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想之星冷艳:未来十年中国生物医药投资的机会与风险

联想之星冷艳:未来十年中国生物医药投资的机会与风险

近日,联想之星合伙人冷艳作为中美生物医药创新与资本高峰对话(BIIS峰会)嘉宾,接受了医药魔方的采访,谈及联想之星在医疗健康领域的投资逻辑、中美生物医药投资的异同,以及对于未来十年中国生物医药投资的机会与风险的看法,enjoy~

在中国做生物医药的投资人不少,您如何差异化定位自己的投资逻辑?

冷艳:

1、专注于早期:联想之星是一家专注于早期阶段的投资机构,投资初创期的科技创新型企业,我们90%的资金投资于天使轮或者A轮。

2、注重人事匹配:说起投资逻辑,其实每家机构都会说核心是在投人,但什么是匹配某件事最合适的人,却见仁见智。值得一提的是,最合适的创始人,并不一定是某些维度最优秀的人(尤其是技术维度),然而如果创始人的某些能力或特质有硬伤(比如识人,比如胸襟),那可能后续挑战较大。我们投资早期创业项目,不确定性非常高,后续发展的变数也比较大,所以比起业务本身,我们更看重创始人适应变化的能力。

3、尽可能不追“热点”:因为我们专注早期,所以一旦某个方向或品类,已经成为热点,大概率会伴随两件事,第一,价格显著偏离价值,第二,这个方向的竞争后续可能会非常激烈。所以,往往这样的“热点”是不合适我们这样的早期机构去追捧的,因此我们主要寻找两类项目:一类是行业路径相对清晰,但项目本身有独特亮点;第二类是pre-“热点”,就是更创新的技术,或路径还不清晰,我们需要在它还没有成为热点之前提前布局,并承担可能没热起来的风险。

4、加深对创业规律的理解:联想之星为创业者提供“天使投资+深度孵化”的特色服务。早期投资九死一生,总结我们8年来投出的200多个case,我认为早期投资最大的两个挑战是:一是对进入的时机判断错误,二是对人的特质把握不准确。正因为我们有“创业CEO特训班”这样一个产品,通过10年来为近900位初创企业CEO提供创业培训的机会,使我们积累了对行业和对创业规律的认知、加深了对“人”这个创业最大变量的认知,同时也提高了我们投后管理的效率。

与美国生物医药投资者相比,中国投资者投资理念上的异同点是什么?

冷艳:

中美有三大主要差异点:第一是资本市场的成熟度,第二是医保结构和支付能力,第三是政策环境,这三点的差异决定了中美投资者理念的差异。

整体而言,中国投资人会把美国作为对标,坦率地说,中国医药领域的创新,肯定还是要先看美国。

但是,由于上述差异存在,又不能完全参照美国。比如,由于美国一二级市场远远比中国成熟,因此一些特别创新的项目,甚至有些概念阶段的项目也可以成为上市公司或明星项目。

因此,在美国,有些项目可以生出来就是明星,而在国内目前能把劣币驱逐良币的问题解决就很不错了。所以我们还是会更看重,在中国这个实际情况下,可以找到应用场景的创新。

未来10年里,您觉得生物医药投资的潜在机会与风险分别是?

冷艳:

机会:生物医药创业者这个群体数量的增大和成熟度的提高,给整个行业的创新提供了很好的土壤。2014年-2017年期间是国内生物医药投资的一个小高潮,在这个小高潮的促进下,中国生物医药创新完成了一个产业升级小闭环,无论是方向、创业者、技术还是投资人的认知,都经历了一轮升级。对于中国这个市场,人口老龄化、临床大量未被满足的需求、医保和商保改革蓄势待发,也就是说,生物医药这个行业所面对的创业环境,是前所未有的好,而这个好在未来十年会持续,或者变得更好。

风险:从投资的角度,我认为最大的风险是投资人对概念阶段项目的盲目追捧,或者配资比重过大。未来十年,各种新技术与医药的结合会层出不穷,比如某个新技术在其他领域概念火了,那么会有一些创始人也考虑把这个技术用到新药研发,而如果技术本身还在概念阶段,那么选择与医药这个深水区结合做创业,这个挑战和风险都会非常大。

如果请您针对中国创新药企业提两点建议的话,您的建议是?

冷艳:

首先,创业本质上是一个把小概率事件做成的过程,创始人所拥有的技术无论多么领先,都只是创业成功的必要非充分条件之一。

其次,好的立项,应该是着眼于满足尚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而临床需求的满足程度,不能仅基于自己与已有产品的优势成立作为假设条件去考虑。我们往往会建议被投企业,先假设自己和已有产品的效果差不多,去考察这个跑道的拥挤程度,这样的结论才能大概率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联想之星入选金汇奖“2018中国早期基金最佳回报TOP20”

医药魔方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 精准大数据助力中国制药产业升级【星势力】

相关领域
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