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击IEIC】双语教育只是高大上的传说?协和总校长卢慧文告诉你答案

【直击IEIC】双语教育只是高大上的传说?协和总校长卢慧文告诉你答案

昨天由远播国际教育主办的“IEIC国际教育创新大会春季峰会·上海站”在上海浦东嘉里大酒店隆重举办,在这里艾老师带大家认识一下其中一位大咖——上海协和教育集团总校长卢慧文女士。

导读

去年有一篇名为不要迷恋“高大上”的魔都双语学校,那可能只是个传说》的文章在朋友圈很是火热,对于双语教育有着一个激烈的批判。

艾老师对于文章内容不做评价,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双语学校的双语教育正以另一种方式被人们重新审视,并不断在各种教育论坛上作为主要话题被人们不断讨论、争辩。

艾老师有一位朋友,他的孩子就在上海一所知名双语学校就读,但是似乎对于学校颇有微词,“你说我送孩子去学双语就是为了让英语好,为什么学校还开这么多中文课程?其实只要把我孩子英语搞定就可以了,中文肯定没问题的!”

持这种理念的家长实在不算少数!庆幸的是,越来越多学校在平衡中文教育和英语教学这件事上做出了极大的努力,中文自带的重要文化基因,也正慢慢夺回其话语权我们今天所谓的双语教育,不再是简简单单的英语和中文并行教。那到底指什么?网上定义一大把,每个人都有着自己不同的解读。

在IEIC国际教育创新大会春季峰会·上海站的现场,上海协和教育集团总校长卢慧文女士就分享了她对于双语教育的定义和理解,艾老师为大家整理了卢校长的主题演讲汇聚中外教育资源,助力学生全面成长,相信您看完一定也会有收获。

▲卢慧文

卢慧文,本科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对外汉语系,上海海事大学工商管理硕士,英国桑德兰大学国际教育研究生证书。

1996年首次加入协和教育集团,2003年起参与筹建协和虹桥校区,2008年、2012年分别主持筹建了协和浦东校区和万源校区,现任协和教育集团总校长,上海市政协常委。

汇聚中外教育资源

助力学生全面成长

其实现在的学校和家长已经意识到要用融合中西的方式教育孩子的必要性和中外教育各自的独特优势。不像几十年前刚刚办双语学校的时候,要么就是觉得外来的东西就是最好的,要么就是看不上外来的东西。

但是基于认识的局限或者资源的局限,很多家长不清楚到底怎么样去融合中西,使得它能够更好地为我们的孩子助力?之前有位分享者提到了,要怎样用好中国的和国际的教育资源,使它真正地为孩子成长起到最大的作用,这个是我们需要探讨的。

◆国际教育在本土发展的三个阶段◆

事实上,一个地区不同的经济社会发展的情况、一所学校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或者我们每一个家庭对于孩子教育未来的规划的不同,这些因素融合,会呈现出一些不一样的中西融合的样态。结合协和这么多年的探索,我大致跟大家分享一下国际教育在本土发展的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叫做“引入”:

在那个阶段,我们常常看到的一些宣传语是原汁原味的国际教育,纯美式教育等等,这个阶段我觉得是有好处的,这个好处就是使得我们拥有了一个新的资源、新的通道,打开了我们的视野,使孩子们没有必要在非常窄的独木桥上成长。

第二个阶段超越了“引入”,变成了一个“组合”:

渐渐地,我们意识到用纯粹的外来方式培养中国的孩子可能不太适合,所以我们各展所长,在某些领域中用中国擅长的方式,在某些领域中用国际擅长的方式。

每个学校的想法不一样,有的觉得数理化是中国教育的长处,所以数理化用中国的,其他的用国际的;有人觉得人文是传承中国的文化根基,所以我要用中国式的,数理化不牵扯到价值观,所以用国际的;有些觉得凡是考试科目用中国的,非考试科目用国际的。

这个阶段最大的优势在于文化的碰撞、互相的学习和团队的锻炼,比如协和最优质的中外教师团队就是在组合期碰撞、磨合、学习出来的。

第三个阶段就进入了“融合”的阶段:

这个阶段,我们自己的育人目标、课程架构可能没有进行太大的改变和颠覆,但是从课程的资源方面、我们的策略方面来看古今中外什么更有用,就把什么拿来给孩子使用。

我们自己在实践当中也会开玩笑的说,第一个引入阶段就好像本来一个水果篮里只有苹果,然后有橘子了,大家肯定都想吃橘子了,但是口味也有限,吃到的就是这些。

第二个阶段就是水果色拉,咬一口到嘴巴,有时候吃到苹果味,有时候吃到橘子味,但是苹果还是苹果、橘子还是橘子。

第三个阶段就是混合果汁,把它打散了,把最具营养的部分吸收进去,而不用去辨别,刚才这一口果汁喝下去到底是橘子还是苹果。

当然这是用简单的例子跟大家说明一下,大家所看到的各个国际学校组合的课程,可能因为它处于不同的地区,面对不同的家长,或者自己学校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所以用不同的方式向您呈现出果篮、色拉和果汁,到底怎么选,还是看你自己的选择。

◆国际双语课程在本土发展的现状◆

大概来说,目前国际双语的学校在我们本土呈现出两种样态,并各占一半。

第一种,就是原来的国际学校通过课程的调试或者说改良,来符合了目前国家要求的义务教育阶段的基本要求,这是一类。另外一类,是原来体制内的学校,它经过加强双语教育,灵活课程结构,呈现出更多的国际教育的特色。这两类学校对家长来说,也是各有所长。

但是无论做什么样的探索,我们的目标是矢志不渝的,一定要以学生健康的全面成长为重,提供适合的教育,来做他最好的自己。

我们要避免提供或者说培养那些面目模糊,考分虽然上乘,但是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的孩子,我们希望他在十八岁的时候,已经知道自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受过高等教育之后,可以为这个社会做什么贡献。

我自己挺喜欢这样一张图:

协和万源校区最近分享了一系列的孩子的图片,这些孩子各有各的特长。它之所以不谈招生、不谈毕业生,而是用这么多的篇幅描述一个个很不一样的优秀孩子,目的是传递一个信息:每一个孩子都有他自己不一样的优秀,我们希望尽可能地传达这个信息。

现在也有很多的家长担心,听说现在国家在加强、收紧义务教育的课程设置,这样的话孩子会不会失去了自己的特色?那我用一些案例来做这方面的分享。

◆协和的课程框架◆

协和2012年之前办的五六所学校,有多种不同的融合课程类型,2012年之后办的五六所学校,越来越多走到融合的阶段中去,以我们自己的价值观和判断来利用国内外的资源呈现出我们的融合课程,以2019年9月份即将要在青浦地区成立的协和最新校区的课程为例,做一个说明。

2019年的新校当然要遵循所有的国家关于民办教育的新政,要遵循所有的政策法规,但是它也有机会站在协和其他兄弟姐妹学校探索的基础上,不断地优化自己的发展。

这个是协和各个校区所通用的课程、架构,目的就是为了完成我们自己的价值观和培养目标,我们的课程是从一年级到九年级,在义务教育阶段呈现三个特点:一个是阶梯型,一个是模块化,还有一个是可选择。

举一个青浦协和的课程特点。它的课程当中有专门的生态课程,协和青浦校区,与青西郊野公园里的“蛙稻米”签订战略协议,不仅有水源地有机稻米专供保证食品安全,更以郊野公园作为田间课堂基地,孩子们都会定期去田间上节气课程、艺术课程、生态课程,同时孩子们还要在这里拾稻穗、扬谷、放蛙,体验劳动的乐趣和辛苦。

除了田间课程,孩子们从一年级开始,就要学习编程课程,不是让将来的孩子都做程序员,而是让他必须了解人工智能的基础原理,去了解从逻辑到指令的呈现状态,这个是为他适应未来的社会打好基础的重要工作。一年级的编程课程到初中发展成“未来城市”项目化学习,了解真实社会的运行规则,把自己的课堂学习运用、融入到未来生活中去。

另外,还有儿童哲学课程,协和使用儿童哲学课程已经有十多年的时间,每一个儿童具有他特有的思维和认知方式,儿童都有与生俱来的探究思考的方式,但是这些方式需要锻炼出来。一个小孩子能不能学会倾听、思考、提问、举例子、讲道理,试图和别人形成共识,既而付诸实践,是需要指导的。一个幼儿园的孩子通过课程,可以认识到轮流讲话不插话等等,对于我们的小学生和老师,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更好地促进对话教学,引导学生主导的探究,更好地了解伙伴等等。

还有一个课程,可能是大家觉得有一些意外的,就是住宿课程,新学校当中要求八年级以上的孩子都要寄宿。其实寄宿的课程是中西方文化非常冲突的领域。

这个课程的目的是为了学生更好地成长,还是为了家长的便利?氛围上讲,学校的宿舍楼是家以外的家,还是说它是以锻炼集体生活、军事化管理的纪律为主?对管理人员来说,这是一个管理岗位,还是一个非教育编制的宿管阿姨?甚至家长能不能经常来探望,高中生的孩子能不能外出等等?一系列的问题都是反映了文化的差异,所以我们会把寄宿课程纳入到我们的课堂当中去。

这些课程本身就是所谓的引进课程,但是不代表和中国的教育架构格格不入,中国的学校完全有能力、也有资源进行这样的教育。

最后我总结一下,我们身边的孩子们,无论是小学生还是初中生,他不光面临着中国儿童所要面临的世界,更多的还要面临全球化的未来。只教授教科书里内容的时代早已一去不复返,我们要秉持和坚守自己的育人目标和价值观,但是我们的格局和视野更要放到全世界,打破各种各样的藩篱,让中外优秀的教育实践经验和教育资源都为我们的孩子所运用,助力他们的全面成长和个性化成长,这是需要学校和社会一起来努力的!

IEIC简介

IEIC国际教育创新大会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Innovation Conference

本届“IEIC国际教育创新大会·春季峰会由远播国际教育主办,本次春季峰会分为3月10日的上海站和3月17日的北京站和深圳站。

此次上海站峰会汇集了近40多位国内外教育界顶尖专家学者,和近百家知名国际学校,为关注教育的您带去创新教育的未来发展方向,以及家长关心的升学择校问题。

主办方远播国际教育作为国内一站式升学规划服务平台的领军企业,凭借其对国际教育的深刻理解,专注国际教育12年,累计服务家庭超过60万,深受家长信赖。

远播国际教育于2013年7月成功的在上海举办了“第一届择校教育展”,自此远播国际教育开创了行业线下教育展的先河。至今已举办了101届远播国际教育择校展。在刚过去的2018年11月,远播教育集团携手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在上海展览中心共同主办了IEIC国际教育创新大会,超过260家教育机构参展,与会观众多达3万人次,又一次在国际教育行业内树立了全新的标杆。

▲官方现场图(来自IEIC)

- IEIC春季峰会·亮点 -

亮点1:40余位重磅嘉宾

亮点2:百家知名国际学校

IEIC国际教育创新大会春季峰会 · 上海站

部分参展单位

(向上滑动启阅)

香港崇正中學·英國牛津國際公學

莉创教育

远播留学

上海进华圣玛丽中美高中

晨山学校

唯飒出国

上海新虹桥中学国际部-中加国际班/中美国际班

麦粒学院

上海福山正达学院

CATS China凯师中国

美达菲教育集团·上海铭远双语高级中学

上海澳大利亚国际学校

上海市西南位育中学

上海师范大学附属第二外国语学校

上海市民办尚德实验学校

智课教育

上海美高学校

万科旗下·上海德英乐学院

林国荣国际高中

上海艾伯纳国际学校

进华中学国际课程中心

上外立泰学院ALEVEL国际课程中心

加拿大林顿学院

卓思国际教育

上海寰际教育

融育•北美(美国圣玛丽高中)

上海燎原双语学校

上海新纪元双语学校

美国Southlands学校(上海学习中心)

上海师范大学附属嘉善实验学校

戴德梁行海外地产

华夏基金|华夏财富

意利特留学

上海宏润博源学校

上海交通大学A-LEVEL国际课程中心

美国诺科学校上海分校(原新和中学国际部)

美国Lee Academy高级中学(上影校区)

美国费尔蒙特高中(上海) AP中心

上海阿德科特学校

THINKTOWN新课堂

风筝音乐中心(KITE MUSIC ACADEMY)

耀华国际教育学校

卡迪夫公学(上海)中心

协和教育上海教科实验中学

上海光华学院(光华美高)

英国私立寄宿制学校联盟上海课程中心

英国切斯文法学校(上海)

融尚私塾

领科教育上海校区

华二紫竹莱蒙尼亚学院

田家炳中学美国课程中心

澳大利亚艾文豪精英学校

中加枫华国际学校

朝阳义塾日本高中

精锐·国际教育

境华出国

UIA藤校课程中心——上海复旦附中青浦校区

六艺塾中日国际班

滋庆日本

天道教育

邦海外(移民)

英国David Luke校服

上海英澳新国际高中

上海诺美学校

诺美国际课程中心

常州外国语附属双语学校

美国林登高中

昆山加拿大国际学校

Enrich Studio 智库留学

启营夏山营地教育

加凯出国

上海虹桥国际外籍人员子女学校

上海民办位育中学

上海交大附中IB课程中心

上海七宝德怀特高级中学

上海外国语大学西外外国语学校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附属双语学校

华东康桥国际学校

澜大教育

威雅公学

上海新西兰国际学校

卡西欧

上海东方外国语学校

江苏省前黄高级中学国际分校

智库留学

亮点3:学生展区

错过了这次IEIC怎么办?别着急,4月13日,远播国际教育还将在龙之梦万丽酒店举办第106届择校展,快来报名吧!

时间:2019年4月13日 周六 9:00-14:00

地址:上海龙之梦万丽酒店10楼ABC宴会厅

阅读原文

相关领域
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