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客今日赴港路演,奉佑生:人是孤独的,直播能解决陪伴

映客今日赴港路演,奉佑生:人是孤独的,直播能解决陪伴

6月27日,国内直播平台映客在香港举办投资者推介会,并宣布在香港联交所的主板的上市计划。

南方+记者在路演现场获悉,映客此次计划发售302340000股股份,其中包括售香港发售股份30234000股股份及272106000股国际发售股份。每股招股价介于3.85港元至5港元。将于明日(6月28日)起招股,7月4日定价,7月11日公布配售结果,7月12日在港交所上市,以每手1000股开始进行买卖,股份代号为3700。超额配股权不超过合共45351000股股份,相当于初步发售股份总数的15%。

不计超额配股,映客此次IPO募资额为13亿港元至18亿港元。基石投资者为分众传媒和B站。所募资金将用于丰富产品内容、开展营销活动以及战略投资等方面。

按照募资额来看,映客的最高估值为105亿港元,约合88亿元人民币,对比美股上市的虎牙(450亿人民币市值),映客估值不算高。

从映客当下的规划来看,映客未来聚焦三个方向:广告业务拓展、娱乐产业链化和多元化行业渗透,这也将是映客短、中、长期的成长空间所在。

现金流有优势

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显示,2017年,在中国的移动端直播平台中,映客的活跃主播为250万人,排名第一;营业收入为人民币39.4亿元,市场占有率为15.3%;季均付费人数250万,排名第二。

截至2018年第一季度活跃用户数攀升至2525万人,自去年第二季以来持续提升,而平均月付费用户数量亦已持续两个季度实现增长,达到72.9万人。付费用户的充值金额亦同比上涨,其中月均付费用户充值金额更同比从202元(人民币,下同)大涨近1.67倍至540元,说明了映客的变现能力稳中有升。

这就是映客简单但有效的盈利模式:提供平台,主播表演,用户充值。反过来又给平台提供了稳定的现金流。

招股书显示,2015年、2016年及2017年,映客经调整纯利分别为人民币150万元、人民币5.68亿元及人民币7.92亿元,2015年至2017年的复合年增长率高达2229.1%。

连续三年盈利,这或许是映客敢于当下赴港IPO的底气所在。

据透露,本次发行完后,映客手握超30亿人民币的现金,未来将用于业务扩张以及投资并购。

广告将成盈利增长点

从业务结构上看,映客目前高度集中于直播收入,广告和其他收入占比不到1%。

今年,映客成立了广告销售团队,在年度选秀活动《樱花女生》中,映客引入了碧生源品牌作为赞助商,战略合作国内运动品牌乔丹体育,说明广告业务已逐渐开启。

映客6.0改版之后,力推平台社交化,如“动态”、“关注”等标签的前置,本身也拓展了多维场景,带动广告承载量和效果的提升,广告收入也必然会成为直播收入之外的盈利增长点。

访谈

映客CEO奉佑生谈业绩:短短3年 创造了现象级增长

谈初心:人是孤独的 直播能解决陪伴

2015年5月成立的映客,刚刚走过3个年头。而这三年,达到了很多互联网企业三年都没达到的一个成长速度,稳扎稳打寻求上市,在业内看来算是低调务实的独角兽了。

路演现场,映客CEO奉佑生介绍了3年前创办映客的初心和想法:“人内心是孤独的。” 工程师出身的奉佑生流露出感性的一面:人是情感性动物,更需要在情感上的陪伴和交流,映客通过直播这种产品,主要是解决陪伴,无论你身在地球上任何地方,总有一个人在陪伴你,我更大的愿景是通过“实时 互动”这种直播方式,将地球上相聚遥远的人联结在一起,互相陪伴、互相沟通、互相分享快乐。

据映客同天更新的招股书显示,2017年映客的月均活跃主播数行业排名第1,收入及季均付费用户数排名第2 。2018年一季度,MAU已超过2,500万,付费用户、主播数量、直播时长仍然维持着庞大规模。不容置疑,映客从创业至今虽然只有3年的时间,却创造了现象级增长,引领了直播风潮。

谈业绩: 3年来创造现象级增长

奉佑生称,2017年映客的月均活跃主播数行业排名第1,收入及季均付费用户数排名第2 。2018年一季度,MAU已超过2,500万,付费用户、主播数量、直播时长仍然维持着庞大规模。

不容置疑,映客从创业至今虽然只有3年的时间,却创造了现象级增长,引领了直播风潮。

谈盈利:映客是年轻且快速盈利的公司

奉佑生介绍,从2015年5月映客App上线开始就已实现盈利,8个月累计充值破亿,11个月破10亿,19个月破50亿,截至目前累计充值额已突破100亿。映客的成长依赖于公司在技术上和产品上的不断创新,从创立伊始建立竖屏直播界面,推出礼物、红包提现、美颜、 各类互动交互和鼓励变现的功能,具备始终领先行业产品的迭代速度。这些功能的迭代促进了映客口碑的树立,亦是映客品牌形象的护城河。

由此来看,从建立流量、产品迭代、产生收入到扩大利润,今天的映客已快人一步,走到了持续利润的关键上。

【记者】张俊 香港报道

【校对】符如瑜

【作者】 张俊

【来源】

相关领域
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