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正道是沧桑》两段费解爱情各有苦衷

  立华带着瞿恩的遗孤去了香港,立仁孤独地站在去台湾的轮船上,而已经被授为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的立青则在给新党员们上党课时又怀念起瞿恩……至此,杨家的三个子女在经历了轰轰烈烈的革命后又归于平静,奔向各自不同的命运。

  50集史诗长剧《人间正道是沧桑》(以下简称《正道》)同时在央视一套和八套落幕后,目前各地卫视已开始了二轮播出,上海电视剧频道也于近日开播。持续热映引发了观众的热议,对此,记者采访了部分主创。


  【剧情篇】

  最亮点:记录历史沧桑


  从《走向共和》到《大明王朝1499》再到《中国往事》,导演张黎的作品给人最深的印象便是气势磅礴,以宏大的历史背景为基础,谱写一曲人物的命运之歌。《正道》也同样如此,很多媒体都用了“沧桑画卷”、“史诗品格”、“恢宏经典”等字眼来评价,令这部耗资5000万、长达50集的大戏当之无愧成为近年来中国电视剧的一部大片。

  由于导演张黎是摄影出身,对于该剧的摄影很有讲究,一个杨立青登梯子的镜头就拍了好几遍。为此,他解释自己是希望用电影的拍摄手法来拍摄这部电视剧,“如果镜头语言再好一点,实际上是帮助观众解读故事、消化故事,潜移默化还是挺重要的。”为了追求完美的效果,他甚至要求一场戏要像拍电影一样,根据不同机位频繁反复拍摄。

 


  该剧采用电影化视角也表现出别样的创意,剧中关于故事推进的交代,都是用字幕来体现,还有一些镜头的隐喻,比如枪杀共产党人的时候,杨立青看到的是瞿霞,而当瞿恩死的时候,画面是瞿霞对着镜头流泪的画面。这样的表达无疑给观众更多的思考与理解。导演认为:“我觉得这是对命运的关注度。瞿恩被枪杀,那一枪打过来,枪声一响,我们凭心而论,谁最疼?是作为妹妹瞿霞的心,这个时候瞿恩的死没有那么重要了。所以,这个时候哥哥似乎没有死,在预兆的黑暗中,似乎还在和妹妹谈着他们曾经谈的话题。”

  最遗憾:爱情戏令人费解

 


  虽然该剧获得众多好评,但是仍存在一些问题,其中爱情戏拍得匪夷所思成为最大诟病。有观众表示:“瞿霞本和杨立青是最合适的一对,但她出狱后为疏远立青,最终嫁给了老穆,不能理解。”对此,两位“当事人”各有自己的看法。

  “觉得遗憾的观众肯定没能理解瞿霞这个人物,因为她深爱杨立青,所以希望能给他最完美的自己,但是八年的牢狱之灾已经物是人非,瞿霞早已不是当年的小姑娘了。既然不能给最爱的人完美的自己,不如选择离开。”柯蓝如此解释。


  孙红雷也给了相同的回答:“我觉得那是一种大爱。当时瞿霞受了那么大的伤痛,杨立青这么张扬的一个人,他不吱声了,不提这事儿了,我觉得这就是最大的痛苦,他也确实没有原谅瞿霞。直到瞿霞死了以后,给杨立青一封信上面写着这八年的经历,在她身上没有一块好地方,她认为自己是一个不干净的人,她不能跟杨立青在一起,她配不上杨立青。这句话说出来以后,我觉得杨立青是很内疚的。”

  另一方面在爱情和主义面前,张恒扮演的杨立华放弃了深爱她的男人的求婚,选择终身未嫁,收养了瞿恩的遗孤。这种结局同样让观众不能理解,对此,张恒坦言自己就像附身于杨立华一样,“立华虽然最终没有和瞿恩在一起,但爱的本身已经足够。”

上一页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