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专访 | 侯保荣:我国腐蚀成本每年在2.1万亿元左右,每个国人平均要承担1550元的腐蚀成本

视频专访 | 侯保荣:我国腐蚀成本每年在2.1万亿元左右,每个国人平均要承担1550元的腐蚀成本

11月20日,第九届海洋强国战略论坛暨2017年度海洋科学技术奖颁奖仪式在广西北海举行。本届论坛由中国海洋学会、中国太平洋学会联合主办,主题为“新时代加快建设海洋强国的策略、措施与实践”。

20日上午的论坛开幕式上,6位海洋领域知名专家学者,就涉及我国海洋事业发展的政治、经济、科技等话题作了报告。

当天,《中国海洋报》记者对部分知名专家学者进行了专访。在随后几天,本微信公众号将陆续发布专访视频,敬请关注!!

侯保荣专访

专 家 简 介

侯保荣,海洋腐蚀与防护学家,2003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海洋腐蚀与防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1967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化学系;1994年获得日本东京工业大学工学部工学博士学位;2000年倡导成立了中日海洋腐蚀环境共同研究中心,担任首届主任。综合多年研究成果提出的"钢铁设施在海洋环境中的腐蚀及其防腐蚀技术",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多次获得省部级一、二等奖,获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申报国家专利30余项。1997年被评为首届"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在海洋腐蚀控制研究实践领域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中国海洋腐蚀环境研究与保护做出了重要贡献。

采访摘编

记者:海洋腐蚀与防护研究在海洋哪些领域应用比较广泛?

侯保荣:我们国家的海洋设施是很多的,主要是钢铁成分比较多,例如海上石油平台,包括中石油、中石化等,都有众多的海上平台。其次是沿岸的各种码头。我们国家有几十个港务局,管理着大量的码头。一般码头设施以钢铁设备居多,广泛地存在着腐蚀问题。

记者:我国海洋腐蚀研究现状及其意义?每年为国家挽回多少损失?

侯保荣:目前我们承担着中国工程院的一个科研项目,对我国整体的腐蚀成本做了调查,其中就包括海洋腐蚀。我国的腐蚀成本每年在2.1万亿元左右,占我们国家国民经济总产值的3.34%,每个国人平均要承担1550元的腐蚀成本。这是一个庞大的数字。我们所做的工作,就是要减少腐蚀损失。这对确保国土安全等方面意义重大。

记者:目前国际上该领域技术比较领先的有哪些国家?我国海洋腐蚀研究在国际上相对处于什么水平?

侯保荣:各国在该领域的平均技术水平差距不大,发达国家都一些高精尖的技术研究,但最重要的还在于应用。腐蚀研究是一项应用性很强的工作,要给予高度的重视。目前,部分企业对防腐蚀工作不研究、不重视,是当前比较大的一个问题。我们各级部门领导干部、企业管理者,以及社会大众要了解、重视防腐蚀工作,要引起足够的重视。普及应用腐蚀知识,也是当前一项重要的工作。防腐蚀工作做好了,也是在为国家创造GDP。

相关链接:

李家彪:我国的硫化物研究工作从并跑进入领跑阶段

相关领域
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