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盾获奖出席电影音乐论坛 要糅合旧作拍电影


谭盾

 

  昨天,第二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电影音乐论坛“探寻光影中的音乐之美”在中央音乐学院举行。市委宣传部部长鲁炜、中国影协主席李前宽、市广电局局长李春良,以及文联、民委、中央音乐学院等单位相关领导出席,作曲家胡密-曼恩、理查德-贝里斯、谭盾等亮相。鲁炜指出,一定要创作出精品电影,“好的电影必须有好的音乐”。 找老朋友促成这次论坛


  鲁炜说,这个论坛是他提议举办的,他找到张和平、李前宽等老朋友,促成了这次论坛,“我非常想说,现在的电影有弱化音乐的趋势。”鲁炜指出,音乐可谓电影的灵魂,“一部经典的电影一定有其经典的音乐。现在一些电影,拍完后才想起谱曲,那样的音乐和电影的内容是两个体系、两张皮,是分离的,没有融为一体。”鲁炜呼吁电影人,在拍摄,甚至在分镜头、剧本创作阶段,就邀请音乐人融入创作团队,“让音乐与人物一起喜怒哀乐,和剧情一起起伏。”鲁炜说,好的电影音乐一听就让人想起这个电影,好的音乐让观众融入故事,如身临其境,“好的旋律要有个性,要让人过耳不忘。我期待着。”


美作曲家称不依赖灵感


  好莱坞作曲家、两届艾美奖得主胡密-曼恩上台演讲,题目是《如何开始你的电影配乐》。曼恩说,作为一名教授电影音乐创作的老师,他认为电影配乐的主要功能是讲述故事情节。他说,一名合格的电影配乐者,必须懂得电影类型,懂得一些电影导演的工作方法,电影配乐不能仅仅靠灵感。


专访


谭盾要糅合旧作拍电影


  昨天,著名作曲家、第73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原创音乐奖得主谭盾,在中央音乐学院接受本报独家专访,袒露了他跨界电影、音乐创作的心得。谭盾说,歌剧是原始的电影,电影是未来的歌剧。


  谭盾说,音乐是无界的,不分电影音乐或是其他什么音乐,因为真正优秀的音乐讲述全人类的灵魂,“当我做完《卧虎藏龙》,马友友说,你可以做个系列。我说这个建议好,可以把大提琴、小提琴、钢琴这三种最有意思的乐器放在一起。”谭盾透露,他将《卧虎藏龙》《英雄》《夜宴》三部由他作曲电影配乐结合在一起,创作了一部新作品《复活》。目前,谭盾正在积极将它运作成一部电影。

 
  谭盾随和,也很幽默。讲话时眼睛富有神采,洞察着一切。当一名在中国工作的俄罗斯记者用英语向他提问时,他有礼貌地问,是该用汉语还是英语回答。等正事谈完,他马上讲起了“俄语”。现场也许只有那名俄罗斯女记者没有被骗到。谭盾解释他说的是“yellowbluetbag”,那个读音的意思是“我爱你”。


谭盾获肖斯塔科维奇音乐大奖


  近日,俄罗斯“肖斯塔科维奇”音乐大赛评审委员会正式公布:中国著名作曲家、指挥家谭盾荣获第11届“肖斯塔科维奇音乐大奖”。该奖项的颁奖仪式将于5月14日在俄罗斯莫斯科世界文化遗产地——亚罗斯拉夫尔古城隆重举行。届时,谭盾将在颁奖仪式上,亲自指挥莫斯科国家交响乐团演奏俄罗斯著名作曲家肖斯塔科维奇的作品以及他创作的作品:网络交响曲《英雄》《死与火:与画家克利的对话》。


  大赛旨在表彰当今世界在音乐艺术领域作出卓越、杰出贡献的音乐家与艺术家。在历届的获奖名单中不乏国际音乐巨匠身影,如德国著名的小提琴家安妮-索菲-穆特,俄罗斯著名指挥家瓦列里-捷吉耶夫等。


  在谈及获奖感受时,正在参加北京第二届国际电影节的谭盾激动地说:“我能够得奖的根本原因是取决于我作品中深厚的中国文化影响。多年来我不断致力于将中国哲学思想注入世界音乐教育、演出与传媒体系中去。我认为,外国人只有在哲学思想和文化理念上完全接受中国的传统文化,并渐渐融化成他们自己的一部分时,才能让中国的现代文化真正走向世界。所以此次获得‘肖斯塔科维奇音乐大奖’不仅是我的荣誉,更是中国文化的荣耀。正是因为中国文化的深远影响,对我那么多年来的工作与创作的肯定与鼓励。我会认定我的理念并付诸于自己的努力和创作,将中国文化在世界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