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动画电影迎来爆发季 给力不再是传说

魁拔

《魁拔》海报

 

  本报讯 《长江七号爱地球》、《风云决》《麦兜响当当》《赛尔号》《藏獒多吉》《兔侠传奇》《喜羊羊与灰太狼》《马兰花》《魁拔》……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国产优秀动画电影出现在了市场中。七月流火,前有《武侠》,后有《变3》、《哈7(下)》,国产动画电影仍然迎来一个爆发的小高潮:《魁拔》、《赛尔号》《兔侠传奇》《藏獒多吉》四弹连发。不过这四部电影的命运大相径庭:《魁拔》在业界赢得了良好口碑,同时也卖出了300万欧元(约合2780万元人民币)这样使人振奋的海外版权费,但它的国内票房却只有区区305万元;《藏獒多吉》也是属于有口碑无票房的类型:该剧改编自国内最大儿童网络虚拟游戏的《赛尔号》,自从7月28日首映以来,票房一路飘红,目前已突破600万元大关,但这部让儿童游戏迷大呼过瘾的电影却被不少成人批评是“粗制滥造”;《兔侠传奇》在口碑和市场两方面则惨遭滑铁卢,据称票房还不到投资的十分之一。


  然而,这几部敢于在暑期档硬撼一干大片的国产动画电影却在近期引起了广泛的讨论。自从《喜羊羊与灰太狼》系列被打造成了一个成功的标杆后,近年来不少高投入、高水准的动画电影如同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恍惚间,影迷们又看到了二十多年前那个曾经属于国产动画电影的美好时代。《魁拔》的编剧田博告诉记者:“国产动画电影发展到今天,是众多力量积聚的结果,始终是要爆发出来的。但目前我们是既看到了希望,也有许多迷茫需要弄清楚。希望有一天,国产动画电影能够再造辉煌,‘给力’不再是‘传说’。”


  曾经的辉煌(1949年~1999年)


  日本漫画之神慕名渡海而来


  中国的国产动画片历史源远流长,早在上世纪20年代,中国的动画先驱万氏兄弟——万嘉综(万籁鸣)、万嘉淇(万古蟾)、万嘉结(万超尘)和万嘉坤(万涤寰)就开始研究动画制作,第一部中国自制的人画合演的《大闹画室》就是他们制作。1941年,受到美国动画《白雪公主》影响,他们制作了中国第一部大型动画《铁扇公主》,在世界电影史上,这是继美国《白雪公主》、《小人国》和《木偶奇遇记》后的第4部大型动画,标志着中国当时的动画接近世界的领先水平。


  上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中期,国产动画电影不仅种类繁多,而且娱乐性和艺术性都远高于同一时期的日本和美国。日本早期动画曾受到我国动画的许多影响,日本漫画之神手冢治虫都曾慕名而来取经。


  曾经影响日本动漫


  建国之后,中国的动画事业飞速发展,而1961~1964年间制作的《大闹天宫》则绝对是当时国内动画的巅峰之作,人物、动作、画面、声效等等都达到当时世界的最高水平。在没有特技、电脑和数字技术的当时,完全凭手工制作出来的这部动画片,正是由万籁鸣任总导演、张光宇和张正宇兄弟任美术设计、邱岳峰为美猴王配音,一句“孩儿们,操练起来”的开场白,使孙悟空的银幕形象呼之欲出。当时,被尊为“日本漫画之神”的手冢治虫也专程赶到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向“中国动画片之父”万籁鸣讨教经验。要知道,手冢治虫的《铁臂阿童木》是1963年才出来的。

 

大闹天宫 上下集

《大闹天宫》是当时国内动画的巅峰之作


  当时的优秀动画片包括1956年的《骄傲的将军》、1958年的《小鲤鱼跳龙门》、1961年的《小蝌蚪找妈妈》(我国第一部水墨动画片)、1962年的《人参娃娃》(相信大家都还记得白白净净的人参娃娃叫的那一声“小哥哥”)和《没头脑和不高兴》、1964年的《牧笛》、1955年的《神笔》(根据《神笔马良》改编)。


  百花齐放佳作频出


  “文革”之后,国产动画开始复苏。1978年的《狐狸打猎人》、1979年的《好猫咪咪》标志着国产动画片的浴火重生。1979年出品的《哪吒闹海》同样也是一部划时代的动画片。


  在1979年以前,由于电视尚未普及,所以基本上所有的动画片都在电影院里放映。1979年的《阿凡提》、1980年的《三个和尚》、1981年的《九色鹿》《南郭先生》、1983年的《天书奇谭》、1984年的《鹬蚌相争》都是当时脍炙人口的佳作。同时还有一些连续剧也开始出现了,包括1984年的《黑猫警长》和1986年的《葫芦兄弟》。1999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以纯商业化的方式推出了动画片《宝莲灯》,不仅邀请到了姜文、徐帆、陈佩斯、梁天、宁静等担任配音,还邀请到了张信哲和李玟演唱主题歌和插曲,这也标志着国产动画片进入了市场阶段。

 

下一页

现在的迷茫:三大困境搅乱国内市场脉门

上一页12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