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米香》引起争论 原著《嫁死》倍受关注

  电影《米香》于六月已在巴黎完成后期制作。电影《米香》王洪飞白海滨联合执导,陶红和孙亮领衔主演,同时陶红首次担当监制,陶成韩凯臣担当制片人,联合制片人是法方的Yvon Crenn和刘莹。


  傅爱毛的小说《嫁死》目前已成了网络读者追捧的对象,有关《嫁死》的讨论接二连三地出现在各大论坛。小说《嫁死》曾获2007年《小说月报》“百花奖”优秀中篇小说奖。


  电影《米香》引起电影圈内争论


  电影《米香》到底是艺术电影还是商业电影近期引起电影圈内的争论,一些看过电影的业内人士认为这是一部艺术电影,走的是电影节路线,所述题材也是边缘和底层题材,将来票房会很成问题;另外看过电影的一些业内人士认为这是一部具有很强商业因素的电影,因为电影明星陶红的加盟并首次担当监制,加上探讨多年未触及的良心问题,再加上是根据网络当红小说《嫁死》改编,应该有很好的票房。


  为此法国研究中国的电影专家认为在中国还没有成熟的的艺术院线时,应该好好宣传,让广大观众自己去看了电影再作判断,他们认为《米香》近年中国出现的难得的好电影,否则法国文化部不会资助《米香》的。


  小说《嫁死》的故事耐人寻味 备受关注


  中篇小说《嫁死》,是河南省文学院签约女作家傅爱毛的作品。作者用平实和犀利的笔触讲述了一个骇人听闻却又耐人寻味的故事。


  四川女人米香,被丈夫抛弃后,带着傻儿子来到豫西的小煤矿上,只为“嫁死”。所谓“嫁死”,就是指女人有意嫁给矿工,等待矿工在矿难中出事,继而拿到巨额赔偿金。


  米香正是为给傻儿子挣下一笔家业,才处心积虑地嫁给了孤身一人、丑陋残疾的矿工王驼子。婚后的米香,每天盼着丈夫出事故,甚至主动做出一些事情来,为用王驼子的死亡换赔偿金。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事情发生了微妙的变化。王驼子对米香母子的一片真情,感动了米香。米香逐渐放弃了“嫁死”的念头,她开始希望王驼子活下去,和她踏踏实实过日子。


  可是,这个时候,王驼子发现自己得了癌症,无法医治也无钱医治。想到米香母子日后的生活,王驼子选择自己挖塌了煤层——他死了,给米香留下了一大笔赔偿金。


  驼子死后,悔痛交加的米香,带着儿子回了家乡。煤矿赔的钱,她一分都没有去领……


  中短篇小说改编成电影有观众基础


  小说《嫁死》之所以备受关注,除了故事本身具争议性外,类似篇幅的小说被改编为电影后备受关注的例子,也是屡见不鲜。可见中短篇小说改编影视剧向来不乏观众基础。


  中国电影界的许多精彩之作,如《早春二月》(改编自柔石的中篇小说《二月》)、《红高粱》(改编自莫言的中篇小说《红高粱》)、《集结号》(改编自杨金远的短篇小说《官司》),都是中短篇小说改编为电影的成功典型。


  影迷期待电影《米香》探讨人性话题


  在中国一些电影日益缺乏公共责任感的今天,电影《米香》不忘去探讨人性的问题,尤其触及到了良心和尊严的问题,这是很难能可贵的,一部关乎公共责任感的电影势必引起观众的重视和关注,因为在改革开放30年后的今天,人们已经开始反思生命存在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