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少兰为《谢瑶环》加戏

3月17日,由京剧叶派小生传人叶少兰与杜近芳爱徒丁晓君联袂主演的经典名剧《谢瑶环》将在长安大戏院上演,这是叶少兰自1979年后首次出演该剧。叶少兰上周接受本报采访时说,这次复排增加了《哭碑》一场戏,能满足观众的心理需求。丁晓君表示,演出时会注重与观众的交流。

叶少兰

少了《哭碑》很可惜

1961年,田汉将陕西碗碗腔《女巡按》改编成了京剧《谢瑶环》,1962年杜近芳与李金鸿首演该剧,引起轰动。此次战友京剧团复排《谢瑶环》,由80岁的杜近芳担任艺术指导,特别请来叶派传人、70岁的叶少兰与杜近芳爱徒丁晓君合演。

近年上演的《谢瑶环》,大多数采用谢瑶环未死的大团圆结局,删去了袁行健《哭碑》这场戏。叶少兰说:“1979年我和杜近芳老师合演了《谢瑶环》,到现在已经33年没演过了。当时遵照田汉先生的剧本,是悲剧结尾。最后《哭碑》一场戏设计得特别好,袁行健得知谢瑶环受刑致死后,有一段话是点睛之笔。他说,希望皇上要开张视听,采纳忠言,使百姓有击壤之乐无涂炭之苦,不要再宠信奸臣了。”

叶少兰认为,没有《哭碑》这场戏很可惜,观众心里会有落差。他说:“这次复排,我特别加了一个段落,就是谢瑶环受刑时袁行健赶来说了一段话,升华了主题,也能满足观众的心理需求。”

丁晓君

将会注重与观众交流

京剧《谢瑶环》是丁晓君恩师杜近芳的代表作。2008年,丁晓君还凭该剧夺得全国青年京剧演员电视大赛金奖。

丁晓君说,这出戏的特点是跨行当表演,“谢瑶环大多数情况下是女扮男装,因此我得学习很多生行的表演技巧,比如受刑时的甩发。”她特别钟爱《花园》这场戏:“之前谢瑶环都是以男装示人的,只有这场戏她表现了真实的内心,把女性的柔美表现得淋漓尽致。”

提到跟叶少兰合作,丁晓君连称感激。她说:“我跟叶老师合演过一次《小宴》,那时我太紧张了,连叶老师的眼睛都不敢看。叶老师给我出招说: 那你演出时就看我的脑门儿吧。 ”丁晓君笑言,现在敢看叶老师的眼睛了。

丁晓君说,杜近芳提醒她一定要深入人物内心,还要注重与观众交流。她说:“杜老师说,京剧舞台上很多表现人物内心的唱段都是直接跟观众交流的,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才能得到观众的认可,观众才会叫好。”

本报记者 田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