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日科学家分享2018诺贝尔医学奖,中国人屠呦呦曾获此奖

美日科学家分享2018诺贝尔医学奖,中国人屠呦呦曾获此奖

  本文1310字,阅读完需要4分钟

今天(10月1日)北京时间 17 时 30 分许,2018 年诺贝尔奖颁出首个奖项。美国免疫学家詹姆斯·艾利森(James P Allison)和日本免疫学家本庶佑(Tasuku Honjo)因在肿瘤免疫领域做出的贡献,荣获 2018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今届诺贝尔得奖者仍可获奖金900万瑞典克朗(约合人民币696万元)。

201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美国免疫学家詹姆斯·艾利森(James P Allison)和日本免疫学家本庶佑(Tasuku Honjo)。

2015年,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因“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提出了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的疗法”获得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同时,爱尔兰科学家威廉 坎贝尔和日本科学家大村智因“发现对一种由蛔虫寄生病引发的感染采取了新的疗法”同获该奖。屠呦呦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也是第一位获得诺奖的中国女性。

2015年,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领诺奖。

201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美国免疫学家詹姆斯·艾利森(James P Alison)和日本免疫学家本庶佑(Tasuku Honjo)

詹姆斯·艾利森(James P Alison)是美国著名免疫学家,美国得克萨斯大学M·D·安德森癌症中心免疫学研究平台负责人、免疫学教授。艾利森被认为是分离出T细胞抗原(T-cell antigen)复合物蛋白的第一人,他同时发现,如可以暂时抑制T细胞表面表达的CTLA-4这一免疫系统“分子刹车”的活性,就能提高免疫系统对肿瘤细胞的攻击性,从而缩小肿瘤的体积。他对T细胞发育和激活,以及及免疫系统“刹车”的卓越研究,为癌症治疗开创了全新的免疫治疗思路——释放免疫系统自身的能力来攻击肿瘤。

美国免疫学家詹姆斯·艾利森。

艾利森1948年8月7日生于美国得克萨斯州,在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获微生物学学士学位,后又获生命科学博士学位。他是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研究员。2014年,他获生命科学突破奖、唐奖生物技术医药奖、霍维茨奖、盖尔德纳国际奖、哈维奖。2015年,艾利森获得有“诺奖风向标”之称的拉斯克临床医学研究奖。

本庶佑(Tasuku Honjo)日本免疫学家,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日本学士院会员。现任京都大学高等研究院特别教授。

日本免疫学家本庶佑。

1942年1月27日,本庶佑生于日本京都。1975年取得京都大学医学博士学位。本庶曾在京都大学、东京大学医学部任助手,也曾兼任美国卡内基研究所、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客座研究员,在许多美国研究机关以客座身份活动。1984年开始专职担任京都大学基因实验设施负责人。

此后数十年,他担任过弘前大学教授、京都大学研究科长、医学部学部长等职。2005年开始转为京都大学教授。本庶教授建立了免疫球蛋白类型转换的基本概念框架,他提出了一个解释抗体基因在模式转换中变化的模型。1992年,他首先鉴定PD-1为活化T淋巴细胞上的诱导型基因,这一发现为PD-1阻断建立癌症免疫治疗原理做出了重大贡献,曾在2013年被《Science》评为年度十大科学突破之首。

综合:南都人物工作室

相关领域
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