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启泰邀聊徐少春:创业是一场修行,输赢不在终点

曹启泰邀聊徐少春:创业是一场修行,输赢不在终点

导读

中国传统文化揭示: 万物之始,大道至简。人生长路漫漫,我们总会经历走弯路的阶段。如何练就良好心态,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道路,着实是一门学问。4月17日,曹启泰老师邀我分享“中国智慧”:无论工作或生活,我们都要依“道”而赢,舍“浮躁”,得“静心”:舍弃急于求成,克制浮躁的内心,将得到更高的人生境界,发现焕然一新的自己。

全文转自徐少春个人号

以下为内容节选(有删减):

曹启泰:Hello,大家好,我是曹启泰,欢迎大家又一次走进我们的《舍得智慧讲堂》。今天,欢迎金蝶集团创始人,欢迎徐少春先生。

徐少春:喜马拉雅听众朋友们大家好。

曹启泰:我想第一个我一定要说,做企业那么多年,从金蝶的创立一直走到今天,以前可能只是企业家的表述,而现在开始里面感觉出现了思想,这是我十年之间体会的不同,对于您自己而言是什么?

徐少春:我是1991年从一家会计师事务所辞去公职,然后借了大概5千块钱,组装了一台286电脑,开发了一套财务软件,就开始了我的创业。当时为什么取名爱普呢?金蝶的前身爱普,APT,它的英文原意就是Accounting Process Technology会计处理工具,同时这个APT它也是个单词,是敏捷的意思,灵动的,把它谐音过来就是爱普。其实我对这个名字至今还印象特别深刻,我也很喜欢,念念不忘,为什么呢?当时承载着我的一颗初心,就是我想把爱普洒人间,爱普就是这个意思,把我的财务软件带到千家万户,帮他们从苦海当中解脱出来。

曹启泰:那一年你几岁?

徐少春:那一年我28岁。

曹启泰:ok,你看,现在的28岁人大概长什么样,因为我有小孩我知道,28岁谁跟你讲过人生、梦想、创业、爱,你还要选择离开公职。

徐少春:对。

曹启泰:你觉得是什么原因促使,又或者今天的年轻人为什么,或怎么去寻找属于自己的决定?

徐少春:我出生在农村,当时家里也很穷,总是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变家庭的环境,甚至我小的时候想当县长,后来又想当一名文学家,后来考大学的时候听到计算机在唱《东方红》,就是在人造卫星上唱《东方红》,通过广播里面播出来的,当时感觉很激动,很了不起,所以我想做一名科学家。所以有很多很多的想法或者说一种冲动,一种梦想在里头,那我的父母我觉得他们是特别有爱心的,特别我的父亲,也许我觉得从他们身上继承了这样一种品质吧,所以我想成为一个像我父母那样彬彬有礼的人,长大以后,特别是经历了很多的坎坷以后,我现在清楚地知道这是什么。

曹启泰:是什么?

徐少春:其实这就是良知,这就是我们常说的道,如果说过去的成功是暗合道妙的话,那现在和未来我能自信地讲,我们可以做到明和妙用,为什么?因为我找到了我心中的那个道,找到了那个良知。

曹启泰:这是在自己的根源里的体验,它能够分享、传播、教育,甚至在您的企业里推行吗?

徐少春:当然,这就是我现在或者说未来,一方面带动我金蝶的同仁们创造更多的成功,另外一个方面我是想成就他们,当然除此之外能为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所以把成就他人作为我的成就,作为我的一个成功,我很兴奋,也很高兴为人分享,一个人如何可以更好的成长,不要迷失自己。我们很多的年轻人,或者说到了一定年龄的人,他们往往把自己的心丢掉了,迷失了自己。孟子曾经讲过一句话,学问无他,求其放心而已,就是学问的深意没有别的秘密可言,就是你把你丢失了的迷失了的心归正,放回原处,你自然就好了。

曹启泰:我知道很多人听了以后,年轻人尤其会怀疑,说不对,你教我一点实战的法则,你教我什么人要交,什么人不要交,他们最喜欢听这种。可是我坦白讲,那么多年我觉得成功的还不一定是企业家或者是这个角色。

徐少春:当然。

曹启泰:重点是如果你没有自己的中心思想,做事就会飘忽不定,金蝶这几十年,有没有几个阶段好比说没找到或者找得不对,找到以后什么感觉?这是您的舍,就是今天听众的得,他们在哪一个道路里有没有可以跟您验证,从这边做学习的?

徐少春:九十年代初,就是1991年的时候我开始创业,1993年我就跟美籍华人合资,这个公司名字就改成金蝶了,因为当年毛阿敏有一首歌,你从哪里来我的朋友,好像一只蝴蝶飞到我的窗口。

曹启泰:所以这个名字是从歌里来,你那时候为什么还是叫爱普呢?

徐少春:公司名字早其实叫爱普,那么后来产品名字,我觉得金色的蝴蝶挺好,把我们这样一个好的产品带给我的客户,帮他们从苦海当中解脱出来,所以产品名字取名金蝶,后来很多的客户打电话,这是金蝶财务软件公司吗?不提爱普了。

曹启泰:产品比较出名。

徐少春:产品比较出名,最后我就干脆把公司名称也改成金蝶公司,从此就一直叫到现在。

曹启泰:很多人都有本名、学名、笔名、字、号,人家爱叫哪个,哪个红就叫哪个。

徐少春:然后从1993年合资以后,美籍华人他是投了我33333块美金。折合人民币30万,然后当年的社会保险公司是投了大概90万,加起来120万,公司规模一下就扩大了,所以一直到2001年2月15号作为中国第一家民营的IT企业在香港上市。应该说在过去十年是顺风顺水,发展得非常好,可是上市以后,抱负就会无限放大,就想做很多的事情,所以2001年到2011年这十年,应该说是走了很多的弯路。我常常的也跟我的同事和朋友说,这是我迷失的十年,很简单,你的想法不那么单纯了,你的初心迷失了,你想做很多很多的事情,虽然公司仍然还是在成长,但是没有达到我自身的预期。

2012年开始,我就开始转型,由原来的一个传统的软件公司向一个移动互联网公司转型,所以我就采取了很多的行动,2014年的5月10号,我把我的笔记本电脑砸了,我告诉大家,我以后不用笔记本电脑,我就凭一部手机移动办公,为此我就开发了一款云之家移动办公的软件。2014年的8月8号,我把客户的服务器给砸了。

曹启泰:您常砸东西,这代表决心。

徐少春:代表决心,我告诉这家企业,我说你未来不需要建机房的,不要搞数据中心,你就用我的云服务就好了。当时我请我们公司一个同事来负责这个业务,砸完以后他告诉我,徐总,我这个事情干不了,因为当时是这个业务为零,但是我说你没有退路,我们这个行业往云端走这是个必然的趋势,一定要走。好了,他没办法就开始,经过这几年的发展,我们的云端收入去年底已经占到整个集团30%了。那么后来我也继续砸,砸办公室,砸ERP等等,砸了很多的东西。

曹启泰:旧的不去新的不来。

徐少春:其实是代表我们要变革,到了2016年5月28号,机缘巧合我就去了贵州修文县,王阳明先生在那里悟道的地方,号称著名的龙场悟道。那一天我跟几位企业家,还有几位老师一起走进了贵州龙场玩易窝,玩耍的玩,易经的易,山窝的窝。

曹启泰:玩易窝。

徐少春:实际上就是指阳明先生悟道的地方,然后我在那个山洞里头大概待了十分钟,我静置了十分钟,蹲在那个地方,因为那个山洞很小,我就蹲在那里头,等十分钟时间一到,我一起来头就碰到了石洞顶,那个很尖,差点出血,当时我感觉到很痛。

曹启泰:磕了个包。

徐少春:后来我想可能就是玩易窝一顶就把我顶醒了,那一刻我找到了那个道,其实王阳明先生在1507年,因为他谏言,被宦官刘瑾廷杖40大板以后,被贬到贵州修文县蛮夷之地。1508年,他在生命感觉到绝路的时候,跟他同行的人基本上都死了,就剩下他了,他把自己的棺材都放在边上了,山洞把它吊起来了,我的生命很快就要结束了,悬棺放那儿吊起来了,他就问自己,圣人处此更有何道?意思就是说如果是一个圣人像我这样到了这种绝境的时候,他会怎么做?然后他在那里静静的禅悟,后来他悟到了圣人之道,吾性自足,意思就是说圣人的道是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我们只要把它激发出来,那个能量光芒万丈,那就不得了,所以这是王阳明先生的惊人一悟,这一悟开启了阳明先生37岁以后波澜壮阔的人生,所以你看他打了很多的仗,基本上每一场都打赢,心想事成。

在1508年,王阳明提出了他的三大学说,第一个就是心即理,天理就是良知,良知就是道;第二个就是知行合一,知和行是一件事情,不是两件事情,你不知才是不行,真知才会真行,所以常常我们很多人把知行合一分成两件事,其实它是一件事,你不行是因为你不知;第三大学说就是致良知,就是每一个人可以通过致良知让自己焕然一新。所以两年多来,我通过学习阳明心学,也通过阳明心学再进一步学习中国的传统文化,我发现中国的传统文化原来博大精深,我这个人原来是很崇洋的,我的英文名字都是Robert,公司原来的发展都是依照西方管理的方法,比如学微软,学IBM。

曹启泰:走了自己的道路。

徐少春:找到良知,找到了道。

曹启泰:您现在每天的作息大概是什么样的情况?我们来看看企业家,看看我们跟企业家距离有多远?

徐少春:我现在大概每天早晨六点多起床,第一件事情看徐少春个人号,就是我的公众号,请大家可以关注一下徐少春个人公众号,它是我连接客户的一个唯一通道,收到的信息基本上我在亲自回复,每一句话都是发自我的内心,都是我的肺腑之言。

曹启泰:其实还是良知。

徐少春:是,徐少春个人号是一个open的,是一个开放的,任何人都可以跟我提问题。

曹启泰:新媒体时代运用一个正确的媒介,然后进行了一次自己的更新,也是企业的更新,也是服务模型的更新,观念的更新,正如同喜马拉雅FM一样,过去听广播不能随选,不能购买,它也是一个新模型,几年的发展都会变得很,这就是我们这个时代在面对。您刚刚提到了一个“得”,你得到的成就感、实现感,其实我们在前面听的是舍,您每天要改变自己的行程跟规划,花那么多的时间直面第一线,抱着手机把这些事情做掉,这一切都在变的时候,有什么是里面不变的?

徐少春:其实无论是一个企业还是一个个人,他生命的意义就是成长,怎么让自己的境界格局不断的提升,稻盛和夫曾经讲过一句话,就是日本的一个著名企业家,当我们离开人世的时候,如果我们的这颗心、这个灵魂能比出生的时候高尚一点点,这就是我最大的成就。所以一个人或者一个企业、一个组织,如果说真正明白了成长的内涵和意义,我觉得他就会乐此不疲。那我自己感受到,你刚才讲舍得,其实就是一个因果,如果一个人明白了因果体律,其实他就掌握了变化当中的那个不变,这是其中一个人生当中重要的不变。做任何事情我们只要种因,结果自然就会出现,种长因结长果,种大因结大果。所以我在想,如果当初我没有那样一颗发心,我可能就没有后面的创业,所以这也是指我现在通过学习中华传统文化,我认为我们每个人这颗心,要明心的其中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相信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行为作用与反作用就是舍得。

曹启泰:有舍必有得,它是一定在那儿的,你觉得人面对工作的态度应该是什么?我自己是一直很enjoy,而且我觉得我无比幸运的是,我这一生等于没工作,我所有的工作都是我的乐趣,我本来就爱讲话,我本来就爱上台,我本来就爱表演,刚好它是我的工作,可是不见得每个人有这个机会。

徐少春: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取决于一个人对自己生命的意义的理解。人的一生,你的幸福,你的自在,你的圆满,是不是你追求的目标,如果你认定这是你追求的目标的话,ok,你每一分钟都不想浪费。所以你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决定了你对待时间的态度,其实很多的年轻人,我能够理解他们,趁年轻还是要好好的享受,好好的玩耍。

曹启泰:吃喝玩乐。

徐少春:但是我们要想想,当我们年龄再大一点的时候,当我们老去的时候,我们再想想,我们人生走过的路是不是你会后悔,你会给这个社会贡献什么?你能创造什么样的价值?我觉得这是你对待生命的态度。创业其实就是一场修行,它的输赢不在终点,而在起点,我觉得这是我想说的第一句话;第二句话就是人生所有的欢乐都是成长的欢乐,一个人成长是最重要的,成长不是我们个子长高,而是我们心灵的成长,一个人怎么可以让自己的工作,让自己的生命焕然一新呢?其实我是有一个心法的,就是四个字,心、道、德、事,我先从事上谈。

比方说我们对一份工作,要把工作做好,这就是事,如果你只是在你的工作本身上下工夫,我如何让这段录音变得更好,我如何让大家听起来更有感觉,是,你可以有收获,但这个收获是比较小的。所以你要在德上求,再往上走,德是什么呢?德就是仁爱,就是胸怀,就是智慧,就是能量,如果我以饱满的热忱,我爱我的工作,我爱这些听众,我的工作就可以做得更好,所以这是在德上用功,这个德是道德的德。

假若你再往上走,在道上求,那道是什么呢?道就是境界和格局,有境界和格局很高的人,那他的胸怀就会非常大,所以一般的人它有什么样的路径可以让你超越道、德、事呢?那就回到内心,在心上用功,怎么用功呢?就是两个步骤,一个就是明心;第二就是净心,明心是明亮的明,让我这颗心明亮起来,另外一个是净心,干净的净,让我的心变得很干净。遇到困难的时刻,你不要说谁来帮我忙,你就要问自己,我心如大海,我有无穷的能量能克服这个困难,你相信就行了。

第二个相信就是相信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你相信你这么做一定会有好的结果,这么想一定会有好的结果,你不要去求果,求果反而求不到。净心是什么呢?你要能分辨这是好的念头还是不好的念头,如果有不好的念头,那你要反省,要把它扔掉,甚至如果你有恶言恶行,你还要忏悔,如果是好的念头,你要去引导、传播正能量,这三个步骤就是净心。所以我想告诉大家,心、道、德、事它是让我们生命焕然一新的一个心法,你可以把光芒万丈的自己激发出来。

曹启泰:《舍得智慧讲堂》在今天和大家邀请了徐少春先生,在上海录制的这期非常非常让自己感动,相信对少春兄来讲,也有感动在里面,那么多年的交情,然后有机会去做一次整理,做一次温故而知新,其实是一个非常丰收的过程。人生就在舍与得之间,希望在今天的节目里面,您也有所得,更鼓励你在生命当中对朋友,对缘分用力舍。

相关领域
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