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善友:研习社如果有用,是打开你的认知通道

李善友:研习社如果有用,是打开你的认知通道

文|李善友(混沌大学创办人)

今天是混沌研习社广州分社成立的日子,我特别喜欢今天的主题《回家》。混沌研习社的前身颠覆式创新研习社就是在广州成立的。所以今天,很多老社员来了这里,回家了。

宗毅是广东分社的社长,他经常问我:混沌的使命、愿景、价值观是什么?每次被问到,我都很羞愧,因为我实在编不出混沌的使命、愿景、价值观。

不过,我想回答一个问题,混沌的教学理念是什么?在我看来,这才是最核心的。

我想用几个关键词,讲讲混沌的教学理念,它几乎都来自于我的老师王东岳。在具体事物上,王老师从未给我任何建议,但是他的思想深刻地影响了我。

第一个关键词是侧枝盲端。

过去认为,生物进化都是从低等生物开始,阶梯式地从一个物种进化为另一个物种。

后来发现并非如此,一个物种一旦形成,永远不会发生变化,直至整个物种灭绝,走向盲端,也就是死路。新物种并不是原有物种的转变,而是原有物种的异端和侧枝自己生长出来的。

比如人类的祖先是鱼,这个物种5亿年以来都没有太大变化。但是鱼里有一个侧枝演变成了爬行动物,其中最主流的是恐龙,生存了1.6亿年,直到整个物种灭绝,也没有发生重大变化。

爬行动物里有一个侧枝进化出了哺乳动物,在人类诞生之前,90%以上的哺乳动物都灭绝了。

哺乳动物里比较高级的一支叫灵长类,灵长类的一个侧枝变成了直立人,生存了300万年后灭绝。现在的智人仅仅诞生于不到20万年之前。

所以你会看到,物种从形成到灭绝,永远不会变化,直至走向盲端,然后一个侧枝会变成新的物种。这就是侧枝盲端。

为什么会这样?回答这个问题,就涉及到第二组关键词:内容和通道。你会发现任何事物,都可以从这两个维度来观察。

内容是看得见的,通道是看不见的,而内容往往是被通道预先决定的。

比如,生物进化里,所有看得见的因素都是由蛋白质组成的,但蛋白质的演化是由看不到的基因决定的。蛋白质就是内容,基因就是通道。

为什么物种会灭绝?有人说,因为物种能力下降,不能适应环境了。

恰恰相反,每一个物种走到后期,能力不降反升,能力越强,基因相似度越高。然而,生物进化的动力是自然选择,自然选择的前提是个体差异,如果个体一致,进化停止,必将走到灭绝。

因此,能力上升,将物种固化在原有的通道里,是物种灭绝的原因所在。

有趣的是,商业上的创新和侧枝盲端惊人一致——主流衰丧、异端兴起。

每个人都喜欢在主流里,但各位切记,任何一个公司,一个行业,一旦开始步入主流,就是你开始衰丧的时候。所有大有前途的新生事物,一定起源于异端。

大家都希望做百年企业,但这在这个时代完全就是一个梦。有本书叫《基业常青》,里面有18家标杆性的企业,到今天为止,活着的只有IBM、惠普、索尼。

没有永远的主流行业。

原因跟我刚才讲的几乎一样。企业也有看得见的内容和看不见的通道,后者决定了前者。

我们通常认为,一个企业的营收等财务指标是最重要的,事实上财务指标背后的价值网,才是决定生死存亡的关键。所谓价值网,就是技术满足需求的组合。

为什么主流会衰丧,为什么没有基业常青?

企业一旦走上主流,它的能力越来越强,管理越来越好,而这一切,恰恰把它锁在了原有的通道里。一旦生存环境变化,整个通道衰亡,个体能力再强也无力回天。

诺基亚卖给微软的最后一次记者招待会,CEO含着泪说,我们并没有做错什么,可是不知道为什么,我们输了。

并不是诺基亚这个个体输了,而是诺基亚所在的那个价值网、那个通道——功能手机突然没有了。

那么,回过头来,混沌研习社的教学理念是什么?

再看我们之前所说的认知模型,一个是内容,即信息量,知识量。一个是通道,决定信息和知识的认知模型或思想通道。

我们绝大多数人的学习都是在原有的认知模型里增加新知识。但如果原有的认知模型和新的信息不能自洽的时候,怎么办?

有两种做法:一、努力拉伸原有认知模型,把新知识盘进来。二,打破原有的认知边界,建立一个更大的认知模型、更宽广的思想通道。

第一种叫无效学习。你试图在原有的思想通道里增加信息量,不仅不会提高你的生存能力,还会把你锁在原有通道,形成自我遮蔽,无法适应变化的环境。

第二种才叫有效学习。打破原来的边界,换一个通道,这才是新生的力量,只有新的思想通道、新的认知模型才能给你带来真正的洞见,打开一个更大的生存时空。

要知道,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从来不缺乏信息量。创始人的认知边界,才是企业唯一重要的边界。

生物学上有一个懒蚂蚁效应。

蚂蚁是高度社会化的生物,以集团军队的方式去采集生存资源。可是他们面临一个问题:一旦整群蚂蚁数十万、数百万到一个地方,把资源采尽,整个蚂蚁群体立即面临生存绝境。

生物学家发现,蚂蚁群体里总有几只懒惰的蚂蚁,不随蚂蚁集团行动,被生物学家称为懒蚂蚁。

它们在干什么?寻求生存资源眼界以外的资源空间,为蚂蚁群体下一步生存作出预备性铺垫,它们代表着蚂蚁群体未来的生存方向。

创始人要做那个懒蚂蚁,当所有的手下拼命去啄食的时候,你要一个人游荡,去寻找新的食物源。这都需要你不断提升认知,发现新的通道。

可是每个人都有去除不掉的思维盲区,只能看到自己想看到的知识,根本不知道知识背后,居然有一个锁定你的思维通道。

所以,研习社是一所什么样的学校?

如果你想来这里听一些知识,获得一些信息,那可能要让你失望了。就像我的偶像熊彼特所说,一个教师如果有用,是开启学生的思想之门。

研习社如果有用,不是提供信息和知识,而是帮各位开门,打开你原有的认知通道。

这几乎是中国第一个给创业者讲哲学、讲科学、讲人文、讲美学的地方,所有这些跨界的内容,就是为了提升你的认知模型,让你看到不同的世界。

*本文根据李善友教授在混沌研习社广州分社成立仪式上的演讲整理而成,欢迎转发分享。转载请直接在下方留言,我们会及时回复。

R

eading

推荐阅读(点击文章标题,直接阅读)

★ 上期必春花:每一次危机当中,都会涌现出一批成功的企业★ 深李善友:熊彼特让我找到自己

★ 笔记《混沌研习课全部课程实录&PPT合集》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亦可入社听课!

相关领域
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