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频频踩雷 田惠宇的价值命题有多急迫?

招商银行频频踩雷 田惠宇的价值命题有多急迫?

铑财 2019-06-13 22:30

导读

近日,国家外汇管理局通报了17起外汇违规案例,涉案主体包括5家银行、6家企业、6名个人,罚款金额总计8443.7万元。其中,招商银行杭州分行因违规办理个人分拆售付汇被罚没100万元。

此外,招商银行南宁分行因授信调查不全面,未能有效识别、反映集团客户授信集中风险,被广西监管局罚款20万元。

金融强监管下,招商银行违规频繁、资管业务频频踩雷,暴露出风控等方面的诸多问题。显然,这与当前着力打造的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市场环境不甚相符。更与一个深耕行业32年的老兵调性亦或责任担当不甚相符,问题出在哪里?当家人田惠宇又如何改变呢?

作者:张晓

来源:铑财-铑财研究院

国富民强,这样的盛世之景,正在照进更多国民的现实生活中。一个突出表现,就是我国高净值人群的不断壮大。

旺盛的理财需求,引来各方金融大佬布局。专业财富管理机构跑马圈地之外,各大银行也竞相出手,前来分得一杯羹。

日前,招商银行和管理咨询机构贝恩公司,联合对中国私人财富市场、高净值人群投资态度和行为特点以及私人银行业竞争态势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在深圳发布了研究成果——《2019中国私人财富报告》。

头部机构

《报告》显示,2018年,我国个人可投资资产在10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高净值人群规模达到197万人,全国个人持有的可投资资产总体规模达到190万亿元。

中国私人财富市场增速较往年放缓,但仍具增长潜力,预计到2019年年底将突破200万亿元大关。

《报告》认为,在境内财富管理服务上,高净值人群逐渐回归银行财富管理渠道,已有专业能力的头部机构或将迎来发展机遇。

众所周知,招商银行在财富管理及私行业务方面具有行业领先优势,推出的创新产品和服务,在国内消费者中接受度很高。

公开信息显示,上述两项业务的资产规模数以十万亿计,远超其他银行,自然是《报告》中所说的头部机构。

只是,如此光鲜的头部机构,也有冰山之下的另一面。

人生无常,世事难料。谁也未曾想到,“还我们血汗钱”的条幅,会出现在以财富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著称的招商银行门口。

图片来自网络

14亿元的扯皮

事情的起源,还要从一家P2P企业说起。

2013年,招商银行推出小企业E家平台,开启了与广东钱端商务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钱端”)的合作。

2017年,资管新规征求意见稿公布,互联网金融、银行理财等平台进入严监管周期。

2018年,大量P2P暴雷,投资者对整个互金行业,唯恐避之不及,钱端自然也在暴雷潮中受到波及。

去年底开始,钱端用户在百度贴吧、聚投诉等互联网社区投诉,称在钱端的投资款到期没有兑付到账。

据钱端公司的一份律师函显示,钱端APP逾期未兑付金额累计约14亿元,涉及投资者约9000余人。

发生了涉及巨额资金的事,双方开始互相甩锅。

5月上旬,钱端在APP发布通告称,“产品无法履约与招商银行有关。”

5月27日,招商银行在官网发文回应,称已于2017年4月终止了与钱端的所有合作,目前招商银行与钱端及钱端APP无任何关系。

同时,招商银行还指出,钱端未经该行同意擅自使用招商银行标识和名称,误导投资者。对此侵权行为,招商银行已向政府主管部门进行举报,并向法院提起诉讼,目前法院已做立案处理。且该诉讼与钱端App具体投资产品是否如期兑付无关。

次日,钱端5月28日回击称,“招商银行与钱端没有任何关系,与事实不符。因为2017年4月后,招商银行仍持续在钱端APP上发布、销售投资产品,且一直对钱端APP各方面工作进行督导。根据双方合作协议的有关约定,合作协议长期有效,除非一方提前三个月通知另一方并就已开展的业务协商处置方案后,方可解除。至今招商银行并未对逾期资产协商出具处置方案,故其无权解除合同。”

目前,双方启动了诉讼程序,招商银行已向深圳市福田区法院起诉钱端公司的商标侵权行为,已正式立案。

钱端也对与招行合作协议纠纷一案,在5月29日向广州市天河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已立案受理。

而且,有媒体报道,中央巡视组也已介入该事件。

双方来回扯皮,让事件真相变得破朔迷离。问题在于,一地鸡毛下,那么受害的投资者怎么办。

投资款到期没有兑付到账,损害的是钱端用户的利益,他们对此事是什么看法呢?

不少钱端用户表示,是通过招商银行的员工推荐、邀请等注册投资了钱端,聚投诉平台的一位用户表示“因为有招商银行的背书,才投资了这家平台”。

于是,有钱端用户开始到招商银行门口“请愿”,希望引起关注,能够解决投资款到期没有兑付到账问题。

踩雷光大资本

值得关注的是,钱端事件,并不是招商银行踩雷的唯一案例。

近日,光大证券发布公告称,招商银行因经济纠纷将光大证券旗下子公司光大资本告上了法庭,要求光大资本履行相关差额补足义务,诉讼金额约为34.89亿元。

原来,在2016年,光大资本联合暴风集团、招商银行等成立并购基金——浸鑫基金。

其中,招商银行财富管理平台——招商财富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招商财富”),出资28亿元,是浸鑫基金的第一大股东。

浸鑫基金收购了欧洲体育版权代理公司MPS公司65%股权。

据了解,设立浸鑫基金的目的,是为了收购国际顶尖体育媒体服务公司MP & Silva Holdings S.A.(以下简称“MPS”)。

公开资料显示,MPS公司由三名意大利商人于2004年创办成立,核心业务是体育赛事版权(转播权)的收购、管理和分销,坐拥世界杯、英超、意甲、法甲、F1、法网、NFL超级碗、NBA等十多项世界顶级赛事版权。

2016年5月,浸鑫基金完成了对MPS公司65%股权的收购。

未曾想,收购之后不久,MPS公司开始走下坡路。

与相关体育赛事联盟的版权和合约不断丢失——2017年10月,MPS在意甲国际版权的竞标中输给竞争对手IMG,法甲版权则被BeIN体育夺走。

并且MPS公司还无力支付此前的版权费,被各大版权方提前终止合同,或者直接将其告上法庭。

2018年10月17日,经FFT申请,英国高等法院下令将MPS进行破产清算,该公司资产和收入将用于偿还债权人。

这意味着,浸鑫基金的注资,成了竹篮打水一场空。

招商银行自然不爽,将光大资本告上了法庭,并索赔35亿元。

据了解,双方的案件处于立案受理阶段,对光大资本的影响暂无法准确估计。

业内人士表示,如果光大资本不履行,招商银行将面临着32亿元理财资金巨额损失问题。

“虽然招行对光大的35亿索赔结果还是未知数,但招行对大额投资的尽职调查,宏观审慎评估,风险管理方面存在一定问题。”北京炜衡律师事务所汪高峰分析道。

图片来自网络

运气不佳?

频频踩雷,将招商银行的财富管理业务置于荧光灯下。

资料显示,招商财富是招商银行旗下专业财富管理平台,于2013年2月21日正式成立,主要经营特定客户资产管理业务, 即100万以上的大额理财业务。

招商财富以投资管理和私募投行为驱动,专注固定收益、一级市场、MOM和资产证券化四大主动业务和方案解决型业务为主的五大业务协同发展格局,投资领域覆盖一二级市场。

招商财富曾在2013年度荣获最佳风险控制基金资产管理公司。

然而,近年来其画风突变亦或运气不佳,开始频频踩雷。

比如,2018年初,招商银行销售的一款10亿规模的理财产品被曝出违约。

这款产品是招商财富-招商银行-弘毅夹层专项资产管理计划,资产管理人正是招商财富。

据了解,该理财产品募资标的是弘毅一期(深圳)夹层投资中心(有限合伙),属于联想控股旗下弘毅投资之下的一款夹层基金。

基金期限采用3+1结构,即该基金存续期为成立日(即2013年5月17日)至首次交割日的第三个周年日(即2016年9月2日),根据《资管合同》,普通合伙人有权将基金期限顺延一年。也就是说,基金管理方有权将基金期限延期至2017年9月2日,而延期一年之后,该基金的投资者还没有拿到实现兑付。

据一位PE人士表示,“3+1结构的意思是三年的投资期和一年的退出期,如果一年的退出期有些项目退出不了的话要进行清算,找其它基金接盘或者股权进行转让,至于清算期的长短要视基金项目复杂程度而定,不太复杂的基金半年以内可以清算完,如遇到复杂的情况,基金管理人可以和LP投资人协商一致后再延长清算期。一般一年内都可清算完成了,时间太长也会损害投资人的利益。”

2018年9月26日,中弘股份公告称,持股9.54%的股东“招商财富-招商银行-增富1号专项资产管理计划”拟减持不超6%股份。

该资管计划管理人也是招商财富,招商财富自2016年投入近19.5亿元参与中弘股份定增,获配售6.91亿股.

按照当日收盘价0.97元计算,招商财富持股的该部分价值约7.76亿元,招商财富亏损幅度约为51%,也就是说,一半理财的钱亏掉了。

除了踩雷赫赫有名的机构,招商财富投资的一些名不见经传的公司,也出现踩雷事件。

比如,招商财富投资的襄阳雅可商务区开发有限公司、南京西部路桥集团有限公司、奇飞翔艺(北京)软件有限公司等多次被他人或公司起诉。

其中,招商财富2.42亿投资的襄阳雅可资金情况堪忧,因未按期偿还民间借贷、小额贷款借贷、企业借贷等被湖北省当地法院强制执行七次。

后资管时代

踩雷频频,暴露出了招商银行在风控等方面的问题。不过,这些没有阻挡其布局财富管理的信心脚步。

随着《资管新规》的发布,工农中建交五家国有大行理财子公司纷纷获批成立,作为新晋的国有大行,邮储银行也获准筹建理财子公司。这标志着后资管时代正式来临。

4月19日晚上,招商银行发布公告称,已于4月18日收到了《中国银保监会关于筹建招银理财有限责任公司的批复》。招商银行成为第一批理财子公司申请获批的股份制商业银行。

招银理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招银理财”)的前身是招商银行资产管理部。招银理财筹建进入加速阶段,意味着招商银行在财富管理上将迎来新气象。

招商银行表示,在获准筹建后,招银理财将在规定的六个月筹备期届满前提交开业申请,在获得银保监会开业核准后,领取金融许可证、办理工商登记并领取营业执照。

届时,招行资管将正式进入招银理财新阶段,有利于招行不断巩固和扩大资管业务的优势。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招行理财产品余额(不含结构性存款)约2万亿,表外理财产品募集资金余额在商业银行中排名第二。

招行行长助理兼资产管理部总经理刘辉表示:“目前银行资管业务关注点主要在业务转型。困难有三点:一是老产品配置的部分长期限资产面临整改困难,难以发行新产品承接;二是新产品难以做到一经推出就在方方面面符合监管要求,其合规转换具有长期性;三是大家对单一公募理财产品投资非标的具体比例限制的理解不同,各家银行在实践中存在新发行的单只公募产品投资非标资产比例上限不同的情形。”

刘辉还表示,“今年对市场的看法分歧很大,尤其是一季度数据出来后。我们今年较看重权益类配置,同时我们认为债市的表现也不会差。总体来说我们是根据不同风险层级的产品,追加不同程度的权益类资产。”

业内人士表示,当前各行面临的问题大致相同:一部分存量资产自然到期,一部分期限、收益和结构合理的可以通过发行新产品承接,但股权类、名股实债等资产新产品无法承接,且有部分资产已出现风险。

在化解存量风险上,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曾刚表示,存量风险的化解,“一刀切”是不现实的,需要以非常审慎的态度去化解存量风险,不能简单认为过渡期内就能解决所有问题。银行理财业务也好,银行非标投资也罢,都或多或少涉及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风险治理问题。长远来看,地方政府负债管理机制亟待规范。短期而言,重点是限制增量,化解存量。

存量风险化解难以一蹴而就,理财子公司开业在即,如何平稳过渡和衔接成为当务之急。

在曾刚看来,理财子公司的战略地位远高于银行其他类型的子公司,在理财子公司开业后,银行有必要在母行继续保留资产管理部,从全行角度规划资管业务的发展方向。在厘清资产管理业务的核心之后,银行理财子公司的发展策略,就是依托银行自身的比较优势,来打造“资负管理”的核心能力。

图片来自网络

价值思考题

基于上述战略意义,招商银行资管业务未来如何发展,也考验着招商银行行长田惠宇。毕竟在在理财子公司成立初期,“总行资管部+理财子公司”并存的“双轨制”模式将成为趋势。

对于招商银行未来发展,田惠宇近日表示,随着中国银行业进入以新商业模式取胜的3.0阶段,银行的商业逻辑已由“小而美”转为“大而美”,招行将全力推动从客户转向用户等四大“转向”,全面开启数字化转型。

“金融科技将彻底改变商业银行的服务模式、营销模式、风控模式、运营模式,最终改变银行的增长曲线。“田惠宇表示,“招商银行将围绕客户体验、面向金融科技,全力推动从客户转向用户,重新定义银行服务对象和经营思维;从银行卡转向App,重新定义银行服务边界;从交易思维转向客户旅程,重新定义银行服务逻辑和客户体验;从集中转向开放,重新定义银行科技基础和企业文化四大‘转向’。”

招商银行部署“打造金融科技银行”战略,自然资管业务也在其列,这将是未来招商银行的一大看点。

需要注意的是,在银行理财子公司发展之初,将经历一段时间的转型阵痛期,一方面需要打造市场竞争力,留住那些在打破刚兑后,流向向专业理财机构的客户;另一方面,专业理财机构也将对其进行“围剿”,带来生存和发展的挑战。

田惠宇的四大转向,能否缩短招商银行资管业务阵痛期,还有待时间观察。不过,结合行业环境及往期漏洞表现,留给招商银行的时间空间已很急迫。

随着我国金融业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更多实力雄厚的外资金融机构开始深耕国内市场。资料显示,包括瑞银、富敦、英仕曼在内全球资管规模排名前十的巨头中,已经有9家进入中国市场。这些巨头凭借人才、技术、经营策略等方面的优势,或将对国内企业产生巨大冲击。如何应付洋巨头的近距离肉搏,值得行业思考。

同时,今年是经济转型的关键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深化资本市场改革作出了部署,主张要通过深化改革,打造一个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资本市场。

以此标准衡量,分行频频违规受罚、深陷钱端扯皮、资管项目频频踩雷的招商银行摩擦着投资者、监管层的忍耐线,表现差强人意。

作为股份制银行的龙头企业,32年的老兵,面对行业深刻变革,如何精进业务,发挥更多正向的行业价值、投资价值,这个重要命题显得尤为急迫,这考验着当家人田惠宇的经管智慧,铑财也将持续关注。

本文为铑财原创

如需转载请留言

相关领域
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