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平——你为什么从万达离职?

陈平——你为什么从万达离职?

万达陈平、尹海离职

日前,一篇名为《王健林的滑铁卢》的文章,引起网络上的轰动,王健林和他的万达一时被舆论推到了风口浪尖,而万达2位高管的离职,无意间也成为被关注的焦点。

2017年12月14日,继澎湃网消息报道万达集团陈平、尹海2位高管离职后,万达集团发布声明称:万达集团尹海、陈平两位副总裁并非自己主动辞职,而是接近退休年龄,企业动员其提前内退,万达集团不仅为他们缴纳社保至法定退休年龄,还保留其万达股票和每年分红。

陈平究竟为什么离开万达

近日、陈平在出席高景亚太2017年度地产峰会论坛时被业内人问到此事,陈平表示:自己已经从万达内部退休,而退休的原因,陈平言简意赅的回应:“自己没有了那么大的野心了,想要享受生活了”;在谈到退休后的生活时,陈平坦言:“退休就过退休生活,有地方需要,就去讲讲课!”。

陈平表示:这个世界上20%的人拥有80%的财富,一个卓越的企业,也一定是20%优秀的人留下来。但是有些人,天生是懒惰的,所有注定会被裁掉。

他举例记忆公司,被称为“中子弹杰克”——杰克韦尔奇,上任之后严格考核员工绩效,解雇了17万员工,离职率可谓高,但是要想成为优秀的企业,离职率就不能低。

企业在面对人力资源因为时间节点,猎头公司因为猎头费,导致人才输入质量不高这些问题时,必须用很高的指标去考核。通过这些指标,让不优秀的、优秀不努力的人淘汰,这是卓越的企业用人之道;他还用“最近皇马战绩不佳,齐达内面临下课风波”,阐释其中的道理。

在被问及否是万达的考核指标过于苛刻的问题时,他坚决的回应:优秀的人,不会在意指标的严苛!

什么是卓越的企业?

至此,我建议那些关注知乎问题的朋友,如果有时间,不妨认真的读一读陈平讲述的万达之道:

任何想要追求卓越的企业,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追求更高更快的目标,并且这个目标是不会变的,要变的,只能是那些执行目标的人。要么达成目标要么走人。

追求卓越,意味着你的团队干部,必须要与你建立共同的使命感,必须要保持持续的活力,必须准备经历大风大浪,准备承受狂风暴雨的考验。这不仅要求你在战略的方向上要正确,在心态上永远战战兢兢,永远如履薄冰,永远心存敬畏,永远虔诚感恩。同时你还要在执行层面,统一你的团队,建立共同价值观。在每个人内心深处,认同并习惯把超常规变成常规。

在追求卓越的路上,新技术爆炸式出现,又快速改变着行业的游戏规则,你的产品、商业模式,必须快速的升级换代。你的干部们或许不适合或许跟不上,裁员成了最痛苦、最无奈 、但是最有效的方法。追求卓越意味着接受残酷的法则,物竞天择,上天不仁。

或许,在你理解了什么是一个卓越的企业后,再去谈离职率,孰轻孰重,自有分寸!

陈平其人

目前,在大连万达商业地产官网上的管理团队一栏,陈平的名字依旧还在。

资料显示,陈平现年54岁,1985年7月毕业于华南工学院(现更名为华南理工大学),获得工学学士学位。2001年6月加入万达集团,曾担任万达集团副总裁及南京项目公司总经理,担任万达商业地产副总裁兼任万达学院院长,陈平共在万达工作了16年。

王健林在万达集团2003年的年会上第一次提到陈平的名字,表扬陈平是新招进来的人中的优秀人才。“能够被王健林点名表扬的一般至少是项目公司副总或者集团一级部门副总以上。”该知情人士透露,陈平在万达以有思想著称。

2012年2月6日,作为万达学院的院长陈平主持了万达学院的开学典礼,并介绍万达学院办学理念。彼时,王健林在万达学院讲授“开学第一课”,总裁丁本锡总裁出席典礼。李耀汉、尹海、张霖、宁奇峰、孙继泉、曲德君、齐界、肖广瑞、莫跃明、杨越、王信琦、成尔骏副总裁等440余名万达各级员工参加了万达学院的开学典礼。

资料显示,2011年11月11日,万达集团在河北省廊坊市投资7亿元建设的万达学院一起宣布竣工。万达学院一期总建筑面积约8万平方米,配备教学服务设施,包括教学楼、行政楼、体育馆、展览馆、公寓、餐厅、信息中心等,供万达集团高中层管理人员系统培训所用。万达学院总建筑面积12.8万平方米,全部建成后可同时容纳3000名学员。万达官网在介绍中称,万达学院是中国最好的企业学院之一。

企业家格局、学者风范、艺术家情操

峰会半天的时间,陈平深度剖析了万达的成功之道,分享了自己作为万达高管的亲身经历与感触。他用案例、诗歌、视频、互动的形式,为现场来自全国各地130余位地产企业家们答疑解惑,指点迷津。

加上采访,我与陈平只接触了半天时间,但是却印象深刻。企业家格局、学者风范、艺术家情操,是我最切身的感受。

16年光阴,陈平将自己的职业生涯最黄金的时段贡献给了万达,成就如此,不失为一代人的楷模。

相关领域
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