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春银:好山、好水、好空气,贵州好茶有本底

@何春银:好山、好水、好空气,贵州好茶有本底

多彩贵州网讯(本网记者张玥)7月4日,2016“同饮长江水,共话中国梦”全国网络名人“绿色发展看贵州”活动走进贵州茶主产区湄潭。聚焦当地茶产业发展,看茶叶如何改变湄潭。

茶叶凭什么改变湄潭?江苏省生态环境监控中心主任,全国环境信息化专家库专家,何春银认为,好山、好水、好空气,造就了贵州茶过硬的底子。“这样的生态环境里长出的茶叶,谁敢跟贵州比?”何春银试问。

在湄潭县永兴镇的万亩茶园核心区,何春银与记者说起了他眼中的贵州茶

茶叶成了产业

走进湄潭,一片片茶园像绿色绸缎,散落在丘陵之间。桃坝村,茶园、茶庄、树林、柏油路、茶园栈道、黔北民居交相辉映,置身其中,茶香茶韵扑面而来,宛若世外桃源。

因茶致富,因茶兴盛。作为“中国茶业十大转型升级示范县”湄潭,依托生态优势,按照相对集中连片巩固、扩大茶园基地和发展连片茶园基地的原则,茶园面积已达56万亩,投产茶园40.5万亩。

一片片茶园像绿色绸缎,散落在丘陵之间。洁净的空气、有机的土壤,让贵州茶有了良好的底子

老茶区蓬勃发展,新茶区欣欣向荣。湄潭茶叶年总产量突破4万吨、产值30亿元、茶业综合收入已达50亿元。茶园有了规模,茶农有了希望,行走其间,何春银感慨:“敬畏山水,获得了山水的回馈。依托科学发展思路,湄潭的茶叶成了产业。”

产业助力致富

湄潭茶产业正在从传统农业向观光农业转变。距离核桃坝村不远的“七彩部落”,茶树满山遍野,环境清幽,酒吧、电子商务、宾馆、特色小吃各色服务一应俱全。在村里统一组织下,以村土地承包经营流转合作社为平台,村民们集体搞起了生态旅游公司,自愿将茶园、土地、房屋、积蓄等通过合作社打包入股,“村民”变“股民”。2015年人均纯收入达16400元,同比提高45%。

不向生态粗暴索取,贵州的发展,将守住环境保护的底线。来自东部地区的何春银希望长江沿线各城市携手共同发展绿色经济,“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保护长江水。”何春银说。

相关领域
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