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长风采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院长王永贵:做懂中国市场的商学院

院长风采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院长王永贵:做懂中国市场的商学院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院长王永贵发言

摄影:新华网 夏添

新华网北京4月14日电 12日,以“开启商科教育‘聚力’新时代”为主题的新华网第二届商学院论坛在京成功举办,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院长王永贵围绕“一带一路”将为中国商学院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发表见解。

中国商学院在世界商学院舞台中的地位和影响力的不断提升,与中国经济在全球经济中所占比重和重要性密不可分。“一带一路”战略构建了我国对外开放新格局,如今已扩展到了文化与教育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一带一路”战略的大力实施将对沿线国家的高等教育产生重要影响。这对高端教育人才培养国际化也提出了更高要求,那么,在商科领域,“一带一路”战略为中国商学院的发展带来了何种契机。

王永贵认为,围绕“一带一路”的主题,中国商学院需要整合资源强化合作,围绕商科教育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产学研等机构建立战略联盟。目前,围绕“一带一路”战略,很多大学已经进行了许多尝试,如建立“一带一路”研究院、“一带一路”研究中心等,我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虽然没有新设类似的机构,但我们整个大学的传统底蕴和优势特色就是“国际化”,我们在“一带一路”战略方面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和基础。无论其他大学或商学院采取哪种方式,我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都愿意积极参与并贡献自己的特色和优势,与各大商学院一道,服务于学生、服务于企业、服务于中国的经济建设、服务于我国的国家战略。

据王永贵介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和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长期以来一直把国际化作为安身立命之本。目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是教育部和商务部共建的211工程重点大学,国际商学院与国家商务部有着密切的合作联系,商务部在世界各地的许多商务参赞都对“一带一路”很多国家的商务实践和文化非常熟悉和了解,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正在依托这些独特资源进行整合。

同时,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拥有丰富的国际人才资源,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留学生占本土学生比重约1/3到1/4,相对比重在中国本土大学中居于首位,其中有不少校友就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一带一路”沿线的国家都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化。从这方面讲,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也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

此外,王永贵院长介绍,在语言方面,对外经贸大学还专门设立了外语学院,开设了十几种小语种,语言种类比较完备,这为展开“一带一路”战略的研究与实践提供了必要的前提条件。

作为中国知名的商学院,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一直强调“立足本土、放眼全球”。

王永贵表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正努力争做与中国第二大世界经济体相匹配的商学院、与“中国智造”相匹配的商学院,对于中国学生来讲,做最懂外国市场的商学院;对外国学生来说,做最懂中国市场的商学院。展望未来,中国的商学院“要么跟着中国企业走出去,要么响应国家政策,带着中国企业家、中国企业走出去”,他说。

转自_新华网

MBA项目介绍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为全国第二批次MBA试点院校(第一批9所,第二批17所),于1993年开始招收工商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Maste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简称MBA),培养单位为国际商学院。目前拥有在校生600余人,校友4000余人。

我校MBA项目依据国际认证(EQUIS和AACSB)标准制定国际化的人才培养模式,致力于培养全球化的高素质经营管理人才,以一流的教育品质得到了社会大众和媒体机构的高度关注,在各项评比排名中均名列前茅,成绩斐然,荣膺"中国最具价值MBA"、"中国最佳MBA"、"中国最具影响力MBA"等称号。

依托国际商学院的学科优势和强大师资,我校MBA设有"国际企业管理"和"财会与金融"两大专业方向,以招生宣传、教学管理、国际交流、学生工作、职业发展、校友工作等职能分工为基础,从招生入口、过程培养和就业输出三方面全方位保障MBA项目培养质量。以2015届毕业生就业数据为例,实现平均60%以上的薪酬增幅;2015年全年共举办讲座论坛、企业行、俱乐部等活动246次;全面高覆盖率的国际交流交换机会,世界名牌大学师资暑期学校来校授课;2017年开放在职MBA项目、国际本土全英文MBA项目、EMBA项目三个子项目招生,设立"6个提前批次 正常批次"招生模式,更有提前批次奖学金和联考普惠奖学金"双拼套餐"并行发放。

对外,对未来!

EMBA子项目招生同步开启

欢迎致电垂询:010-64492021/3586

相关领域
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