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葫芦》片方回应质疑 朱家欣:谁都能看懂它

    《宝葫芦的秘密》是我国作家张天翼的最后一部长篇童话作品,上世纪60年代初曾搬上银幕,令许多老观众难忘。6月29日,美国迪斯尼公司、中国电影集团公司和香港先涛电影娱乐有限公司合作拍摄的真人动画片《宝葫芦的秘密》在国内公映。为何迪斯尼公司会选择一部比较“陈旧”的中国童话故事?新版“宝葫芦”靠什么走向世界?本周,迪斯尼高层及香港先涛电影负责人朱家欣在接受本报专访时回答了这些问题。

  “葫芦”符合迪斯尼理念

  张天翼的童话不少,其中最著名的当数《大林和小林》《秃秃大王》。但是迪斯尼为何选择《宝葫芦的秘密》这部他生命最后的童话呢?先涛电影负责人朱家欣表示,迪斯尼负责该片海外发行,也提供了一些意见,但是由朱家欣拍板。朱家欣从小喜欢张天翼,于是就向迪斯尼推荐了这个故事。

  “《宝葫芦的秘密》是谁都能看懂的故事。其中蕴含的道理既透着传统中国文化,又让全世界观众一目了然。这部电影的剧本共修改了10稿,后期制作花费了16个月。”朱家欣透露,当初跟迪斯尼洽谈这个项目时非常顺利,没有任何分歧,“他们看了故事很快就决定跟我们合作,成功的关键还是题材。迪斯尼电影公司主席迪克·库克曾表示,这个故事展现了家庭的温情,朋友间的真挚友谊以及主人公自我发现的奇妙旅程,这恰恰是迪斯尼长久以来所钟爱的故事类型。”

  新造型照顾小观众

  新版宝葫芦的造型给观众留下的印象极为深刻。与黑白片中宝葫芦是个白胡子老头不同,“新葫芦”成了十分可爱的卡通形象,它眼睛很大,嘴巴长在肚子上,葫芦藤被设计成了一撮小卷发。影片中的它不仅在刷牙时会顺便刷刷这撮头发,甚至还懂得喷发胶定型。

  这个葫芦确实可爱,但也有观众提出质疑,认为这个造型怪。该片执行导演、曾担任《功夫》动画设计的钟智行表示,翻拍让宝葫芦变年轻、变可爱是与时俱进,“即使是传统意义上的反面角色,迪斯尼的理念也要让小观众感到亲切。可爱的形象比起老头儿来更容易被接受。为设计这个新形象,我们做了30多版才定稿。之所以让宝葫芦嘴巴长在肚子上,是因为这样的夸张设计会让它做起动作来更具有喜感”。

  不是早恋只为有趣

  在新版中,不少细节与老版有天壤之别。其中有两处被部分家长指责有早恋倾向。一处是王葆去图书馆借书,管理员小胖妞没有把书借给王葆,而是留给了后来的小胖子,两人“眉目传情”,让一边的王葆很生气。另一处是王葆被宝葫芦变进了银幕,遭到 恐龙的追击,坐在台下的这对小胖子俨然情侣,边吃爆米花边说笑,“没听说王葆去好莱坞发展啊。”记者观察,每次看片时这一对小胖子都引起观众爆笑。

  迪斯尼亚太区副总裁甄超凡表示哭笑不得,“我们在细节设计上,首先想到的是有趣好玩,让电影的层次更丰富。早恋我们根本没有想过,难道大家看到那两个小胖子不想笑吗,这与早恋绝对没有任何关系。”

  观众都想有宝葫芦

  虽然张天翼这部名作为的是教育孩子,家长也希望孩子通过这部影片摈弃好逸恶劳等恶习,但是颇具讽刺意味的是,记者采访的20位小观众中,有16人表示喜欢宝葫芦正是因其可以不劳而获。几乎所有的小观众都指责王葆太不小心,最后让宝葫芦走了。如果换做他们一定会好好和宝葫芦合作,保证不被别人发现。

  许多小观众看完片后一直津津乐道宝葫芦的魔力。不少孩子还把宝葫芦和机器猫相比,“真希望不用写作业,要什么就有什么”。不少成年观众也一样希望拥有宝葫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