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摩拜CTO夏一平:毫无疑问,摩拜单车是一家物联网企业!

专访摩拜CTO夏一平:毫无疑问,摩拜单车是一家物联网企业!

作者:iot101君

物联网智库 原创

转载请注明来源和出处

------ 【导读】------

摩拜公司要如何管理百万量级的共享单车?怎么利用技术来真正帮助用户提高出行效率?摩拜单车联合创始人兼CTO夏一平在2017中国(上海)国际物联网大会期间接受物联网智库专访时表示:“摩拜单车不是一家单车租赁公司,它是一家物联网企业!”

我们不可能在城市中的每一个十字路口都修建地铁站,也不可能在每栋大楼前都设立公交站,所以对很多体育课上连一千米都跑不下来的通勤人士来说(没错,就是我),车站到公司的“最后一公里”无疑是个大难题。

于是,诸如摩拜科技这样的单车共享公司应运而生,在我们的楼下、街角、地铁口排成一道道靓丽的彩虹(话说颜色就快不够用了,最近新冒出的单车颜色都开始重复了

这些公司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在城市环境中通勤的简单方式,而一辆辆颜色鲜亮、自由穿行的共享单车,则成了流淌在城市血管中的新鲜血液。

在短短一年内,作为用户的我们似乎已经习惯了这样的流程:出门→打开手机→搜索附近可用的单车→找到单车→解锁→骑走,不用再到固定的地点去找车、锁车,而是随时随地、按需使用、灵活计费。

但对于摩拜公司而言,面临的问题却是如何管理百万量级的共享单车?怎么利用技术来真正帮助用户提高出行效率?

摩拜单车联合创始人兼CTO夏一平在2017中国(上海)国际物联网大会期间接受物联网智库专访时表示:“摩拜单车不是一家单车租赁公司,它是一家物联网企业!”

这恐怕是对以上问题的最好解答了。

为什么说摩拜是一家物联网企业?

我们从物联网典型业务架构来看,具备了终端感知、传输、平台和应用一整套端到端解决方案的业务就可以称之为物联网业务。

以此为标准答案,我们来批改一下摩拜的答卷——摩拜单车通过内置于车辆的GPS终端感知车辆位置信息,用蜂窝网络传输至运营平台,进行计费和数据分析,并反馈到用户的手机应用中,所以完全合格。某种意义上,甚至做的更好。

在感知层,夏一平透露:摩拜单车已全面支持“北斗+GPS+格洛纳斯”三模卫星定位,定位速度更快、精度达到行业最高的亚米级。

在传输层,摩拜最早采用的是2G网络,之所以这样选择,一是考虑到2G网广泛的覆盖程度,二是每辆单车每天传输的数据量确实不大。后来,为了应对在不同网络条件下开锁的挑战,摩拜又自主研发了一种既有蓝牙模块又有2G模块的混合锁,让用户实现不同的解锁方式。但是究竟用的哪一种,用户是感知不到的。

至于从去年开始就大火的NB-IoT,夏一平中肯的表示,目前单车的应用场景对NB这项技术来说还是一项很大的挑战。

因为单车的场景是动态的,在城市中是不断运动的,这就需要网络连接和计算上不断切换。而在去年6月份NB-IoT核心协议冻结的3GPP R13版本中,NB-IoT并不支持基站定位功能,因此NB-IoT初期主要应用于位置相对固定的物品,再加上城市环境的复杂,NB在共享单车的应用还任重而道远啊!

再往上层看,就是管理平台,在国内,摩拜借助运营商的物联网管理平台,但却不完全依赖于运营商,很多管理自己也在做。而在全球范围内,摩拜则选择了沃达丰作为其开拓创新的合作伙伴。得益于沃达丰在全球多个国家内无缝衔接的网络,摩拜可以在所有不同的国家都使用相同的车锁,不会因为受制于某个国家的网络而动弹不得。

总之,通过内置的物联网芯片,数百万辆7×24小时在线的摩拜单车构建了全球最大的移动式物联网系统。

大数据分析才是物联网公司的真正价值

摩拜单车是全球第一个可以用手机找到附近的自行车并用手机实现扫码开锁功能的公司,目前已在超过50个城市投放了365万辆共享单车,日订单量稳超2000万单,每天产生1TB级别的出行数据。

这些数据才是真正的宝藏,也是摩拜作为一家物联网公司的真正价值所在。

摩拜的扩张速度非常之快,每进军一座新的城市,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应该在这座城市投放多少辆车?总不能拍着脑袋说50万辆吧;更进一步,如何根据客户的需求决定某一片区域的单车投放量呢?为此,摩拜单车推出了行业首个出行大数据人工智能平台“魔方”,收集城市骑行大数据,由人工智能对数据进行整合分析,实现城市车辆需求量的预判和实际用车需求的预测,作为车辆投放的考量标准,以此对单车进行智能调度。

“‘魔方’将在骑行模拟、供需预测、停放预测和地理围栏等四大领域发挥关键作用,助推精细化管理、智能化运维。”

——摩拜单车联合创始人兼CTO 夏一平

利用该平台收集到的数据,摩拜可以非常精确识别出一个地铁口的ABCD哪个口的使用效率、甚至哪个流向用户的使用频次最高,基于此就能够在保证车辆不过度投放的情况下,达到最高的使用效率。甚至还能结合天气和历史信息大概预测基于当前摩拜单车的投放数量,第二天可能的订单量,特别是在天气不好的情况下,就能更加高效的做一些局部的优化和调度。

目前摩拜的所有的自行车上都装有陀螺仪,如果一台单车出现任何问题,摩拜都可以第一时间把它找出并在平台上显示出来,显示的同时,整个平台会自动的把区域内的单车进行归类,并且给那个负责区域内的人员在干预这些车的时候进行智能的路径规划,使人工的效率达到最高。

夏一平还讲到了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例子,就是摩拜最近上线的“红包车”,这背后完全是基于大数据的人工智能在驱动。因为单车经常会被骑散,可能会被骑到偏僻的地方去,如果单靠人工干预,成本太高。

现在,摩拜可以根据一定的规则和算法,一旦发现有哪辆车长时间不使用,就会把它变成红包车,刺激用户使用,未来甚至还能够定向的让用户把这辆车骑到他们预测的下一个用车高峰区,借用户之手变相的帮助自己实现对单车的调度。

移动式物联网结合人工智能是大势所趋

显然,摩拜对人工智能在数据挖掘中的应用有深刻的认识,他们认为,未来,像共享单车这种移动式分布式的物联网应用与人工智能的结合是大势所趋,也是人工智能未来真正能够落地的方向。

一个优秀的人工智能算法,不是凭空诞生的,必须基于实际的运营数据和场景,而摩拜的几百万辆单车,无疑是数据的温床。

自行车数据对城市来讲非常重要,比如通过一个十字路口的自行车流向情况(是不是有很多人逆行),来判断该路段是否需要进行整体的优化和改进。因为往往是由于不规范的道路规划,或者因为一些汽车占用自行车道时,才会导致自行车只能选择逆行,这就需要政府部门的监管介入。

所以,摩拜近来也在与外界的一些科研机构进行开放性的研究,比如和清华、北大、同济、还有北京规划设计研究院以及海外机构成立开放的研究实验室,分享自己的出行数据和算法,旨在推动相关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作为摩拜单车来讲,我们一直希望科技改变生活,从我们最早做的自行车,自主研发的智能锁到现在自己的人工智能平台,我们希望能够用技术解决一些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从而能够让整个城市、乃至未来的城市的生活变的更加美好!

往期热文(点击文章标题即可直接阅读):

  • 《》

相关领域
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