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梓木:合作文化是公司文化的根基

王梓木:合作文化是公司文化的根基

7月5日,由中国保险报业股份有限公司主办的“2019中国保险年度经理人论坛”在上海举办。华泰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王梓木在论坛上表示,好的公司文化应该回应人们的心理需求,与人性相呼应,而不仅仅是物质需求。公司文化的核心是“合作精神”。

华泰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王梓木。

观察一家公司的优劣,除了战略和财务报表外,一看制度,二看文化。制度决定公司“活多久”,文化体现公司的价值理念,能够成为核心竞争力,决定公司“长多大”。

好的公司文化应该回应人们的心理需求,与人性相呼应,而不仅仅是物质需求。我认为,公司文化的核心是“合作精神”。公司各层级之间、同事之间最本质的人际关系是“合作关系”,而不是雇佣关系和领导关系。“合作关系”的前提是体现人性的“平等与尊重”,人际关系的相互信任,与人性积极的一面相呼应。尤其是公司领导者,要“以信任换取信任,以尊敬换取尊敬”。可以说,企业文化的最深处是人性的平等与尊重。

华泰保险的公司文化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制度文化、责任文化、绩效文化、合作文化。

第一阶段制度文化,华泰作为一家全国性金融机构,成立初期即实行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完善的公司治理和管理制度,制度立司,制度管人,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制度文化是平等文化,择优文化和长远文化。

第二阶段责任文化,制度建立后,能否有效贯彻执行,取决于责任是否到位。公司管理一律实行个人负责制,明确汇报关系和责任关系,要求做到“在其位、谋其政、行其职、观其效”。同时,责任文化不局限于公司内部,还要建立起社会责任的大概念。

第三阶段绩效文化,“专业化经营,质量效益型发展”不仅是是华泰多年来的发展方针,也是华泰人多年形成的共同理念。华泰财险成为保险业中“绩效型”公司的代表,最早的“转型者”。

第四阶段合作文化,经过20多年的演变,华泰依靠内生式增长,逐步发展成为一家集财险、寿险、资产管理、基金于一体的综合性金融保险集团。公司的合作文化基于人性的平等与尊重,能激发人的活力与创造力,不仅存在于公司内部管理,还存在于公司与客户之间,与股东之间,甚至与竞争对手之间。我们认为合作文化是公司文化的根基,要领导带头、率先垂范。华泰的领导力模型要求各级领导者具备“事业激情、思维前瞻、决策有力、推动变革、共同成长”五要素。“合作文化”在领导力中表现为“合作系数”,由合作态度、合作精神及合作能力构成,它已经成为华泰培养人、使用人的重要标准,体现在公司内部360考核上。

华泰从制度文化发展到责任文化、绩效文化、合作文化是一个逐步提升的过程,体现了华泰经营管理的进步。四种文化是紧密结合、叠加在一起,共同发挥作用的。其中,制度文化是公司长治久安的基础;责任文化是提高公司执行力的条件;绩效文化是落实公司战略的保障,根基都是人性的平等与尊重,人际关系的信任与合作。

未来的公司文化是品牌文化。品牌文化不局限于公司内部,而是建立在公司与消费者之间。品牌创立在于公司,认可在于客户。品牌竞争同时也是商业竞争的最高境界。品牌与文化密切相关,许多消费者不仅注重产品的使用价值,更注重其品牌价值。文化底蕴厚重的品牌甚至成为消费信仰。作为公司文化的积淀,品牌需要积累,品牌文化是陈年的酒,需及早酿造。

记者 付习习

实习编辑 冀晓航

相关领域
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