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常熟走出的亚投行行长金立群,难忘省中求学岁月

【关注】常熟走出的亚投行行长金立群,难忘省中求学岁月

1月17日,当选亚投行首任行长的金立群在北京举行了上任后的首场记者会。一场全英文的记者会,没有同传和翻译。短短30分钟,金立群回答了15个问题,让世人再一次见证了亚投行掌门人的风采。

金立群在亚投行开业仪式上致辞

金立群在1962年实现自己的第一志愿,考入江苏省常熟中学,在这里他接受了三年的初中学习,直到1965年毕业。当时,金立群就读于初三(2)班,座位是54号。直到现在,学校的档案馆还保留着1965年7月金立群毕业证书的存根。

2008年省中70周年校庆时,金立群因工作繁忙,未能出席庆祝会,但送来了“寸草春晖”的校庆题辞,还有他的代表译著《摩根财团》,并且附上了《追忆省中求学岁月》的文章。

在这篇近5000字的回忆文章中,金立写道,“人的记忆有着很大的选择性,一生中重大的经历,会反复在大脑中回旋,深深地印在记忆的模版上,从而无法忘怀”,常熟中学显然给他留下了深刻的记忆,以至四十多年后在他的笔触下,从家到学校的沿途景致、学校周边的山泉河流依然细腻得仿如初见。

金立群认为,正是在常熟中学的求学奠定了他在诸多学科方面的扎实基础。而作为他后来尤为擅长和突出的英语才能,除了家学渊源以外,受益深远的首推省中。他在回忆文章中写道:“在英语学习上,领我入门,帮我打下扎实基础的,自然是恩师刘志坤老师。”

当年金立群报北外时,导师当面出了一道难题,要求考生当场以最快的速度翻检《牛津大辞典》,找到答案。金立群快速、准确地完成了这道题。当时是恢复高考后第一次招收研究生,人数很少,最后是二取一。金立群的竞争对手是重庆大学副教授,而最后录取的是他。金立群这个高中仅读过一年,大学未进过门的学生,就是凭着深厚的英语功底,超强的自学能力和记忆力,强健的体质和意志毅力,得到了英语大师的特别青睐,接纳门下,从而跨出了人生道路的关键一步。

2009年9月1日,时任中国投资公司监事长的金立群曾回到母校访问,在交流中还特别谈及了自己的初中老师,后来又特意登门拜访了初中的两位班主任。

金立群于2003年8月加入亚行开发银行,他在亚行开发银行担任副行长5年,是迄今为止中国人第一个以副部级高官的身份担任亚行副行长,也是亚行自成立以来首位中国籍的。

简要学历

1962届学前小学校友

1965届江苏省常熟中学校友

1980年,北京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研究生毕业

1987年至1988年,美国波士顿大学经济系研究生院进修

简要经历

金立群于2003年8月加入亚洲开发银行,历任亚行副行长。在亚行,主管南亚地区和大湄公河次区域(包括这些业务局下属的各海外代表处)以及和私营部门业务局有关的业务。

加入亚行以前,金立群为中国财政部副部长,主管教育、科技、文化和对外经济交往领域的行政经费预算。在此期间他还是中国在亚行、世界银行集团和全球环境基金组织的副理事。

在过去的近二十多年中,特别是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来,金立群一直活跃于国际经济事务活动中。参加了许多双边和多边经济和金融论坛,例如中美联合经济委员会、中英财经对话机制、亚太经合组织财政部长会议等。

金立群在担任世界银行集团副执行董事4年之后,于1995年任财政部世行司司长,同年升任为中国财政部部长助理,并于1998年再升任财政部副部长。在财政部,他一直负责监管中国的金融行业,并从事国内外金融市场融资业务。

金立群在经济学和财政学方面著述甚多,已经出版了多本专著。

金立群与家乡常熟

金立群是1962届学前小学校友。

现实验小学

背景链接

亚投行全称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是一个政府间性质的亚洲区域多边开发机构。亚投行的成立的宗旨是促进亚洲区域的建设互联互通化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并且加强中国及其他亚洲国家和地区的合作。

2013年10月2日,习近平主席提出筹建倡议。这一倡议获得了全球认可,掀起了一股“亚投行热”。创始成员遍及亚洲、欧洲、非洲、南美洲和大洋洲。到2015年4月,亚投行的正式的意向创始成员国已达57个。2016年1月16日至18日,亚投行开业仪式暨理事会和董事会成立大会在北京举行。中国财政部部长楼继伟被选举为亚投行首届理事会主席,金立群当选亚投行首任行长。亚投行初期投资的重点领域主要包括五大方向,即能源、交通、农村发展、城市发展和物流。

(特别感谢文字提供:《今日传播》陈晴、陈朵

推荐阅读

版权声明:本文系常熟广电i常熟工作组整理发布,版权为常熟广电所有。欢迎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否则必将追究法律责任。

感谢关注i常熟,投稿邮箱:ics_public@126.com。

相关领域
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