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峰会】阿米巴资本王东晖:SaaS才是未来AI新的引爆点

【AI峰会】阿米巴资本王东晖:SaaS才是未来AI新的引爆点

【猎云网(微信:ilieyun)北京】4月13日报道(文/王艺多)

4月13日,由猎云网(微信:ilieyun)主办的“2017人工智能产业创业创新峰会”在北京四季酒店隆重召开。上百位人工智能行业顶级专家、著名学者和知名投资人到场,与创业者共同交流了如今国内人工智能行业发展的创新与变革,旨在促进行业整体向前发展。峰会现场座无虚席,很多参会者甚至站在会场后排,只为现场聆听嘉宾的真知灼见。

虽然人工智能在当下处于风口,不过什么才是人工智能领域的下一个引爆点呢?下午,阿米巴资本创始管理合伙人王东晖向参会者做了一场题为《SaaS结合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将成为下一个新的引爆点》的演讲,为听众分享了自己的看法。

王东晖认为,SaaS之所以是能成为互联网下一个引爆点,主要是因为在进入互联网下半场之后,C端流量红利已经消失。在流量红利衰落的影响下,包括PC搜索,门户、微博等传统形态的产品逐渐衰落,而一些手游、电商、分享经济等实现了弯道超车。

而为什么人工智能和SaaS结合,是未来企业服务的最好结合点?王东晖诙谐的用“锅和米”的关系来形容了人工智能。“锅”就是人工智能的算法和引擎,而米就是人工智能所需要处理的数据。只有有了数据的米,算法的锅才能产生价值。

另外,有了数据之后,我们要将这些米,借助人工智能算法的锅变成可以利用的内容,再结合各类行业SaaS对企业进行输出。所以SaaS无疑将成为未来人工智能的新的引爆点。

以下是王东晖的演讲实录,猎云网(微信:ilieyun)整理删改:

首先我介绍一下阿米巴。我们成立是在2011年。正好赶上智能硬件带动整个移动互联网流量爆发的元年,所以我们基金比较幸运,我们投了快滴和蘑菇街都是天使,投了两个独角兽。

整体来说,今天无论是讲人工智能还是任何一个东西,我觉得是一个效率的问题。目前我们正在处于一个流量红利消失的时代,手机上的应用十来个应用,每天能够应用的可能也就是打开三五个应用。所以这对企业来说,节约效率在中国变得越来越重要。

这就是为什么,企业需要与互联网进行深度结合的逻辑。我们今天看到人工智能应用在B端,其实就是互联网和企业合作的场景。

我觉得我们最近看,无论是从资金还是从创业来讲,包括很多科技媒体去煽动,我们都在强调人工智能算法的事。比如阿法狗这些东西。但是光有这些不够,需要我们冷静的想一下。我们今天再看一下人工智能最核心的一个比喻,是米和锅的问题。

那么人工智能在算法、引擎层面,我觉得更多是一个锅。那么行业的切入点,行业的应用尤其是数据,是米。那么今天我们要把米做好。

很多人天天煽动说:锅很牛。可是你连米都没有,怎么把这碗饭做好?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今天我们讲锅怎么好。几千块钱的锅。真的几千块钱的锅,就一定比几百块钱的锅好很多吗?大家想想这个问题。

所以我认为,人工智能的核心是米的问题。举个例子,我们讲医疗大数据这么大一个场景。虽然我们现在说智能医疗,可我们可以拿到数据吗?很多应用场景,我们打不通这些数据,就没办法进行模型训练。所以这是一个核心问题。我觉得要找到这些可以结合的应用场景,才能有机会商业化。

所以,人工智能团队首先要具有核心算法和引擎方面的能力。另外要有一个特别垂直的行业,包括它对行业的应用以及它通过一个SaaS场景,把自己的应用,一个云端的SaaS服务能够部署到B端,通过这个获取用户的使用和使用的黏度。

有了数据之后,我们再找这些垂直的应用场景。比如我们投的一家锯齿团公司,在行业中是电商SaaS最大的一家店。光有智能客服的锅没有米也没有用,我们通过锯齿团这个场景导很多客户。这些客户有很多交易数据,这些交易数据让它很快建立出非常有效的模型,他从出产品到卖产品非常快,他们不到一年的时间这个模型已经可以卖了,所以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案例。

另外一个比方说我们投了一个教育公司,它的切入很简单,创始人来自美国一个很大的公司,在美国占了K12,尤其是初中高中里面的校园SaaS,占了大概一半的份额。到了中国以后他发现很难切,因为每个学校是一个机制,一个大的SaaS很难做。后来经过两年的磨合,因为赶上国家的教学改革,他们做走课要把课表开放出来。

所以这个技术难题如果大家理解排课这个方面的技术底层就会知道,这是非常难的事情,所以他们通过这一点做轻SaaS的东西,不需要走学校招投标的东西。结果现在非常快的速度部署,包括对于知识点的巩固以及未来的增值服务,甚至导一些课外辅导甚至一些流量在进入。

这种想象力和延展性,核心东西还是有行业和SaaS的入口。今天无论大家代表资金方还是创业方都要思考一个锅和米的问题。我倾向于有了米之后,锅是很自然的事情。只不过是你选择几十块钱的锅还是几百块钱的锅,还是几千块钱的锅的问题。

本文来自猎云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ieyunwang.com/archives/298201

相关领域
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