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明辞任 杨小敏回归 天涯能够被拯救吗?

邢明辞任 杨小敏回归 天涯能够被拯救吗?

天涯前常务副总裁、前COO杨小敏,最近发微信说自己回归天涯了。这对天涯的意义何在?天涯能够在移动互联网深度推进的时代,重新崛起吗?

消息最早来自一个天涯员工离职微信群,获悉后,群员们排着整齐的队伍呼喊:“预祝杨总将天涯发扬光大。”因为是离职群,杨小敏公布履新消息后,立刻退群,没能亲眼看到前同事们的祝福。

小官在《中国味道·寻找传家菜》首映礼通稿的嘉宾名单里,发现了“天涯社区总裁杨小敏”,看来她回归天涯后,从常务副总裁升为总裁,更上一层楼了。

第一代网站,只有站方可更新,网友无发言权。这种没有互动的状态,无法充分满足满足网友的交流需求,自然立刻被改进。新浪、网易、搜狐是标本。

第二代网站,比如论坛和博客,可发言了。博客类似小客厅,空间有限;论坛更像大广场,海纳百川。论坛翘楚,首推天涯。

天涯诞生于1999年3月1日。直到2009年前,全国有60%至70%的重要事件在天涯上发酵,它培养了中国最早一批意见领袖。

三聚氰胺事件、新红楼黛玉裸死、唐骏学历造假、小月月事件等,最初都是从天涯的引爆,再蔓延到整个互联网世界的。

竹影青瞳贴果照,芙蓉姐姐扭S型,天仙妹妹现纯真,也从天涯出发。

陈冠希艳照门依稀如昨,最火爆的相关贴就在天涯。

其它经典事件有:孙志刚案、山西黑砖窑案、重庆钉子户、乡村教师徐本禹、陈易卖身救母、朱令案、周正龙拍虎等。

无论是经济、时政,还是娱乐、文化等,天涯能够拿得出的经典案例数不胜数。门户网站是对历史的严肃记录,天涯等论坛却更原生态,更鲜活,更第一手,更接地气。

据《博客天下》报道,天涯“关天茶舍”版曾每两周就会举办一次主题沙龙。把学界知名的专家学者请到长安街的三味书屋,聊一些“关乎天地”的事情。

十年砍柴记得,有一次关天茶舍请了北大教授于建嵘,讲中国农民生存状况。开讲之前大家做自我介绍,“我叫五岳散人,我叫清风花影,我叫十年砍柴…………”面对此景,不常上网的于建嵘差点看呆了。十年砍柴称“于建嵘多年后对我说,他觉得像黑社会聚会。”

在网上流传的一篇宁财神的“神帖”《天涯这个烂地方》中,他正话反说:“我几乎所有业余时间都是在天涯浪费掉的,每天下班后,为了过来和天涯这帮朋友们相聚,我推掉了所有的应酬和文体活动,把大量的宝贵时间都浪费在打字和看帖子上了,而且一泡就到凌晨。这样下去,对我身心健康的发展是极其不利的。”

宁财神后来和很多天涯网友都成了朋友,下了班之后一起去东直门吃火锅,从人生理想聊到文学创作。

孔二狗是在2005年《南方周末》用整版报道天涯名帖“周公子大战易烨卿”之后,来到天涯的。孔二狗当时看了这篇报道,跑到天涯上去查看原帖,帖子很长,他趴在电脑前看了一天一夜。让他尤为痴迷的是帖子中所蕴含的知识与文化背景。“他用一种新鲜的手法揭秘了一个我不知道的事儿,比如上流社会是怎么生活的。”

孔二狗从此就留在了天涯。最开始只是潜水看小说,连ID都没有注册。2005年天下霸唱连载《鬼吹灯》,2006年当年明月连载《明朝那些事儿》,“我都是最早追的,从它没红的时候开始看。”连续追了几部小说之后,孔二狗开始构思自己的小说。2007年,他根据少年的成长经历写作《东北往事:黑道风云20年》,效率高的时候一天一万多字,网友每天催着更新,小说还没连载完,出版社就找来了。

以上都是天涯在鼎盛时期的经典名人,名事。

第三代网站微博和微信出现后,按照刘慈欣《三体》的说法,这对天涯属于“降维攻击”,几乎没法招架。

最开始,天涯作为论坛类代表网站,持续站在BBS鄙视链最顶端,一直是舆论的重要发源地。但是在微博、微信已成为网民主要网络社交平台的今天,随着BBS社区整体没落,重大爆料和事件已经极少由天涯引发,不知不觉中已经沦为舆论鄙视链的底端,变成唱衰BBS论调中的代表性佐证。

网友歪道道觉得,要不是很多BBS社区相继的关闭或者变迁,天涯社区本身似乎已经很难出现在主流新闻报道中。在如今,西祠、猫扑、凯迪、西陆等更多名噪一时的老牌BBS社区无不苟延残喘的情况下,情况稍好的天涯也就成为了中文BBS最后的一根稻草,如果天涯社区真的倒下,那几乎等于BBS最后的希望将彻底倒下,再无生机。

2006年,天涯曾经开设了用于员工讨论的内部论坛。当时的员工小黑发现天涯负责人邢明从来不在论坛上说话,后来去查看用户的访问时长,发现邢明基本上一两年才登录一次。小黑认为,这直接影响到了邢明对于天涯核心价值的判定。“他一直在运营自己想象中的天涯。”

天涯另一位高层领导胡彬认为,身处偏远的海南决定了天涯在产品研发上一定是跟随式的,相较于总部位于经济、文化、人才中心的北京互联网公司,对信息的接触相对缓慢而迟钝。

小官从某位前天涯员工X那了解到,天涯2011年底的年会,至少就北京分公司而言,没发任何奖品,而是充满了凝重和紧张,因为微博与微信对论坛的冲击,已经很明显了。杨小敏出了一个主意:让员工们互相准备礼物,然后交换。X记得很清楚,当时她领到的是一个娃娃,与她交换的那位得到的是她的手工十字绣。这种年会,说起来,挺寒酸的。

迟迟未能上市融资,导致营收出现负增长。又面临第三代网站微博微信的围追堵截,产品也没有突破,天涯的日子难过起来。胡彬记得,那段时间邢明变得非常沉默,聚餐也少了,周例会中断了半年。

据了解,天涯社区董事长兼总经理邢明辞去总经理职务,由杨小敏接任。

以下从五个方面来分析天涯现状:

态度

在天涯,上至官方高层,下到斑竹网友,大家都特喜欢讲述过去的辉煌。网友讲那可算一种情怀,但官方翻来覆去讲,则有点祥林嫂的感觉。极端点说,天涯当初的辉煌,官方在其中并没起决定性作用,更多是靠网友的力量,但这种力量有时会不被支持甚至受到打压,像当年明月事件就是典型。天涯该做的应是反思自己在辉煌时期的行为,并为此推出一系列的举措,避免错误行为的重复,而不是只沉醉于回忆表面的光环,却忽略了光环下自身的不足。

用户

在很多与天涯相关的网友交流微信群和QQ群,成员几乎高度重复。打开A群是这些人在冒泡,打开B群以后还是这些人在聊天。即使是新建的群,依旧能看到这些人。看着网友流窜于每个不同的群与相同的人聊天,这是一种很怪异的体验。而这从侧面反映出天涯面临的用户更新迭代的难题。作为内容生产的核心用户,翻来覆去都是这些人,已形成固有圈子,新手很难融入,更遑论依靠内容在众多已经混脸熟的老用户中脱颖而出了。

另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天涯的历次年会非常喜欢邀请那些早期在天涯产生影响力的网友,也就是所谓核心网友,哪怕他早已经忘记天涯的账号和密码。因为对于官方来说,他们觉得这是一种荣耀。但却没有考虑过这种荣耀对一些优秀的新网友是不公平的。因为新人们没有在社区论坛混出知名度之前,哪怕你制造的帖子很优秀,也很难获得这种机会。

产品

当年西祠侧重真实关系的社交、将线上流量引至线下商户(O2O),同时做了很多非常超前的产品创新改革,但这种超前让用户和市场都还没有来得及准备迎接这种转型,所以导致了西祠的根本性衰败。而天涯对产品创新则异常保守,常常有网友大呼天涯为何十几年界面没变化,而其实天涯的界面已经做过很多的升级,只是因为改的浮动都非常小,网友甚至觉察不出来。在天涯一个产品的新改变被网友发现并且批评的话,天涯的通常做法是立刻改回去。这种行为在内部也有着非常有力的舆论支撑:众口难调,天涯最重要的是保持天涯最火时的氛围,任何让网友不满意的改动都极有可能破坏这种氛围,所以,不能轻易改变。

这种害怕试错的理念,等于变相的抑制了天涯的创新能力,形成了一股跟风文化。更导致在天涯受到微博和微信等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的冲击之后,开始盲目跟风,先是做了天涯微博,之后又做了微论。尤其是微论这个被广泛提及的产品,其实几乎都不能称之为一个独立的产品。它只是融合了天涯原有的部落来吧所产生的一个用户自主管理的版块。而且在移动端也没有独立的应用,只是天涯客户端的一个功能按钮。这种与天涯社区高度重合性的产品,其实所产生的效果只是在分流天涯自身的网友,让网友无所适从,这次是真正的破坏天涯氛围。而且天涯的这种重复性产品对于外界来几乎没有任何吸引力,根本无法获取新鲜血液。

运营

天涯的运营分两大体系:即社区运营和站务管理,其站务体系也已经成为几乎所有BBS社区的参考标准。但现在天涯的这两大运营体系的存在感过强,这对于一个以用户为核心的平台来说,并不是好事。你可见过微博,豆瓣,知乎们的运营们以官方身份活跃于自己的平台?如何去官方化运营痕迹是目前天涯运营的首要问题。

其次,对于BBS来说,斑竹制度由于有点类似于家长制,已经有些过时。一方面这个角色正在被越来越活跃于幕前的社区运营和编辑体系架空,一方面也越来越凌驾于普通网友之上,等于在一个板块中树立了不同的权利阶层,已经与当下互联网平等自由的理念相违背。这也是导致更多网友出走的一个诱因。天涯想版块如果想要重新获得生命力,建立运营编辑绝对后台化制度,以及研究采用人人都是斑竹的方式代替家长式斑竹也许不失为一种办法。

这些问题,不仅仅是天涯自身现状的体现,绝大多数BBS社区也有着同样的问题。作为第一中文社区,虽然面临各种问题,但依旧有很多网友一边在骂天涯,一边继续游荡在这个曾经的乌托邦里。在这种乌托邦情怀的支撑下,大家都在等待天涯重新做出榜样。

IP

这是一个流行词。

《滚蛋吧,肿瘤君》最早发布于天涯。更有很多人认为它最早只发布于微博,之后出书才改编成了我们看到的大电影。而这种情况对于天涯来说不仅仅只是个例,像之前的天下霸唱的《鬼吹灯》、孔二狗的《黑道风云20年》、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等等很多超级IP,其实最早都是出自天涯社区,然而很多情况下却被其他平台或者机构摘了桃子,没有享受到该有的IP红利。至多有些IP因为知名度较低,处于宣传的原因,可能会标注“天涯热帖”以此提高关注度。但天涯不仅仅只该拥有这些。

作为一家以内容为核心的网站,挖掘优质内容仅仅是第一步,如何把优质内容变现,让天涯和作者双赢,才是天涯最该优化的方向。

而天涯似乎也有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开始解决内容变现的问题,2013年,天涯开通了打赏功能。两年过去了,其中股市版块的帖子有的打赏金额已经数超过三百多万。这个数字对于一个普通的写手来说,已经非常不错。但是可惜,由于这套打赏机制的问题,包括充值提现等流程的用户体验并不好,影响了用户的还使用频率。所以,这种高收入的作者只是少数。

天涯目前的的情况是,在强大的内容生产能力的支撑下,其依靠自身巨大流量培养出一些热门IP,然而热门IP诞生之后,由于没有后续的一系列变现盈利机制,天涯一度成为了其他影视出版甚至游戏公司的免费IP资源库,导致很多天涯爆红的作者出走,而天涯的培养成果则仅仅沦落为作者与第三方谈判桌上的唯一筹码。

对于移动互联网的冲击,天涯一直在积极应对,但似乎一直处在一种当局者迷的状态中:放着海量的优质内容的变现不管,却向社区游戏、社区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等从未涉及的领域转型。而这些转型,并不能完全发挥天涯社区内容的优势。

回到本文开头。杨小敏能够回归,说明天涯还是能吸引人才,老员工对其有认同。

论坛这种网站形态绝对不会死去,因为微博的关键词是关注,微信的关键词是封闭,时间线的开放则是论坛的优势。

但移动互联网一日千里,天涯必须加速进化,才能不但避免更加边缘化,而且筹谋重新崛起再创辉煌。

天涯今年下半年在新三板上市了,资金的燃眉之急,有了缓解。

天涯还通过了用海口一处房产权为担保向中国银行海口龙珠支行贷款1000万元的议案,将用于公司日常经营。

2005年孔二狗登录天涯,2015年孔二狗仍在天涯上潜水。他开玩笑说,自己除了上黄色网站就是上天涯。他掏出手机打开浏览器,上面没有黄色网站,只有天涯煮酒论史和国际观察两个版。现在的他仍然习惯从这两个版获取信息,却从未关注过天涯论坛形式以外的产品。

这正体现了天涯魅力尚存,潜能待挖。

在此,小官谨以一位老天涯用户的身份,希望她弃重就轻,大胆前行,凤凰涅磐。如海南岛的椰子树那样坚韧,顽强。祝福天涯!

相关领域
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