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TIME戛纳报道]王家卫接受记者采访

 

 

 

 

 

  戛纳当地时间5月17日下午,香港著名导演王家卫在戛纳电影市场参观了香港贸易发展局的展位,驻地华语媒体全部出动。在这里,“墨镜导演”就自己在本届电影节中担任开幕和竞赛双重身份的新片《蓝莓之夜》,回答了记者对影片的诸多疑问。

  Q:“蓝莓”的概念是从哪里来的呢?
  这个故事是我在2001年拍《花样年华》的时候,本来有三个故事,其中有一个故事就发生在现代。因为《花样年华》最初的概念是跟吃有关系的,有一个小故事就发生在咖啡店,那个时候是张曼玉梁朝伟演。因为当中这个故事太过瘾了,越拍越长,最后只好放弃,所以我这次就把这个故事再发展下去,发生在纽约。

  Q:很多镜头是从室内往外拍的,为什么会特意强调这样一种感觉呢?
  其实这个故事有一个主题,就是讲人如何戒掉他的“瘾”(addiction)。怎么去quit it,好象我们对某一些事情很执著很上瘾,怎么去把他们戒掉。在戏里面,每个人都是很固执,他都执著于某一样东西。比方说有一个嗜酒者,因为他不能放下对他老婆的感情,这个故事就告诉大家怎么样去放下。所以你看到很多前景这样的东西,你看它变得很窄。当我们FOCUS在一件事情上时,我们只看见自己。因为我们失恋了,就只看见我们自己的问题,其他旁边的事情看不到。最后他们走开之后,到了内华达州,就越来越宽阔。退后一步看,很多事情都不一样。
  比方说娜塔丽·波特曼的角色,她坚持认为她和她父亲之间有问题;裘迪·洛,他是一个长跑选手,却在一个咖啡馆呆下来不走,就是因为放不下,好象诺拉,每天晚上回到店里面去。每个人都是这样,认为这个就是他的世界。

  Q:空间都是特别狭小的,跟你对香港的感觉很类似的。
  另外一个比较实际的原因是,这个地方小,小就比较好控制,比较便宜,不用请临时导演。

  Q:关于《蓝莓之夜》和《重庆森林》的相似性。
  对我来说,每一个电影都不是一个独立的电影,是一个章回。《蓝莓之夜》的开头,火车声是《2046》的声音。对我来说,每一个电影都有微妙的地方可以联在一起。

  Q:很多影评人认为您这部英文片有很多原来港片的影子,这部片是开始还是总结?
  为什么我们要拍西片就变得不一样啊?这个导演都是我。

  Q:您对香港电影的看法?
  香港电影一路在转型,以前旧的套路市场有很大变化。也打开了一个新的市场,就是中国市场,所以很多电影都是合拍。合拍的话就有一定的套路。但是我认为大家也开始成熟了,有这个市场让我们维持这个工业,怎么样去做出创意。同时你也看见,香港电影也在往外走,因为香港是个很小的地方,一方面要往大陆走,一方面要走到海外。我认为一个健康的电影工业必须要多类型,现在基本上中国电影和香港电影是联在一起的,你会看到很多中国电影有香港演员,香港电影里也有很多。好象你在美国有好莱坞电影,纽约也可以出电影,统称美国电影。我觉得对中国电影是个很好的借鉴,中国电影也可以很多元化,有南方的、北方的。

  Q:是否香港电影要国际化必须要用好莱坞的范式?
  我认为不是这样。跟很多导演不一样,他们是去好莱坞当导演,但这个电影是我们自己制作的,只是在美国拍摄而已。在我自己的经验里面,和那些所有的演员,虽然他们都是很大的明星,但是难度不会比找香港或大陆演员难。我感觉好莱坞有很好的一点,这些电影工作者包括演员,他们对电影的热忱很大,只要有好的电影,他们可以不计较很多事情,比方说最好的酒店啊,包机啊什么的。我们拍戏的时候,裘迪·洛就坐在路边吃饭,梁朝伟也是这样。在好莱坞有一种精神,他有很多人,一个SYSTEM,他们每个人都很有专业精神。

  Q:还计划拍英文片吗?
  其实语言对我来说不是一个类型。很多人说,我们要打到好莱坞去,我认为没有这个必要,因为中国本身有很大的市场,我们有很好的观众。我们可以去交流,这次是很好的经验,体验在美国拍电影是怎么一回事,将来我可能去其他地方排其他电影,都可以。最主要的,我们好象是一个BAND,我们ON TOUR,但是永远的根都在中国。

  Q:你现在什么样的心态?
  通常的惯例就是,去年当了主席,今年就没必要来参赛了。但我认为因为今年那么特别,他们希望我可以开幕这个电影,这是从来没有的,第一次中国电影上映,他们希望借此来表达戛纳向中国电影致敬,我愿意做这个事情。竞不竞赛对我来说已经不重要了,通过那么多经验,特别是还当过评委,你知道这个竞赛是个很精神上的东西。来戛纳我的工作就是准时把他放到开幕第一步,这个讯息传达到了,在戛纳的电影史上有中国电影,就可以了。

  Q:用《蓝》开幕是否不如华语片?
  当然,如果可以用华语片开幕会更是更好的事情。但这个不是很重要,重要的是无论电影什么语言,他是来自中国香港的。

  Q:您介意媒体对电影的评价么?
  我不看这部电影的。我不想介意,所以不看。

  Q:下一个目标是什么?
  到某个阶段的时候,永远是你是你自己的敌人。别人不会拿你和别人比较,只会拿你和以前的电影作比较。这其实没有必要。很多人说导演都是在拍同一个故事,这是有道理的。也许这次他拍武侠片,下次警匪,但有一些共同的东西他是特别注意的,因为这是他的感受。

  Q:那您自己怎样评价自己?
  太累了吧,一天到晚评价自己。导演他要负责的事情,只是他的作品,把他的作品做的最好,怎么评论怎么看,交给媒体交给观众,因为这也是他们的工作,他们喜欢怎么讲是他们的自由。你可以认同,也可以不认同,但你不能说:你不能讲。

Mtime特派记者冯翰墨 5月18日戛纳报道

 

版权所有,不得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