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因美谢宏高调称后悔引入恒天然 恒天然的回应是……

贝因美谢宏高调称后悔引入恒天然 恒天然的回应是……

  日前,贝因美创始人谢宏在公司“摘帽”后公开发表言论称,后悔引入恒天然,面对贝因美如此高调的言论,在这笔生意中亏了20多亿的恒天然是什么态度?南都记者采访恒天然获悉,目前恒天然正在对贝因美这一投资进行战略复核。“摘帽”后的贝因美业绩能否快速回弹?业内专家称,贝因美今年年业绩压力依旧很大。

谢宏称后悔引入恒天然

据报道,谢宏直言引入恒天然是其最后悔的两件事之一。其表示,中外企业理念差异巨大,恒天然的决策效率低下,无法真正理解中国消费品市场,反而拖累了贝因美。

对此“后悔说”,南都记者试图采访贝因美获得更多的信息,但贝因美并未正面回复。仅回复称,当下最重要的任务是确保公司聚焦主业发展、深化转型升级,做好业绩回报股东,贝因美重视每一位股东的利益,珍视每一位股东的付出,期望与各界力量共同推动上市公司健康发展。

知名乳业专家宋亮在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分析指出,当时贝因美引入恒天然目的有三,除了希望帮助其完善供应链体系外,也期待股份制后能给公司带来充足的现金流, 且有恒天然的背书,对于贝因美在资本市场及国际市场的生意提升方面有所帮助,“但恒天然并没有像贝因美想象的那样。”

南都记者翻阅2015年贝因美发布的恒天然要约收购结果公告,公告表示,贝因美“希望引进一名乳制品行业的全球战略投资者,以进一步增强其业务”。而恒天然集团在全球牛奶和乳制品采集、加工和销售方面都占据全球领先地位,其旨在通过本次要约收购成为贝因美的战略投资者,建立与贝因美的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实现双方全球资源的整合,创造更大的商业价值。

谢宏后悔,被外界认为实质性的措施之一就是去年底引入国资背景的长弘基金。2018年12月,贝因美发布签署了《关于贝因美婴童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股权转让协议》公告,将其所持有的公司5,200万股无限售流通股转让给长城(德阳)长弘投资基金合伙企业(以下简称“长弘基金”),股份转让完成,长弘基金持股占公司总股本5.09%,成为公司第三大股东。此前,贝因美与长城国融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贝因美表示,此举将有利于贝因美借助长城国融的专业优势和资金优势,优化资产负债结构,寻找并抓住婴童产业领域的投资机会,助力贝因美尽快成长为婴童经济的领军企业。

但贝因美此举也引发贝因美有意施压恒天然退出的猜想。而面对此说法,有媒体报道,谢宏曾在朋友圈转发相关文章回应称,“我们现在只要互利共赢”。贝因美对南都记者的相关采访也是持回避态度。

恒天然也后悔?

对于谢宏后悔一说,恒天然对南都记者的采访仅回应:作为股东,并不介入贝因美的日常运营,贝因美的业务发展未能达到预期,欢迎贝因美在改善业绩方面所采取的努力,公司正在对贝因美这一投资进行战略复核,这项工作正在推进中。

谢宏后悔,恒天然是不是更后悔呢?时至今日,恒天然对贝因美的投资亏损严重已成了不可争辩的事实。以5月6日贝因美股票6.24元的收盘价格计算,对比恒天然2015年收购时每股18元的价格,持有贝因美192,427,112股股份的恒天然浮亏22.63亿元。2015年3月,恒天然乳品(香港)有限公司完成了对贝因美婴童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的要约收购。恒天然以每股18元的价格,耗资34.64亿元成为了贝因美的第二大股东,持股占比18.82%。据相关媒体报道,此次收购价格,较市价高了12%。

“那么恒天然是否后悔,一定也很后悔,因为投了30多个亿,基本2/3的钱都折进去了。”宋亮指出。

事实上,早在2018年初就有传闻,恒天然因不满亏损,欲逼宫贝因美创始人谢宏,并购贝因美实现完全接盘。虽然恒天然回应传闻不实,但也公开声明对贝因美持久以来的业绩表示“极端失望”。2018年4月,贝因美拟将旗下豆逗公司100%股权让渡给瑞祥实业,更是遭到恒天然系董事朱晓静和蒲瑞安的否决。

今年3月22日,贝因美公布朱晓静退出公司董事,也被外界认为是双方分手信号之一,引入国资、退出董事会,双方都显得心灰意冷。南都记者从贝因美公布的年报资料获悉,朱晓静于2016年10月11日出任恒天然大中华区总裁,恒天然对贝因美完成要约收购后,于2015年05月11日担任贝因美董事,当时蒲瑞安也被派驻担任贝因美董事。

对于退出董事会,恒天然对南都记者的回应是,由于安满品牌的销售与营销工作已重归恒天然管理,安满与部分贝因美产品形成竞争关系,可能给双方公司带来潜在的利益冲突。作为恒天然大中华区总裁,朱晓静因此决定辞去贝因美董事的职务。并表示,将与贝因美就替任董事的任命做进一步协商,蒲瑞安仍将继续代表恒天然行使在贝因美董事会的责任。

今年年业绩压力依旧很大?

南都记者查梳理贝因美发展轨迹,贝因美企业初创于1992年,最初是做婴幼儿米粉起家,2001年起开始正式进入婴儿配方奶粉市场。在2008年轰动全国的三聚氰胺事件后,多家知名乳企受到波及,国产奶粉遭遇信任危机,而成功通过国家质检总局三聚氰胺专项检查的贝因美也趁势崛起。此后,贝因美营业收入一路高涨,到2013年达到巅峰,当年贝因美营业收入增至61.2亿元,净利润7.21亿元,被称为“新一代国产奶粉老大”。2011年在深交所挂牌上市时,贝因美成为A股“奶粉第一股”。

但从2014年起,贝因美的经营状况开始迅速走下坡路,直至2017年,贝因美的净利润基本呈现负增长态势。也因为2016年度和2017年度连续两个会计年度经审计的净利润均为负值,贝因美被实施 “退市风险警示”,股票简称由“贝因美”变更为“*ST因美”。到如今,根据贝因美2018年年度报告,其营业收入为24.9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下降6.38%;净利润4111.36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03.89%。贝因美也终于成功“摘帽”,自4月18日起被撤销退市风险警示,股票简称变更回“贝因美”。

虽然2018年年报显示贝因美业绩出现明显改善,净利润呈增长模式。但记者发现,贝因美扭亏为盈,并非是靠主营业务收入,更主要是依赖于巨额的非经常性损益。据悉,贝因美非经常性损益税前总额为2.91亿元,2018年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仅仅为0.41 亿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贝因美2018年将净亏损2.17亿元。而其主营业务包括奶粉、米粉等品类销售收入均出现负增长,其中奶粉由2017年的25.12亿元下降到2018年的23.26亿元,降幅为7.42%。

对于公司业务规划,贝因美回应南都记者称,对未来,公司将以团队能力提升,人才梯队培养为基础,通过品牌高端化、营销策略化、形象专业化、口碑组合化运作,建立起可持续发展的业务模式,打造全品类的母婴生态产业链。

宋亮指出,贝因美的业绩恢复非一早一夕能实现,“贝因美2019年是有一些市场增长,只不过迹象不明显,今年整体来看,贝因美业绩虽然向好,但业绩压力依然很大,且向好的幅度也不会如外界想象的那般大。”

采写:南都记者 黄芳芳 实习生 马文琪

相关领域
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