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冠心病,重在己任——访长征医院心内科梁春教授

防治冠心病,重在己任——访长征医院心内科梁春教授

点击上方“家庭用药杂志”关注我们

本刊记者:黄慧 前言: 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冠心病还没有“普及”,那时的冠心病患者很少,即使有患病者也大多是生活条件好的人群,一生气就胸闷手捂胸口的老干部是我们在电视或电影里常见到的经典片段。而如今,冠心病的发病人群越来越庞大,发病年龄也在年轻化。据统计,我国的冠心病发病率高于国外,达到40%。而在死亡因素中,每5例死亡中就有1人是冠心病因素。如此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给当代人群的健康亮出了“黄牌”。

本期专家

梁春 现任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心内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 市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研究所副所长。主要从事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的基础和临床工作,在心脏急危重症的救治以及心血管介入诊疗方面形成了医疗特色。

现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常委兼秘书长,中国医师协会重症医学医师分会 心脏重症专家委员会常委,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介入学组委员,上海市医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兼秘书,全军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职。先后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重大专项和面上(3 项) 、上海市浦江人才和非政府国际合作等多项课题的研究。

发病率 国内高于国外,农村高于城市就冠心病来说,国内的发病率已高于国外,但最早的情况并非如此。梁春教授说:“ 在上世纪六十年代,美国也经历过如我国目前这样冠心病高发病率的状态,但是他们采取了一系列防治措施,如降压、限盐、减少高胆固醇等食物的摄入,同时增加运动量,冠心病发病率的升高局面得到了改善,出现了降低的拐点。而现在,我国不仅冠心病发病率高于国外,且出现了农村发病率高于城市的特点。

冠心病的发生通常有三个因素,一个是遗传因素,一个是环境因素,再一个就是生活方式因素。梁春教授补充道:“ 从时间上来说,我们的基因背景没有变,变化的是我们的环境,而最主要的变化就是生活方式。可以这么说,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同步于经济发展的速度,甚至速度更快。

发病信号 胸闷胸痛要警惕

冠心病有很多分型,根据不同的分型有多种类型。就发作方式来分类,冠心病可分为稳定型和不稳定型(即急性冠脉综合征,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两大类。不论哪种类型的冠心病,最主要的症状就是心绞痛,也就是常说的胸痛胸闷。

胸痛胸闷有可能是不稳定型冠心病,尤其是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前兆,然而被重视率却很低。很多患者心绞痛发生时,比如出现了胸闷气短,都没有在意,休息几分钟缓解了就作罢,甚至下次再出现此情况也只采取休息几分钟的方式来解决。抱持不会有事的侥幸心理,这是非常危险的行为。

梁春教授提醒道:“ 如果出现了胸闷气短,特别是活动以后有胸痛等症状,一定要提高警惕,及时到医院接受相关检查,即便检查了显示没什么大碍,也切不可任由胸痛胸闷不适发展,待疾病急性发作时就为时晚矣。遗憾的是,现实中这种活生生的例子每天都在上演。

当然,胸痛不一定就是患了冠心病,引起胸痛的疾病有很多,那么临床中就要注意这些疾病的鉴别诊断了,急性心肌梗死、主动脉夹层和急性肺栓塞引起的胸痛往往是致命的,为此国内外很多大医院都成立了“胸痛中心”专门应对。

心电图检查 即便正常也不能完全排除冠心病可能

这里提醒一下,心电图对冠心病早期的诊断不是百分之百。”梁春教授如是说。心电图一直作为临床心肌缺血的最便捷、最经典的基本检查手段,但是心电图对于冠心病的诊断却不是万能的,更不是唯一方式。

临床中,心电图正常并不意味着不存在心脏方面的疾病:

♥即便心电图正常的患者,也有百分之二三十的患者可能患有心脏病;

♥某些心脏病发作间隙的正常时段,心电图也可能显示正常;

♥急性心肌梗死时心电图也有可能显示正常,如有些后壁心肌梗死在心电图上就看不出异常等。

因此,在出现相关怀疑为心脏病的症状时,做检查不能仅仅依靠心电图一项检查,医生会结合血液检查、影像学检查等多种方式对患者进行诊断。也有可能会要求患者隔半小时再做一次心电图检查,这些都是为了综合所有情况以得出准确诊断。

治疗方式 不同类型,不同个体,不同方案

冠心病的类型很多,治疗方式也有很多。

稳定型心绞痛 对于稳定型心绞痛,心绞痛症状都是持续3个月以上的,而时间越长,就相对越稳定,除非在短时间内症状突然加重,可能是病变活动了。对于此类心绞痛,大多采取支架技术、搭桥,或者药物的保守治疗都是可以积极应对的。具体如何治疗还需医生根据患者个人情况进行评估。

不稳定型心绞痛 而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发生,情况危急,大多是急诊送入。此时的治疗就是争取在最短的时间进行堵塞血管的开通。针对于此,长征医院为了响应国家卫生计生委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急救的号召,参与了中国急性心肌梗死救治项目(STEMI),建立了绿色通道,一天24小时一周7天全天候备战。

在这个项目里面,我们要整合我们现在的资源,全力救治心梗患者。当120救治队伍接到电话时,判断为心肌梗死或疑为心肌梗死患者,就会立马拨通我们院内电话,‘一键启动’就诊通道。接到电话后,相关医务人员会第一时间赶到医院准备介入治疗室,做好迎接患者准备,简化患者就诊流程,最快时间地为患者进行急救。”而当说到此时,梁春教授略有遗憾说:“ 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救治来说,时间就是生命,所有流程我们都简化了,就等患者家属的签字认可,所以希望家属能够配合我们的救治任务,为救治赢取更多时间,急诊溶栓或者介入手术是目前世界上公认最有效的救治措施。

梁春教授的遗憾想必是很多临床医师遇到最多的问题, 在疾病突发救治阶段,家属的全面配合对于医生的全力救治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赢取治疗时间,是需要医生和家属共同完成的

防治 娃娃做起,永远不晚

一级预防 要说如何进行冠心病的防治,当从冠心病的发生原因说起。因为冠心病的发生主要因素起源于生活方式,所以,我们就必须从改变生活方式开始。

梁春教授说:“ 冠心病的发生源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从启动到形成,到破裂,到脱落,这个过程需要二三十年。据报道,5岁儿童的动脉粥样硬化就已开始形成,所以说,我们不能等得了病再开始保健,而是良好生活习惯从‘娃娃抓起’。比如低糖、低胆固醇、低盐饮食,多运动等。”少吃高脂食物,不吸烟,少喝酒,这也即所谓的一级预防。

二级预防 那么,得了冠心病,该怎么预防呢?这就是二级预防。针对疾病的高危因素如高血压、血脂紊乱、糖尿病、缺乏运动、应激性压力等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和解决。而且,相关生活方式的调整需要持之以恒,变成“习惯”,长期坚持下去,切不可坚持一段时间,稍有改善又重蹈覆辙。

冠心病的预防,重在坚持。药物治疗也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规范应用,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中西医结合也大有前途。

本文为“家庭用药杂志”独家原创文章。相关文章,可回复下方序号获取。蓝色标题可直接点击阅读 3102 心脏健康7标准

当心!更年期带来的心脏“打击”

相关领域
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