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章明:很多导演爱走捷径 用钱解决问题


《郎在对门唱山歌》剧照

 

  昨日,在重庆晨报的协调下,重庆籍导演章明携其名声在外却一直难与观众见面的文艺爱情片《郎在对门唱山歌》,回家乡参加重庆晨报“影视沙龙”。在没有一位影视明星,没有任何抽奖噱头的情况下,上百影迷坐满了UME国际影城(微博)两江新区店放映厅。从情节设置到国产文艺片走向,甚至有关年轻人的理想,影迷与导演进行了真诚的交流,已经超越了简单的问答形式。


  小众文艺片遇上热情影迷会产生怎样的化学反应?昨日的《郎在对门唱山歌》放映厅,就可以带给你答案:碰撞!


  周日的12:30,对于大多数的都市人来说,是难得的家人团聚时刻。可也就在这个时刻,很多参加重庆晨报“影视沙龙”的读者已经三五成群地聚在了观影场外,等待着还有一个小时才会上映的《郎在对门唱山歌》。


  “我错过了北京的放映,真的没想到能在重庆补上。”生在重庆读书在北京的邱瑾是昨日第一个领走电影票的女生,她曾报名参加该片在北京影迷见面会,但因为临时有事没去成,所以这次特地赶早,“早早地回到重庆,早早地来到现场。”


  文艺片的观众也真的是不分男女老少的。不管是上至70岁的老大爷,还是未满20岁的高中女孩,他们都构成了昨日观影的主角。能容纳120多人的影厅至开场时,只剩寥寥几个座位。


  观众评价“有味道”


  该影片讲述的是少女刘小漾、她的音乐家教冯冈和当地县委书记的儿子张学锋三个人之间的爱情纠葛,其间穿插了多首动人的紫阳民歌,由于影片对主旋律题材的创造性挖掘,获得了今年上海国际电影节的最佳女主角、最佳编剧奖、最佳音乐奖等。


  观众是很热情的,观众也是很苛刻的,他们并没有因为影片的多个奖项而一味追逐,而是在观影后的“影视沙龙”,犀利地向导演章明提出一个个问题。“看完整个影片,感觉很穿越呀!前半部分不管是细节还是人物对话,都感觉很清新很真诚,可为啥后面的基调突然就陡转了呢?”本土著名影评人异乡首先就来了一个下马威,“精妙处如此精妙,粗糙处却如此粗糙,看后面怎么有种看地方电视台栏目剧的感觉?”不过也有观众认为,这样大反差的表现手法并不是剧情脱节,而是更尊重社会现实。


  “现在很多影片都被‘一日游’‘压箱底’,我们真的很难看到这样有味道,还能让人坐下来静静观赏的影片。”犀利问题过后,观众普遍对影片评价很高。


  章明不忘现场选角


  对于观众的犀利问题,章明不仅回答自如,还不忘为自己接下来的工作“做准备”。


  “你是学表演的吗?看你形象有点像,但学表演的提不出这样的问题。”有重庆大学电影学院的学生现场向章明请教电影中长镜头运用的问题,作为北京电影学院的老师,章明似乎对学生特别感兴趣,一直不苟言笑的他首次在交流会上开起了玩笑。一边说一边还掏出了自己的手机,对着该学生居然“咔嚓”拍了一张照。大家都笑了。说不定这是导演在备份,为即将在巫山开拍的新片选角呢。


  之前章明导演也通过重庆晨报公开征集新片《巫山的红》(暂定名)的女主角,一周过去了,来试戏的有很多,但章明导演似乎还没有找到最满意的。昨日现场,章明甚至还欢迎有兴趣的都来试一试。


  导演专访


  如果不开口,很难从外形上联想到章明是重庆人。瘦高个,灰色灯芯绒长裤外加高帮靴,再配上格子衬衣与围巾,有书卷气也有文艺范儿,干干净净。无论是影迷签名还是影城拍照,声音不大、话不多、不爱笑的章明导演都顺从地配合,由此你才觉得,他其实不严肃,不玄虚,真的很谦和,一如他的作品一样,平静的外表下在思考着什么。


  但一开口,即便长居北京多年、在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研究生任导师多年的章明,标准普通话里依然夹着些重庆味道。也许这也是章明个性中的某些坚持,就如同家乡巫山老县城因三峡蓄水淹没之后,他多次表示《郎在对门唱山歌》中的陕西紫阳县城和巫山老县城很像,就连当地人口音都很亲切。


  准备拍部商业片


  重庆晨报记者(以下简称C):相对你之前的作品,《郎在对门唱山歌》已经平和了许多,在西安也迈出了商业院线第一步。这是否是你今后作品转型商业片的一种暗示呢?


  章明(以下简称Z):(拍商业片)我觉得大家都可以做到,只要有机会。不存在转型的问题,因为在我没拍那种所谓的文艺片之前,也能拍商业片,我不觉得有什么问题。只是一不小心开始拍了一些文艺片,又坚持了一下而已。电影不在于是哪种类型,我觉得有能力把它拍好就行。


  C:听说作为“县城三部曲”你即将开拍的《巫山的红》会稍微商业化一些?


  Z:是的。我还准备拍一部纯粹的商业片,现在有两个备选的本子。一个惊悚,一个讲警匪的,卧底的……。


  C:《郎在对门唱山歌》的成绩大家看到了,会不会使你今后商业片更容易获得投资,而且拍得更精致些?


  Z:其实也不一定。可能人家认为我无论怎么拍都是那个(文艺片)调调呢。谁知道呢,所以不会(更容易),所以如果我要拍一个更商业、更市场化的电影,也不一定是一个很大的投资……(若有所思了一下)不过一直都拍商业片很容易就没有创作的东西在里面。


  很多导演爱走捷径


  C:之前听制片人玩笑说,您对演员的要求很高,高到自己都纠结的程度,甚至是挑剔。所以这次你的新片也是为了找一个“合适的”女主角不惜延期开拍?


  Z:不是挑剔,而是想找一个跟要拍的电影非常合适的人很难。很多导演选择走捷径,用钱来解决问题———找个红一点的、名气大一点的演员。但其实这个问题(指演员是否适合角色)是没有解决的,再大的明星也还是没有解决。


  C:演员不就是什么角色、性格都可以演出来吗。并不是每一个角色都需要“本色”吧?


  Z:不会啊。很简单,如果你是演员,让你去演一个黑人,你可以去演啊。但如果我找个真正的黑人是不是更好?哪怕他演技比你差,但他肯定比你更真实,更贴近角色,是不是?不管是不是本色演出,我觉得演员去演一个角色,障碍越少越好。障碍越多,问题也会越多。比如剧情要求他是一个很胖的人,但他是一个瘦子,他再努力也不可能切身体会到胖子的生活。


  C:如果在投资不成问题的前提下,你愿意挑一个明星来演你的电影吗?


  Z:只要合适,明星也没有问题。关键是要合适。明星如果合适当然是选明星了。他毕竟有市场效应,有一定的演技。投资方考虑到市场的影响力。


  大团圆的结局太假


  C:《郎在对面唱山歌》这个电影为什么不是团圆结局呢?


  Z:很多人都反映这个问题,说如果是团圆结局的话,接受度会更好,效果会更好。但在一起我觉得那个太假了,不可能是那样的。理想已经破灭了(笑)。因为实际上就是这样的。在现在这个社会环境里面,很多年轻人没办法实现理想,对不对?一些外化的、量化的东西已经把你规定死了。你们就是被规定的那一代人,我们也是被规定的那一代。我希望以后的年轻人不要被规定。现在的80后年轻人都被房子规定了。大家这辈子的理想就是买套房子嘛。都被规定好了,所以不需要理想了嘛。一切的轨迹,大家生活的目标早就定好了,你想超越这个东西很难嘛。就像《郎在对面唱山歌》里面一样,想超越这个,你就变成了一个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