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科学院与我市签订蔬菜研发合作共建协议

中国农业科学院与我市签订蔬菜研发合作共建协议

2月24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与潍坊市人民政府召开院地合作共建座谈会,双方围绕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强化院地合作,科技助力创新提升“潍坊模式”“寿光模式”“诸城模式”开展深入沟通交流并达成合作共识。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与我市签订关于合作共建“中国农业科学院寿光蔬菜研发中心”的协议。农业农村部党组成员、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唐华俊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万建民主持会议,潍坊及我市领导惠新安、林红玉、刘建国、马清民、赵绪春、马焕军、刘伟参加。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是蔬菜花卉学科唯一的国家级公益性专业研究机构,主要围绕我国蔬菜、花卉产业和学科发展的重大需求开展应用基础与应用研究,创新重要的应用基础理论和技术,开展科技成果转化。我市是“中国蔬菜之乡”,30年来,一直走在全国蔬菜产业发展的前沿,具备显著的蔬菜产业生产优势和市场优势。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与我市签订关于合作共建“中国农业科学院寿光蔬菜研发中心”的协议,是一次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深入战略合作,该研发中心将充分利用中国农业科学院的科研优势和我市蔬菜的产业及市场优势,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国家重大需求和蔬菜产业主战场,通过3-5年的建设运行,打造成设施配套完善、功能齐全高效、仪器设备先进、研发力量强大的蔬菜全产业链创新研发平台,创建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蔬菜研发中心

唐华俊指出,中国农科院和潍坊市有着长期良好的合作关系,在科研项目、成果示范推广等方面开展了广泛深入的合作,取得了良好成效。他强调,潍坊市在山东农业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在新的历史阶段,面对农业高质量、绿色发展的要求,要实现农业生产转型升级,必须要科技的强力支撑。下一步,中国农科院将按照习近平总书记“三个面向”“两个一流”和“一个整体跃升”的指示精神,面向潍坊现代农业建设主战场,开展院地全面战略合作,充分发挥自身科技优势,结合产业发展实际,围绕蔬菜、花卉等领域开展全产业链技术研究、成果转化、人才培养,探索创新发展路径,总结经验模式做法,推动 “潍坊模式”“寿光模式”“诸城模式”转型升级,让科学技术更好地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

潍坊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惠新安对中国农科院长期以来对潍坊给予的帮助和支持表示感谢。他指出,希望在前期合作的基础上,双方能在更宽、更广的领域开展深度合作,在品种引进、示范基地建设、科技项目联合申报与攻关、科研创新平台建设和人才培养交流等方面建立常态化合作机制,充分发挥中国农科院的科技优势、人才优势、综合优势和潍坊的产业基础优势,实现产学研合作和地方经济发展“多赢”,助力潍坊从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转变。下一步,潍坊将全力做好合作服务保障,不断推动院地合作取得务实新成果,在新时代赋予“潍坊模式”“寿光模式”“诸城模式”新的内涵。

市领导林红玉简要介绍了寿光的农业发展情况,他表示寿光作为中国蔬菜之乡,近年来蔬菜产业实现了快速发展,其中有许多科研项目、示范基地和成果的转化都得到了中国农业科学院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希望下一步双方在原来合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加深蔬菜专业领域的研究,加强农业人才的培养交流,建设更高端、更前沿、更具竞争力的平台,合作实现蔬菜产业的转型升级,推进农业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会上,中国农科院办公室、转化局、科技局、植保所、资源所、牧医所、环发所、质标所、都市所等部门和单位的相关负责人,分别就各自领域与潍坊市农业发展合作进行了探讨和交流。

来源:寿光日报

相关领域
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