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道军:从《十面埋伏》看电影如何讲故事 | 2018创意写作国际论坛

许道军:从《十面埋伏》看电影如何讲故事 | 2018创意写作国际论坛

许道军老师是上海大学创意写作中心主任,执教创意写作多年,拥有丰富的工坊教学经验。许老师是创意写作坊的老朋友了,从2014年首届创意写作国际论坛开始,每一年都能看到他的身影。他是腼腆的,又是幽默的,更是诚恳的,每一次许老师的分享,都让大家耳目一新。

今天的文章,我们来回顾2018第五届创意写作国际论坛上许道军老师的分享:电影如何讲故事——以《十面埋伏》为例。

2019第六届创意写作国际论坛即将于7月11-14日在天津举办,本次八周年主题论坛,许道军老师再一次回归。另外,如果你参与论坛期间的晚间教研交流,还会得到许老师的讲评指导。

许道军:电影如何讲故事

2018第五届创意写作国际论坛发言

从作家角度阅读

—— The Practice of Creative Writing——A Guide for Students Heather Sellers Hope College Copyright@2008 by Bedford/St.Matin's

“创意写作教学法的基础性规则包括:一个在写作的创意写作作家,写作式阅读(writerly reading),写作共同体,用于作品创作和修改的讨论。”

——Does the Writing Workshop Still Work?

Edited by Dianne Donnelly,Multilingual Matters Ltd(2010),P74

在阅读范围上,创意写作强调以文学为主,但是不应局限于文学一隅,应跨媒介、跨文体、跨类型去涉猎更广阔的领域,去涉猎同样丰富复杂、蕴含创意的创意文案、软文、影视、数字技术合成等等。

什么是故事?

·故事是事件(主干)

·故事是有冲突的事件(动力/阻力)

·故事是能引起变化的事件(目标/行动)

·故事是具有戏剧性的事件(有趣)

·故事是能体现作者见解与感情的事件(有意义)

故事其实很简单,就是真实或虚构的、接连发生的事件或者从已有作品文本中抽取出来并按时间顺序与逻辑关系重新构造的事件。同时故事是有冲突的事件,冲突是故事的动力和阻力的架构。

故事也是能够引起变化的事件。有目标需要靠行动去实现,但是目标实现之后,我们的目标又要发生变化,跟目标相关的所有的要素也要随之发生变化。故事是具有戏剧性的事件,为什么强调戏剧性?所有的经典故事都是有趣的,但是我们很多人往往忽略了有趣。最后故事是能体现作者见解与感情的事件,是关乎作者如何去表达和阐述。

故事的要素

·时间

·地点

——(世界观:前提、逻辑(历史、现实、幻想、荒诞、无意识、架空......))

·主人公/人物(对手、助手、“帮凶”)

·事件/行动(主干/动力)

·戏剧性(差异/趣味)

·见解/感情(意义)

时间、地点非常关键,它是你的故事的前提,是故事中的世界成立的逻辑保证,也就是在故事开始的时候,你要迅速地告诉读者故事的逻辑是什么。我们的人物必须是拟人化的,而对手、帮凶之类的就是配合主人公的人物。事件是故事的骨架,行动是推动事件完成的动力。故事的戏剧性来自于差异,提供的是趣味。见解或感情就是故事诞生的意义。

故事的实质

·从前(时间:在错误的时间)

·在一个地方(地点:在错误的地方),

·有一个人(人物:不合适的人),

·他想(事件:非做不可/非要做不可)要/做(自不量力)

·后来,他成功了,正义必胜;

·后来,他失败了,但是……(“有价值的失败”)

如果我们要强调什么要素,这个要素一定是有意味的,否则不要去强调。故事的实质就是这么简单。

·在一个错误的时间

·在一个错误的地点

·一个不合适的人

·做了一件不合适的事情

·结果他:成功了/有价值的失败

在一个错误的时间还是在一个错误的地点?这两个可以二选一,当然也可以同时选。如果从这个角度设置故事,有没有发现其实讲故事非常简单?

什么是好故事?

·值得讲而且世人也愿意听的故事

·有意义且有趣

·行动有力(自己证明自己,无须赘述)

·戏剧性强(有趣)

·感情真挚(感染力)

·人物可信并能产生移情(逻辑化/生活化)

罗伯特·麦基说过,好的故事是值得讲而且世人愿意听的故事。感情真不真挚,读者、观众是很敏感的,瞬间就能够发现。

好故事的考核标准

·故事核(有趣/有意义)

·开头到結尾(变化/翻转完成)

·冲突设置(人物目标与故事目标错位)

·资讯控制(吸引力/悬念)

·视点与视角(匹配/世界观与价值观)

·可信(逻辑成立/生活化)

·创新点(成规/类型)

故事核一定要强壮饱满,有一个好故事核一定能写出好故事来。判断一个故事有没有结尾就是你的变化有没有完成。长故事是变化,短的是翻转,越短它翻转得越厉害。冲突设置就看你的人物目标与故事目标有没有错位,同时最后有没有统一起来。

故事是清楚的,但是讲故事的时候需要去控制内容以产生悬念和吸引力。很多时候视点就决定你的价值观。故事要可信、不要穿帮,逻辑要成立,才能让我们对故事感同身受。故事在遵循类型的同时要在某个地方有所超越。同一个故事,用小说和用电影讲述是不一样的,你的文体要跟你的故事匹配。

《十面埋伏》如何讲故事

·前提(故事发生的背景,时间/地点、价值观/逻辑)

·缝隙(1.主人公与亲密爱人与友人/帮手之间存在过节、裂缝;2.主人公与对手/敌人之间存在转化可能性;3.主人公自身的矛盾性/缺陷)

·主人公:解决问题与主题最大相关者

·目标:最大的困难(不一定一开始就明确)

·行动:解决问题/实现目标努力(包括明确目标,知道原委,找到方法,动用智慧,找到帮手,解决帮凶,转化……)

·故事结构:行动与反行动(动作/反应)

·悬念:能否解决问题实现目标

·转变:主人公带着问题上路,在解决核心问题的时候,一并解决自己所有的问题(情感/思想/认识/属性/状况/社会关系等),一次行动,解决多重人物。

故事要素分析

·核心事件:奉天县刘金二捕头设计,捉拿飞刀门前帮主女儿小妹入狱,又装扮随风大侠营救护送回飞刀门,意图尾随追踪探寻飞刀门踪迹,一举歼灭。然而在执行计划中,金捕头与小妹假戏真做,产生了感情。刘捕头与小妹原是情侣,情急之下,杀死小妹,兄弟二人最后以命相博。

·主人公:金捕头(十面埋伏:兄弟,组织,恋人,敌人)

·核心冲突:卧底与反卧底;阴谋与反阴谋——阴谋与真情(卧底计划与各种变数)

·核心悬念:卧底计划能否完成(阴谋与真情谁最终战胜对方)

·缝隙:金捕头本身是飞刀门的卧底,计划一开始就是阴谋

·脆弱的平衡:牡丹坊与奉天县的相安无事

·打破平衡:刘金二捕头奉命清剿,实施卧底计划

·拐点:州府盾牌军的介入,无差别屠杀

·反转:刘金二捕头被擒,刘捕头是飞刀门卧底,与小妹是情侣

·A点:真心换真情,“三年的思念,不抵三天的陪伴”

·主题:爱情

故事结构

·“从开头到结尾”(水平层次,行动/事件)

·“从题材到意义”(垂直层次,认识论)

·行动线/情感线/思想线三线联动

·场景线(节拍(动作与反动作)/场景/序列)点面结合

故事节奏

·改变目标(a救小妹,大侠行为,本性;b跟小妹走,专救小妹,怕小妹死,专情;c带小妹走,爱在加深)

·改变关系(1)金与小妹,a最轻松的时候,是敌人;b面对州府追兵,同伴;c第三次相救,恩人,报恩;d生死恋人,殉情;(2)金与刘:a兄弟;b旁观者;c敌人;d情敌;e以死相拼

·高潮(逼出人性):兄弟/情侣生死相拼

·伏笔:“仙人指路”

·建立形象(随风大侠)

·出拳机会(行动开始)

·建立感情(随风大侠/小妹:——故事转向与产生戏剧性关键)

·建立冲突(刘捕头/金捕头)

·人物变化(三线联动)

(1)行动线:主干/主线/显在

(2)情感线:驱动/受动/隐动

(3)思想线:原初状态/行动目标

·改变关系(新的平衡)

·目标改变(揭示主题)

一个故事的结构可能是多个纬度的,水平结构或者纵深的结构。电影讲故事跟小说讲故事不一样,小说讲故事的空间切换比较自由,电影的难度要大一些,往往是以场景的方式来推动的。

电影的故事是一个个场景地往前走,一个场景解决一个问题,一个场景引发一个问题,从而推动故事的发展和结局。

本期编辑 | 唐艺

相关领域
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