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赖春波:录音录像可用率85%,全程加密7天后删除

滴滴赖春波:录音录像可用率85%,全程加密7天后删除

【猎云网北京】7月2日报道

7月2日,滴滴以“安全”为主题的媒体开放日在北京举行。会上,滴滴出行技术副总裁赖春波详细讲解了,滴滴如何将技术融入行程细节,全面提升出行安全。

赖春波详解行程中多项安全技术措施系统派单中考虑安全因素

滴滴正尝试在系统派单中融入安全因素。派单系统将分析评估发单场景可能存在的风险,同时综合分析乘客出行习惯以及司机驾驶习惯、历史订单信息、投诉记录等特征,匹配出行订单。

赖春波坦言,“安全派单可能一定程度会伤害乘客的体验。出现让女乘客深夜有时更难打到车”。另外,这个策略由于风险预测基于数据模型进行,平台能获取乘客的信息很少,特别是对未实名认证或者打车次数少的乘客,仍有需要不断优化。

加密行程录音录像保护,可用率85%

2018年9月8日,滴滴在全国上线司机端行程录音功能,目前已覆盖所有订单。与此同时,录像功能也在不断推进。车载录音覆盖了20%的订单,年底预计覆盖50%以上。

所有音、视频数据全流程加密。行程中若无差评或投诉,录音7天内自动删除。根据存储情况,视频一般会在3-7天后删除。若涉及安全类投诉,则会被永久保存。

这些数据为解决滴滴司乘纠纷问题提供了重要依据,但是依然面临很多问题。据赖春波介绍,有时受设备质量、网络传输等因素影响,有15%的录音录像不能正常听取,造成信息缺失。

系统识别三种行程异常,将采取四种方式介入

赖春波表示,滴滴正在尝试通过智能模型对行程进行识别。当行车辆发生路线偏移、异常停留、提前完单等异常现象时,系统会根据情况采取不同方式介入。从最轻微的手机端app弹窗提醒乘客,到情况严重时安全专家介入研判,情况紧急时会立刻协助报警。

不过这个识别、干预过程常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在系统看来,每天平台出现大量“异常”订单,例如因“口头修改目的地”等正常原因造成的路线偏移,每天约20万单;因“乘客中途接人、晕车呕吐”等被误判为“异常停留”的订单,每日约有10万单。真正存在问题的订单只有个位数。

在识别和干预异常中,滴滴也遇到挑战,比如在高危场景中,要不要给当事人打电话?打进去会不会激化双方矛盾?有时也很难权衡。团队仍在不断提升技术判别和干预能力

赖春波最后强调,一旦司机、乘客选择私下交易,这些保护措施就会全部失效。为了保护自己安全,乘客应拒绝线下交易。滴滴如发现司机有线下交易行为,一旦查实,也会对司机暂停服务,实施教育。

相关领域
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