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献计历险记》临时调整档期 口碑拯救票房

《李献计历险记》海报

      一如电影片名,《李献计》的上映和引发的排片,在口碑的作用下低开高走,确实像一场“历险”经历。由于缺少一部超级大片的冲击,导致近十部电影瞄准了国庆节,从《辛亥革命》9月23日上映开始,在十天内有近10部电影拥挤在一起。无论是70多位明星参与的《辛亥革命》,还是大制作大投入大阵容的《白蛇传说》《画壁》,就是与其他几部同期上映的电影相比,《李献计历险记》都不占有优势。

 

      临时调整档期 “李献计”开始历险

 

      这是一则有趣的有点笑话性质的微博:电影版《李献计历险记》将于10月1日在全国公映。此片原定是10月5日公映的,后来环顾四周,悄悄向前蹭了两天,提前到3号公映;再后来,发行公司估计是看了《白蛇》和《画壁》,笑眯眯地又向前蹭了两天,最后定在1号公映了。

 

      现实让《李献计历险记》的票房完全走了一条不同的轨迹。这个从10月5日上映到10月3日上映,再临时决定10月1日上映的变化,带给《李献计历险记》新的历险,甚至于差点成为一场灾难。由于最后一次调整档期是9月27日的首映发布会,这直接导致很多电影观众来不及接受电影上映的信息,发往全国所有影院的宣传品上都印着10月3日上映的信息,以至于相当多的观众都依然在等待10月3日去电影院。

 

      10月1日全国公映后,连续两天上座率严重偏低,这直接影响了排片情况,市场份额开始下跌。10月2日开始,相当多的观众开始反映去看电影买不到票,或者影院影讯上有排片消息到了售票处却被告知没有排片。

 

      这些信息直接影响到电影的投资出品方。出品人安晓芬女士甚至已经做好了票房不佳的心理准备说:“对于票房,我已做好最坏准备,即使把钱赔光,我也问心无愧,因为我赔的是自己的钱,没有拿别人的钱忽悠,对于新类型电影的探索,总要有敢于吃螃蟹者,我做了这个吃螃蟹者,就敢于面对各种后果,牺牲以警示后者。”





 

      口碑拉动票房 100%上座率和加场出现

 

      10月3日,原定的电影正式公映日,情况突然发生了变化。虽然10月1日上映以来的上座率不理想,但首轮进影院观影的观众开始通过各种渠道传播这部电影,在微博和专业电影网站上获得了大量好评。很多观众大赞电影“好玩有趣”、“是国庆档最值回票价的电影没有之一”、“今年最像电影的国产片”等等,对电影中所呈现出的情怀、诚意、创新性、视听语言表示认可。当然,也有一些观众表达了负面的评价,主要集中在:没看懂,需要再看一遍;相对潮流的观念和现代感,让一些观众产生了时代隔膜;原动画的骨灰级粉丝,表达对原著的过度热爱,不认可新的演绎。

 

      随着一些等待10月3日公映的观众走进电影院,再加上首轮观影产生的口碑传播效应,大部分院线恢复支持姿态,包括万达、星美、金逸、UME、博纳等院线在内的众多院线在上映第三天票房明显提升的情况下,相继增加场次来支持这部概念创新制作精良的电影。在电影公映的第三天,在北京开始出现100%上座率的影厅。这部新颖的影片,也许会像《海洋》一样通过后续口碑的拉动在票房上获得更大收益。

 

      观影感受截然相反 8成好评2成负面

 

      据了解,对于改编后的电影,大部分原著迷都表示了支持。一位名叫愣小子的网友认为电影丰富了李献计的人物背景,加入了一系列原作没有的人物和桥段。新配角如范明的黑心大夫,白凯南的小警察,以及大跃进时代的羽·泉,都是电影院中笑点的引爆器。

 

      另外在场景方面,原作迷认为最大程度上再现了动画的精髓,像人民公园就相似的让人惊叹。又加入了一些诸如黑猫警长、健力宝、魂斗罗等等象征着那个时代的独特印记。李阳的水准仍在,剪切华丽流畅,镜头语言丰富,看的人酣畅淋漓。

 

      而在普通观众层面,由于影片上映前期没有多余的资金做硬广投放,很多人表示事先并不知道,对电影还不太了解。另外也有部分观众称这两天才刚刚听说有这么一部好看的电影,将会在国庆期间去电影院观看。

本文只为传播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时光网认同其观点和立场,以及认同文中所述皆为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