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庆海会长出席第三届北京保险国际论坛并致辞

姚庆海会长出席第三届北京保险国际论坛并致辞

点击上方 中国保险学会可以订阅哦!

10月12日-14日,由北京保险研究院主办的第三届北京保险国际论坛在京举行,论坛以“新常态下保险与经济社会发展”为主题。中国保险学会会长姚庆海应邀出席会议,并在“国际顾问委员会第三次工作会”环节就“加强保险品牌建设,提升保险业的社会影响力”分享了自己的观点。以下是发言摘录:

北京保险研究院成立两年以来,我参加了一系列的重要活动,每一次收获都非常大。研究院的活动越办越好,影响力逐步提升,智库研究成果水平越来越高,在保险业、甚至在国务院中央的决策层面,为保险业发挥作用提供了重要的政策支持,这和姜院长领导下的北京保险研究院工作人员积极努力、勤奋敬业的工作密不可分。

今年7月8号,北京保险研究院倡议成立了品牌研究中心,项主席代表保监会参加了相关活动,意义非常重大。

保险业的品牌建设至关重要,没有品牌,行业就没有社会认知,就无法被老百姓接受,就没有存在的价值。保险的品牌深切地体现了保险的行业价值,保险业从诞生那一天就是和人类风险管理的这一基本需求相连,人类要生存发展,离不开风险管理。“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是自然发展的基本规律,保险与之相吻合、相一致,保险就是要在有的时候考虑没有的时候,年轻的时候考虑年老的时候,富有的时候考虑贫穷的时候。中国另一位哲学家思想家孟子提出“出入相友、守望相助”,人类要团结起来应对各种风险挑战。保险就符合这种古老的哲学思想。保险具有“一人为众,众为一人”的互助特性,通过构建风险共同体,通过人与人之间的自愿互助共济,化解风险,提供补偿,从而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这也正是保险行业品牌所应有的根本内涵。

保险于1347年在热那亚诞生,1805年传入中国,在中国社会发展中的各个时期都发挥了重要作用。由于中国特殊的历史条件,1958年暂停了所有国内保险业务,1979年底才恢复。改革开放以后,中国保险业快速发展,去年在市场规模上排名世界第三。但是很多方面还需要反思,例如如何提升中国保险业的发展能力、服务能力和社会影响力。前两年,保监会项主席倡导宣传提升保险业的社会形象,拍摄了公益片《保险让生活更美好》,深入人心,提高了保险行业的总体社会影响力。

保险行业是特殊的经营“风险”的金融业,根本职能在于风险保障、资金融通和社会管理。保险业特殊的内在价值和根本职能决定了虽然我们和银行、证券及其他金融行业有相似性,但是有更多自己的特性。保险姓保,保险就是风险转移、风险管理、风险治理。特别是在当今社会条件下,风险问题多发,全球重特大自然灾害时有发生,环境污染、气候变暖、老龄化危机等风险问题日益突出,灾害事故造成的损失日益增加,全球风险保障缺口持续扩大,人类社会日益成为一个风险共同体。为了应对国际治理领域风险,必须要在国际公共治理体系中加强对风险治理政策的研究,提升保险在当今世界公共治理领域的地位。保险原来关注微观领域比较多,涉及到人类的未来、人类与自然、国与国层面有待加强。下一步我们应该加强保险在公共事务领域的关注度,加强保险作为国际行业、公司品牌等等不同层面的研究。

中国保险业短短三十多年,已经培养了一批有影响力的保险公司,培养了一批金融保险家。最近的P2P对老百姓的伤害很大,有些P2P使老百姓血本无归倾家荡产,它的原理是投机、拆东墙补西墙,资金虽然是高回报但没有持续性,监管不足。保险必须建立在严格审慎监管体系下、偿付能力监管体系下、行为监管体系下才能保证老百姓的利益。保险要给社会创造价值,自身才有价值,才能切实树立保险行业的品牌形象。保险要找到价值的立足点,服务的创新点。当今技术创新发展很快,科技的创新改变了保险业的经营方式,新的风险问题也需要保险运用科技创新来应对。保险业作为风险管理的团队,要研究利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智能机器人等高新技术,提升保险业的风险管理和风险定价技术水平,提升创新能力与服务水平,增强保险品牌的科技内涵。北京保险研究院的这些课题,特别是结合了中保信吴董事长的大数据平台进行的相关重要课题研究,都具有很大价值。中国保险学会作为北京保险研究院重要的紧密战略合作伙伴,我们和中保信也是非常紧密的合作伙伴,都是保监会领导下重要智库机构,特别要依靠这些大数据平台,构建数据库,建立数据模型,推动创新发展。当今社会风险的特点是风险的不确定性与不可计量性,风险不可计量性就是不可保险性,大数据技术的支持使风险不可计量变成可计量,可计量就是可保险,可保险才是可持续。这一点也是夯实保险业发展的科技支撑基础,是需要进一步努力加强。

保险业在宣传中要加强保险史志、博物馆建设,提升文化内涵,增强行业软实力,为保险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强力文化支撑。中国保险学会正在做的是夯实行业人文基础、人文支撑的工作,这个行业对国家、对人类做了哪些贡献,历史上是什么样的发展脉络,都是我们的研究方向。我们正在研究梳理世界保险的发展历史,也在梳理编撰中国保险的发展历史。我们在宁波国家保险创新示范区创立了保险博物馆,利用高科技手段展示保险价值,将保险保障民生作用的领域展示出来,把保险的人文科学精神展示出来。同时,保险学会、北京保险研究院和中保信也努力在石景山国家保险产业园打造这样一个博物馆,博物馆里要体现各家公司创新的产品、服务和我们特殊的历史。当前,研究保险的衍生产业链、打造保险核心竞争能力、提升保险影响力等等有很多需要做的工作。作为高端智库,北京保险研究院很多工作都是具有开创性的,富有成果的。中国保险学会愿意和北京保险研究院紧密合作,推动中国高端智库建设。也希望通过国际顾问把品牌建设的国际经验引入到中国保险市场发展中来,为提升我们行业的综合实力提供强力品牌支持。

(编辑:潘昶安 )

中国保险学会

微信号:iicbxzx

构建保险大社区

长按二维码关注

相关领域
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