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兄弟叫顺溜》:顺溜像傻根 战争成儿戏


 

  央视一天20余次介绍,《新闻联播》长达30秒推介,小马奔腾出品的《我的兄弟叫顺溜》(下称《顺溜》)上周就这样在万众瞩目中于央视开播了。该剧不负众望,收视飘红。据最新收视统计,《顺溜》的单集最高收视率达到8.3%,其截至目前的平均收视率则完全超越央视一套今年播出的《走西口》,暂居年度冠军宝座。

 

  不过随着该剧的热播,带有幽默气质的战争剧成为观众争议的焦点,有的观众把《顺溜》戏称为“《武林外传》版的《士兵突击》”。但对这种“战争轻喜剧”,观众褒贬不一,一些人表示“很新鲜”,也有不少人大呼 “不适应”,并炮轰其过于恶搞。顺溜的扮演者王宝强在剧中的“本色”表演,似乎也不像他之前出演的许三多那样众口称赞。昨天记者采访了该剧导演花箐,他对质疑一一作出解释。

 

喜剧感冲淡战争严肃性?

 

  《顺溜》开播短短几天,很多观众便从其中找到了 《士兵突击》的影子——“钢七连”中的高成(张国强饰)与许三多(王宝强饰)摇身变成了陈大雷和顺溜,两人的对话和表演似乎很难摆脱《士兵突击》所留下的强大“后遗症”。此外,剧里的对白很贫嘴、很搞笑,有着《武林外传》式的轻松诙谐。观众指出顺溜有着许三多一样的犟驴脾气,不过却开始学会思考,经常说一些很有主见的话,但是王宝强这样的思考,却让观众很想笑。台词方面,很多观众表示,每次都因为那些“鬼马”的对白而笑得不行,“简直是群口相声啊,热闹的六分区哟,气势磅礴的陈司令员哦,倔强的顺溜噢,可爱的三营长和小文书!” 有的观众认为“战争轻喜剧”虽然能够体现出战争年代活生生的人物性格,但是好像有点将战争变儿戏了,毕竟战争是关乎性命的,过多的“喜感”冲淡了其严肃性。

 

  针对这一看法,导演花箐昨天解释道,在战争年代,英雄们对革命充满了豪情,同样也充满了必胜的信念,幽默和诙谐正体现了他们的革命乐观主义和浪漫主义的情怀。纵使明天牺牲,英雄们也是笑着面对危险,面对死亡,不会因自己可能的牺牲而对整个时代的命运失去信心。另外,这也是一种表现的手法。导演表示,他希望能够借助幽默感这个元素来吸引观众,使得他们更多地投入注意力,吸引观众持续地把剧看下去,直到整部剧看完以后再来回味整个剧情,观众才能有更深的感触,到时候观众就会理解这部战争剧不是那么儿戏的。

 

  顺溜是许三多升级版?

 

  作为王宝强自《士兵突击》后的再度“荧屏出击”,其饰演的顺溜无疑成为观众关注的焦点。早在王宝强接演该剧时就曾表示:“这部戏之前,我是许三多。而演完这部戏,相信大家都会叫我顺溜。”不过在看过前几集后,部分观众的评价却显然没能达到王宝强的预期,“一看到王宝强的脸就时空穿越到《士兵突击》,只是这次的顺溜显然是那个笨笨的三呆子的升级版。”有观众直言,“王宝强用憨直和纯真完成了一次‘换汤不换药’的表演。”还有观众质疑说:“就算顺溜再聪明、再冷静,可是看着宝强咧嘴傻笑露出那一排大白牙时,还是觉得他摆脱不了傻根(王宝强在电影《天下无贼》中的角色)的形象。”

 

  对于王宝强的表演引起的争议,导演花箐坦率地表达了自己的看法:“我认为王宝强的演技已经升级。他以前在《天下无贼》、《士兵突击》里的表演还是带有些腼腆、青涩,但在这部剧里,他的表演已经很娴熟。现在的王宝强已经是个很知性的演员,特点就是真诚、执著,怎么能因为他的笑露出大白牙就认定他还是傻根呢?他的笑容永远都是那样灿烂,这是优点。 ”花箐最后还提到,顺溜的结局用近乎自杀的悲壮方式完成了对侵华日军的复仇,王宝强把那悲壮的感觉演得很到位,观众看完肯定会改变对王宝强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