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背后的宋代科技脑洞 城墙集合严密作战体系 火药孔明灯弓弩各个有玄机

       时光网特稿 张艺谋导演与好莱坞幕后班底合作完成的奇幻大片《长城》,已于12月16日正式上映。影片故事发生在架空具体年代的宋朝,由于人类的贪婪暴虐,天降怪兽“饕餮”来惩罚人类,而我们所知的万里长城就是用以抵御60年一犯的“饕餮”所建造的。

       《长城》中,熊、虎、鹰、鹿、鹤军所代表的步兵、骑兵、工程兵、空战部队等,功能各异的古代军队协力迎敌的壮观场面令人大开眼界,而影中所展示的机关兵器更让人目眩神驰。当然,作为一部架空奇幻片,片中许多奇观都是原创而来。例如“蒸汽朋克”风格的巨型齿轮,虽然中国战国时就开始大量使用齿轮,但主要运用于里程计,天文钟等方面。而大放异彩的长城“巨型剪刀”也是源于编剧的奇思妙想,历史上没有实物对应。

       不过另外一些“黑科技”,如多弓床弩,热气球等就并非空穴来风,他们都有着历史上的原型。我们今天就来看一看,真实的古代历史上,都有哪些比电影还不可思议的“黑科技”。

       其实,《长城》电影中的长城本身就是最具有“黑科技”潜质的设施:它屹立千年不倒,是防守“饕餮”的第一道,某种意义上也是最后一道防线,而若无长城的高耸、厚实,其上面的多种守城设备也没有用武之地。


       长城从来就不是一道孤立的城墙,而是由大量建筑组成的严密体系。现实中的长城起到的作用,本质上与电影中的长城相似,自战国之时开始,各国就开始修筑城墙来协助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威胁。除了城墙本身的防御属性之外,长城也是对外进行攻击的主基地,修整好的长城更能为各处的协防提供较好的运输能力。

在电影中,长城里有许多机关设置

       长城体系主要由关隘、城墙楼台、烽燧三部分组成。在出入长城的咽喉要道上,一般都设有关隘驻守,关隘由关口的方形或多边形城墙、城门、城门楼、瓮城组成。

       电影中的主战场就是一个长城关隘,处于两山之间最窄处,易守难攻。主将们举行作战会议和庆功宴的是城门楼,它是战斗的观察所和指挥所,也是战斗据点。片中也出现了点“烽火”的镜头,在古代边防报警的两种信号,白天放烟叫“烽”,夜间举火叫“燧”。而墙壁上的投石机也是传统的中式兵器,它们更多被用于攻城。

       不过,在《长城》故事设定的北宋时期,长城并非完全处于宋人手中:在太宗、仁宗两朝的北进战略失败之后,一部分秦长城落入了契丹(辽)的辖地之内。而契丹本身也修筑过长城用以防御高丽以及女真人。值得注意的是,宋代在山西境内西北部的岢岚同样修筑过长城,并在修筑过程中加入了炮台、瓮城等宋代才开始有的新设施。

长城的“攻击性”

       在电影中,我们可以发现长城内部其实别有曲径,有不少机关暗藏在厚实的城墙中,而“饕餮”也聪明地在城墙下挖洞绕过防卫,直捣京师。真正的长城墙身平均高度为7.8米,有些地段高达14米。墙身由外檐墙和内檐墙构成,内填泥土碎石,外檐墙是指外皮墙向城外的一面。所以在墙中暗藏机关的做法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城墙有多种建造方法,明代以后,长城砖之间的黏合剂为糯米汤与标准砂浆混合而成,性能远超一般砂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