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映资本季薇:2018文化产业投资的6个变化与4个不变

华映资本季薇:2018文化产业投资的6个变化与4个不变

2018年,文化很“冷”,无论是宏观经济、监管政策、税收问题股市遇冷,文化产业面对一系列挑战;2018年,文化也很“热”,文化产业显现出抗周期属性,行业依然拥有诸多新变化与细分机会。随着流量的分化、新内容形态的崛起、融合商业模式的进化与人群的成熟,文化行业投资方兴未艾。

2018年10月24日,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促进中心、北京农商银行携手清科集团,举办“第七届中国文化金融创新峰会”。会上,华映资本创始管理合伙人季薇就《文化产业投资的变与不变》主题进行演讲。

在分享中,季薇指出,变化肯定会带来很大的挑战,但变化也意味着机会。回顾过去一年,文化行业有六个关键变化:一是行业监管持续加强;二是巨头布局内容生态;三是文化传媒股遇冷;四是流量格局重新分配;五是新生代对内容的消费方式发生了变化;六是商业模式关注效率与融合。

但与此同时,优质文化内容的价值和标配地位不变,文化产业投资的底层逻辑不变,巨大的存量市场整合机会不变,融合商业模式的潜力不变。

行业有低谷也有高潮,“更重要的是如何在变化中看到机会,以及如何在不变中坚守价值。”

以下为季薇演讲实录

感谢主办方的邀请,看到很多同行和文化从业者来到会场。

华映资本从事文化领域的投资已有快十年的时间,可以说见证了行业从受到关注、到成长、再到爆发式增长的整个过程。今天与大家分享的主题是《文化产业投资的变与不变》。“春江水暖鸭先知”,我们可以说一直感受着温度和行业的变化。这里首先要说一下我们对于“变化”的认知——变化肯定会带来很大的挑战,但变化也意味着机会。

6个变化

第一个变化是宏观政策和系统性风险对文娱行业的影响。可以看到,几乎每个月都有关于文化产业政策的出台。这些监管政策,覆盖了电影、电视剧、网络视听内容、动漫、游戏等各内容形态,还在产业层面覆盖了税收、版权、上市等方面,对行业提出全新规范要求。可以说,不管是体制内的企业还是体制外的企业、大企业和中小企业,主管部门的监管标准趋于一致,监管力度是史无前例的。对于内容类的创业公司和从业者来说,合规不再只是利益或者产品问题,更是一个生死问题。

第二个变化从产业层面上看,大家更多看到了内容行业的PK成了“神仙打架”。我们看到,通过内容获取流量和留存,已经成为行业的共识和标配,巨头在内容生态布局方面不遗余力。以短视频为例,头条凭借其生态体系和航母集群,在短视频领域处于领先地位;腾讯则连续推出多个短视频应用;阿里也在积极布局短视频,并和电商板块形成协同。

第三个变化是文化传媒股的遇冷。这里我们只列举了A股。我们看到,近一年A股传媒版块股价的跌幅已经跑输了大盘,大盘很惨,传媒股更惨。我们试图分析背后的原因,除了宏观经济、监管政策等影响,传媒版块业绩对比大盘增速乏力,其中归母净利润增长率对比沪深300跌幅更为明显。所以我想这是一个核心关键,即传媒版块的业绩不如预期。

数据来源:Wind、上市公司年报,华映资本整理

接下来,我们再从行业的角度来看看还有哪些变量。内容与流量两个词密不可分。有关流量格局的重新分配和新流量池机会出现,成为新的变化。其中,短视频引流是非常明显的变化。对比2017年6月和今年6月,用户观看短视频的时长增加了6.8个百分点,并侵占了即时通讯的时长。而且,从细分人群来看,三大典型用户群组(Z世代、小镇青年、白发老人)短视频的使用时长均有增长。一个很值得注意的数字是,白发老人的短视频使用时长已经占到了15%的比例。除了短视频,小程序依托于腾讯庞大的微信生态,聚拢起碎片流量,对于打通线上线下流量和社群裂变传播,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因此我们认为小程序未来仍会是很重要的流量洼地。还有一个流量的重要变化是“头部内容”的一九法则愈发明显。今年下半年以来,《延禧宫略》和《如懿传》两部大剧吸引了超过300亿播放量;六部超级网综,包括《偶像练习生》、《这就是街舞》《创造101》等播放量占总播放量的58.7%。

从人群的角度看行业的变化,新生代对内容的消费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例如,年轻用户的注意力分散,倾向消费高强度和密度的内容,强调“即时满足”。西瓜视频进军自制综艺,切的就是移动微综艺的方向。此外,年轻人的付费意愿愈发强烈,拥有更成熟的付费习惯和版权意识。最后,当下内容对于生活方式的参照作用愈发凸显,消费者愿意基于内容消费为自己的生活方式形成指导和参照。

第六个变化是商业模式的变化,我们除了关注内容本身的变现效率,也一直在探索内容和其他商业模式的融合。从变现来说,变现的路径应该越短越好,例如数字阅读、知识付费等,除了内容本身能够付费,同时又能够延伸到其他形态和模式。模式融合方面,我们积极探索和布局了内容+消费、内容+金融、内容+技术等模式,拓宽了变现路径。

当然,行业里除了变化,还有很多不变的东西。这些不变,让我们坚持在行业里继续耕耘下去,这也是我们的初心和信心。

4大不变

第一个不变仍是宏观层面的,即整个文化市场我们是非常看好的。去年中国GDP增速是6.9%,而文化产业的增速是15.2%,同时2017年文化及相关产业占GDP比重4.29%,与发达国家相比有很大差距,所以没有道理不看好文化领域,而且应该长期看好。从全球来看,内容对于行业的标配地位也是不变的。这里我举了一个非中国的例子,就是亚马逊。我们看到亚马逊在积极通过优质内容带动会员生态。据统计,从2014年末到2017年初,Prime会员中约有1/4是被亚马逊的原创内容所吸引来的。而亚马逊如今反而在原创内容方面,成了Netflix、HBO等非常重要的竞争者。

第二,我们做投资和创业都有一个底层逻辑,华映资本在投资时一直关注两个底层逻辑,一个是人群需求的迭代,另外是技术的变迁和场景的应用。从人群需求的迭代来说,我们看到一些细分领域的需求在蓬勃兴旺地发展,从偶像文化的崛起,到小众文化主流化的扩散,到年轻人喜欢的互动内容平台产生,以及内容消费的下沉,都有很多细分机会。从技术的底层逻辑来看,5G、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对于内容行业的助力都是不容小觑的。

第三是存量市场的整合机会不变。 所谓整合,既是一个主动的策略,同时也是行业发展的必然。主动策略的意思是,目前文化产业拥有巨大的项目存量市场,每个垂直细分领域上下游产业链已经有了比较成熟的布局,所以除了关注新的领域、新的创业项目,华映还会积极在存量市场里进行整合和挖掘。例如今年我们正在做的数字营销领域的整合,即将拥有销售、技术、产品等优势的数字营销公司进行整合,通过优势互补提升行业效率,也提高服务的毛利率。对于行业的投资人来说也是如此,例如腾讯投资B站,而B站在电竞领域有重点布局,其实也是通过行业投资和整合,去与主业务形成协同。

第四,即融合的商业模式潜力,不仅没有变化,而且是更被看好了。即基于内容导入的流量入口,聚集细分垂直人群,实现复合的商业模式和多元化变现。总之,内容一直是流量很好的抓手,如今也成为消费新品类、新品牌的有效抓手。

短短十几分钟时间不能将行业全景说透,只能从点的方向上与大家做一些探讨。不管如何,行业有高潮、也有低谷,对从业者来说,只要认定的方向不变,更重要的是如何在变化中看到机会,以及如何在不变中坚守价值。谢谢大家!

华映季薇:2018下半年,内容创业要『死磕』的3个问题

高利润率的「知识付费」赛道,还有哪些能够把握的新机会?

当人们爱上15s的抖音神曲,再谈音乐产业

华映资本季薇:从供到需,上海文化产业“风正劲”

慢热的出版业 VS 2000亿市场规模:破局者正逆风飞行

相关领域
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