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立之年,星瀚资本杨歌和他的第八次创业

而立之年,星瀚资本杨歌和他的第八次创业

第一次见到杨歌的时候,他刚刚结束一个会议,手握着咖啡,脚步匆忙的赶过来,简单寒暄过后,他快速并且自然地便开启了另一种工作的模式——接受专访。

刚进入杨歌的办公室的时候,首先看到的是对面那堵墙上课程表一样的工作安排,密密麻麻的几乎没有“课间休息”的时间。

星瀚资本创始人:杨歌

杨歌是一名连续创业者。

2004年开始创业,那时候的他还是清华大学一名大二的学生,七八次的创业经历使他注定成为一个有故事的人。如今,他是星瀚资本的创始人,同时也是英谊资管的创始合伙人。他又是一名讲师,清华大学硕士毕业后,担任清华大学创业学分课荣誉导师,凤凰学院执行院长。

  • 创业失败的反思,转型投资人

2004年,杨歌还在读大二,便已经开始准备创业了,大三、大四直到研究生毕业,都是在学习的同时一边创业。那几年里,先后创办了清欣数学论坛、红外自动热像分析(ATA)系统、东信康达数字科技、凯业(CAYE)青年精英商业联合汇等等。

2009年,杨歌遇到了使他印象最深、打击最沉重的一次创业失败,“那是我用了四年的时间做的一家医疗器械的公司,中医检测的ATA(自动化热像成像系统),我们申请到了国家及PCT的发明专利,并且还通过了医疗三证许可证,这些在当时都是非常难通过的资格,于是,2007年公司正式成立,团队扩建到了三十几人。然而,两年后资金断裂、市场运营不佳使公司业务陷入停滞状态,以失败告终”。

那次失败,他这样反思自己,“当时的创业,除了技术,哪里都是弱项”。于是,财务、证券、金融、法律、工商管理等等成了杨歌不断给自己充电的方向,也正是那一年,成了他创业路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2009年7月,他加入KPMG咨询公司进修财务任咨询师,也正是在这次转型之后,杨歌逐渐做起私募股权投资,信托投资,直到2014年底,随着经验的不断积累,他遇到一个重要的契机,“我认为2014年是金融市场最自由、开放的一年,就在那一年我们抓住时机,做了自己的基金”。

于是,2015年1月,星瀚资本成立。它重点投资TMT(人工智能、大数据 、互联网 、消费升级、生物技术等)与文创领域(文化娱乐,电影视频等)的中早期项目。

从成立到现在两年多的时间里,杨歌和他的星瀚资本一共投资了30多个项目。

在我们了解到的星瀚资本投资案例中,不乏成功案例。例如,言几又,这是一家将书店、餐饮、文创产品与多种时尚元素融为一体综合化服务馆,被称为“大陆版的诚品”,据杨歌介绍,当时投资的时候,它只有一家店,现在发展为全国30多家店,并且将要进入C轮融资。

在最开始投资现代农业综合化服务平台甲加由的时候,它的估值只有3000万,每个月一两百万的现金流水,一年半的时间过去,现金利润实现二三十倍的增长,达到6000万,在河南、新疆、内蒙、吉林、四川、湖南等省份逐渐拓展了自己的市场。

心上,最初的主要业务是线下二手奢饰品的养护及护理,继星瀚资本投资之后,逐渐实现线下到线上的转型,现在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闲置奢饰品交易平台。

除此之外,还有户外星球、铅笔道等TMT领域的众多企业。

回忆起这些年的经历,杨歌说:“创业的本质是把所有的资源聚集到一起做一件事情,可以是企业、是投资或是其他,最终都是集合成一个资源体,这是最核心的部分,只是资源体最后的表现形式不同而已”。

  • 投资是一门艺术

作为一名投资人,杨歌说:“投资是门艺术,它没有绝对的标准”。

杨歌对于一个企业的评判标准,在于团队、业务、财务、法务这几个方面是否成熟。他认为,“企业的成长,是一个从0到万的过程”。

第一阶段是从0到1。也叫做无中生有、摸爬滚打,创业者要做到在任何环境中都能够野蛮生长,懂得社会的运作方式,有能力将自己的想法实现落地。

第二阶段是从1到3。从市场运营到产品技术,再到品牌宣传,做到管理制度化,制度流程化,流程信息化。这是一个公司从几十人发展到几百人需要做的事情。

第三阶段是从3到万。创始人要具有普世价值观,以及品牌建设、资源获取的能力。

除此之外,杨歌提出一个好的企业家,要具备的“四点六商”。

第一点,是对所在的行业和产业有着清楚的理解和认知;第二点,具备极强的执行力;第三点,需要具备长期坚持的能力;第四点,具备自主学习能力,有能力快速掌握并付诸实践。

“六商”是指,理商、情商、财商、逆商、德商、政商,这也是对企业每一位成员的评判标准。理商决定一个企业的规模能否做大;情商,众所周知,是指为人处事的能力;财商是指对于财力、物力足够的敏感;逆商是指处理困难的能力,是否能够化险为夷、绝处逢生;政商是要懂得运筹帷幄,整合所有的资源,始终保持处于有利地位;德商是在中国必须要具备的仁义礼智信。

然而,人无完人,杨歌说道,“这‘四点六商’要全部做到真的很难,在过往的投资案例中,也有一些是在进行了全面的投后管理之后,依然发展的很不理想,这跟企业的创始人有很大的关系。所以,对于天使投资而言,最重要的还是人”。

也正因如此,杨歌说投资是一门艺术,它并不是A B C得出总和后的择优录取,而是若干个不成正相关的影响因素的整合,是一个非线性的过程。无论是中国还是美国,很多人想按照公式进行投资,这是过于理想的、不科学的。

把投资比作是一门艺术,完全没有感性因素吗?

面对这个问题,杨歌说道,“感性其实可以用理性来拆解,只是无法用语言去描述,它是一个综合的感觉,不是任性。”

站在足够理性的角度去看待正处于风口上的人工智能,作为一名技术出身的投资人,最看重AI企业的哪一点?

“我最看重企业家对于AI的认知”。

“对AI的认知包括理解算法和AI的物理意义,理解自己所处的行业,并且能够把这个行业转成数学模型,表达给算法工程师,这个过程是非常困难的。”杨歌说道。也正因如此,现在大部分的企业家对于AI的认知是不够的,同样,大多数的企业家也都驾驭不了AI。

以语音识别领域的科大讯飞、以及图像识别领域的商汤科技、face 等为例,能够在深耕一个领域之后,实现应用与落地,在于它的模型足够清晰,随着算法的不断迭代,能够懂得它最终能实现什么。如果没有足够清晰、深刻的认知,未来的AI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正如杨歌所说,对于做事而言,必须要有足够清醒的认知,掺杂感性则会出现额外的风险。

  • 结束语

杨歌的同事形容他是一个不断挑战自己的人,“我感觉他的大脑就想电脑一样,不管聊到什么专业的知识,他只需要调出来输出就好”。就像讲台上的杨歌,1000多页的PPT,包含着宏观经济类、投资类、财务类、科技类、IT类……各个领域的知识,到现在为止,已经讲了5年。

是天赋使然么?

杨歌回忆起他四岁那年,父母给他买了几十个故事带,那几十个童话故事反复地听,在他五岁的时候,还不识字的杨歌便能一字不落地讲述出来。

这位85后的创业青年,在经历了许多成功与失败之后,他说,成功其实是三分之一的天赋,加三分之一的努力,再加三分之一的运气。

对于杨歌而言,而立之年的第八次创业显然是他创业路上的最重要一步。

相关领域
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