表示《三个女人的故事》根本不应该拿这个奖,当年评审的决定实在过于“政治”。本片所纪录的历史与完成的时代虽已远离,但电影的影响力仍持续发酵,启发并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观众和创作者,其地位和价值早已不言可喻。

 

  今日的放映引起现场观众热烈反应,如雷掌声证明了经典影片经过时光的焠炼更显无可取代的价值,会后更有许多观众纷纷前来询问,表达强烈意愿希望本片在戏院重新上映,其中不乏许多当初错过大银幕放映的年轻影迷。历经二十年岁月,《悲情城市》依旧引起不同世代的共鸣,对于这样的提议,侯孝贤导演表示乐观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