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少兰建议应多学濒危剧目

(记者田超)前天,首届中国京剧流派班和第五届中国优秀青年京剧演员研究生班的毕业演出发布会,同时在中国戏曲学院举行。今年恰逢这两个进修班同时毕业,他们的毕业汇报演出也是一前一后,分别在梅兰芳大剧院和长安大戏院上演,大有“打擂”之势。 

4月13日至17日,朱强、谭正岩、杨少彭等首届“流派班”的学员将在梅兰芳大剧院为观众奉献《龙凤呈祥》《武戏专场》等四场演出。据班主任郑重华介绍说:“流派班的学员都是各个剧团的中流砥柱,或是马上成为中坚力量的演员,我们请了谭元寿、梅葆玖、杜近芳等艺术家对学员们严格要求,做到学一出,必须演一出,特别是对一些近些年不常见的剧目进行挖掘整理。” 

发布会上,作为两个班教师代表,京剧表演艺术家叶少兰感慨颇多,他认为学生们应该加强对濒危剧目的学习。叶少兰说:“我感觉青研班和流派班的设立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前不久,我在上海和云南分别看了金喜全、朱福的几出戏,像《打侄上坟》《玉门关》这样的戏都属于濒危剧目,要不是流派班挖掘整理,恐怕就失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