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30年:制播分离催生电视产业

  电视真正成为一个产业,源头还真得追溯到改革开放。自从改革开放把“市场”的概念带进国内后,各文化单位的艺术作品不再向电视台免费提供,导致电视台节目奇缺,因此催生了“国有带头、民营随其后”的一批电视制作机构,慢慢地,电视剧制作力量(各类影视公司)逐渐从播出平台(各大国有电视台等)脱离,也造就了我国目前电视产业的大繁荣。

 

    20年从编剧到投资人的历程

 

 

海岩

 

  “1985年,我的《便衣警察》被拍成电视剧,导演是当时全国最红的导演,刚拍完《四世同堂》,他来拍《便衣警察》当时国内都觉得是件很隆重的事。”——海岩

 

 
便衣警察

 

  由于逛地摊书市,看到很多文笔不怎么样的“作家”,海岩决定自己也来写小说。他的处女作《便衣警察》发表后,没想到当年立刻引起了大导演的青睐,于是他第一次“触电”,帮忙改写剧本。

 

  海岩真正进行针对电视剧的创作始于1994年。当时海润公司的老板刘燕铭拍的第一部戏是《警察本色》,就是由海岩和另一位公安作家魏人共同创作。不久之后,一个由28位作家组成的海马影视创作室正式挂牌,海岩和王朔等位列其中,正式表明了他的“专业电视编剧”身份。当时就像一些民营要找个“国”字头老大挂靠一样,这个海马创作室挂靠在了中国战略与管理研究会的牌子下,这批成员的任务是定期交纳自己创作的剧本。

 

  2003年11月,影视界当红编剧海岩正式告别老东家海润公司,加盟世纪英雄电影公司,并成立了“海岩影视工作室”。自此,他单纯的编剧身份开始有所转换,他开始作为股东和投资人参与到各类剧中,包括他去年的大戏《五星大饭店》,实现了海岩首次对电视剧的投资。

 

 

永不瞑目

 

  文人气质很浓的海岩,虽然不会对电视产业做什么总结性观察,但他的经历却验证着电视产业前行的轨迹。

 

  据统计,1978年到1987年的10年,电视剧总产量增至5875集,是1958年至1978年的近30倍。上世纪90年代以来,进入市场化阶段的中国电视剧持续高产。

 

上一页123...67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