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入人生尽皆痴狂 表演帝克里斯蒂安·贝尔的电影与人生

  时光网特稿 其实我们有些摸不清“克里斯蒂安·贝尔”这个名字的影响力,的确,他是来自好莱坞最忧郁的一代蝙蝠侠,他是刚刚从张艺谋大电影《金陵十三钗》中展现动情与救赎的“美国神父”,他是邪典影迷心中“美国精神病人+cult star”,他是13岁便被斯皮尔伯格选中从影的80年代大童星、他还是手捧2011年奥斯卡小金人的公认演技派,不夸张的说,克里斯蒂安·贝尔的履历和成就已经完全可以从表演领域定义电影的意义。

 

  可是相比起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约翰尼·德普或者布拉德·皮特等巨星级的电影选手,贝尔显然有些曝光率不足、不够大众情人、不够众所周知、不够极具辨识度、不够广泛意义的话题性。就算在这个专题里,我们用他说过的近100句话和他所经历过的100个瞬间来串起其从影人生之后,却依然不知道如何定义和介绍这个非传统型的演员。

  

  谁是克里斯蒂安·贝尔?

 

  作为大银幕下的旁观者,人们能看到一个在《太阳帝国》的泥泞中爬行的孩子,而看不到他本人颠沛流离的童年,看不到其在镁光灯下与父母失和的成长烦恼。人们看到那个在《小妇人》里身着旧时代服饰的青年倚门而立,看得到《淑女本色》中,还未问鼎奥斯卡影后的妮可·基德曼在他的身后翩然起舞,而看不见一个“童星”如何身陷于成名的尴尬和演艺事业的“第二次发育”。

 

  人们震惊于《美国精神病人》中他自杀式的疯狂和疯魔,熟知其《机械师》那副121磅重的骷髅骨架,不解其在《致命魔术》片场为了进入角色而坚决不和其他人对话的严苛,争议于《终结者2018》拍摄时那近乎崩溃和爆炸的37个Fuck,却不知道那惊人惊悚的怪诞和神经质背后,到底是怎样的专注和执着催生了他倾情的投入和演出。如今,人们开始感动于《金陵十三钗》中他跨越语言的饱满动情,更期待着他和诺兰带来蝙蝠侠传奇的完结……

  

  是的,许多影迷都熟知克里斯蒂安·贝尔的许多角色,却始终无法揣摩最真实的贝尔,这就恰如将这个演员推至好莱坞英雄榜单巅峰的电影《蝙蝠侠:开战时刻》中的台词所说:“他还在世界的某个角落,从未回来”。

 

  他还在电影的某个角落里,从未回来,所以,人们所接触的、记忆的、评价并且分析的,都是克里斯蒂安·贝尔的面具,是扮演着这个威尔士男人的种种“角色”,而这样的神秘错位正是克里斯蒂安·贝尔区别于大众明星的真正魅力。

 

  也许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巨星,他们的影响力涵盖了整个年代的光彩和与电影的时空,但其实,不一定每部电影都能有幸拥有一位真正的演员。真正的演员会让自己消失在表演中,把自己融合在角色里,而其真我却难以捉摸不可预料,于是,热爱电影的影迷们,请和我们一起翻开这个专题,在胶片定格的间歇和瞬间,去欣赏克里斯蒂安·贝尔变化莫测的表演和从不妥协的痴狂,他将向你表现真正的演员区别于明星的价值所在,展示对于表演的执着投入和甘于孤寂。如果说,电影这项艺术载体是真正可以拥有梦想与骄傲的所在,那么,克里斯蒂安·贝尔的名字一定是最强有力的证据之一。

 

(本专题撰文:阿穿 铁衣 钝夏 Greenlock 长安)

(本专题制图:萌特斯)

(编辑:小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