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西安交通大学材料学院微纳尺度材料行为研究中心

“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西安交通大学材料学院微纳尺度材料行为研究中心

  新华网北京9月5日电 西安交通大学材料学院微纳尺度材料行为研究中心2009年建立,以微纳尺度材料的结构与性能为主要研究方向,以系统定量地构筑起微纳尺度材料的知识理论体系为目标,发明了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和技术,培养了一批基础扎实、素质全面、具备独立科研与创新能力的国际通用人才。团队响应学校“扎根西部,服务国家,世界一流”的号召,在科研创新成果、青年学子培养、服务地方经济、新型团队建设等方面做出扎实成绩。

师德师风:厚德载物 心有大我

马恩教授、单智伟教授、李巨教授三位千人学者为微纳中心的筹建者。创立微纳中心前的他们,一个是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教授,金属材料领域的国际顶尖学者;一个是美国海思创纳米力学仪器制造公司应用研究中心主任,精通微纳米尺度材料原位研究技术;一个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世界材料学领域的佼佼者。怀着祖国的深厚感情,他们义无反顾的归国,他们是微纳中心当之无愧的精神领袖。

团队人才济济,除了以上三名教授,还有三人入选中组部青年千人计划,一人入选陕西省百人计划。

团队坚持科研和育人相统一,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坚持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产学研结合;坚持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老中青结合的导师团队,或有深厚学术造诣,或领导才能卓著,或亦师亦友,是学生们学习工作的模范、生活的顾问。学生们眼中的优秀,不仅在于老师们突出的学术成就,更在于他们对科学的热爱,在于心怀大我,至诚报国。潜心向学、责任担当,正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好诠释。

教育教学:春风化雨 教书育人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团队老师率先垂范,在承担繁重科研任务的同时,教育教学职责也一丝不苟。自2012年以来,全职在校的单智伟带头给本科生授课《材料力学性能》,青年教师陈凯、韩卫忠、张伟等相继给本科生和研究生授课。在本团队单智伟和张伟主导推动下,学院引进第一批海外留学生,并开展一系列英文授课课程,让学生接触领域最前沿的科研问题,了解最新科研成果。

团队积极将教学拓展到课堂之外。自2010年至今,团队作为主要承办单位,组织召开年度微纳尺度材料性能国际研讨会。会议向全院师生开放,为材料学子搭建起与学术前沿直接对话的平台。

单老师与团队青年教师合影

社会服务:不忘初心 甘于奉献

丰硕的科研成果唯有助力生产发展和民生福祉,才能实现其社会价值。2014年初,团队开展有关雾霾颗粒的研究,2015年9月相关研究结果在《中国科学:技术科学》英文版发表。团队针对性设计出一种新型头戴式防雾霾呼吸装置,有效保护头发及呼吸系统,目前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

针对大型仪器设备预约困难、机时统计繁琐、设备使用率低等问题,团队自主设计开发了管理系统“易约”,从根本上解决了大型实验设备管理效率低下的问题。“易约”在第四届全国大学生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创新大赛获得二等奖。

团队建设:同心同德 持续发展

从2009年至2013年,团队由10人发展至约60人,青年教职工和年轻学子聚集,“海归”与“土著”相遇,团队面临着“思想工作亟需统一,凝聚力亟需加强,如何持续提升团队的战斗力”等一系列问题。老党员单智伟教授想到了“支部作用”:团队需要正确的思想引导,年轻人需要不断的学习,师生需要共同成长。2013年5月,在单智伟教授的申请下,微纳党支部建立,这是一个师生联合共建的党支部,在团队的思想文化建设和凝聚力建设中起到重要作用。2016年至今,微纳中心已发表署名文章37篇,作者为党员的占比86%。授权发明专利12项,第一发明人为党员的有11项。

“扎根西部,服务国家,世界一流”,西安交大微纳中心教师团队坚持精勤向学,积极探索科技成果产业化机制创新,永葆活力,以实际行动不断践行着为陕西、为国家发展助力的社会使命。

相关领域
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