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士杰录制《开讲啦》 莫利教授症挑战冰桶

金士杰录制《开讲啦》 莫利教授症挑战冰桶

金士杰参加冰桶挑战(1 /2张)

从养猪场兽医到苦逼文艺青年,他可以为戏剧舞台理想卖苦力、饿肚子;曾经抱定独身主义,却在花甲之年迎娶小他25岁的新娘。近日,“台湾现代剧场的开拓者及代表人物”金士杰,应邀参加了央视青年公益节目《开讲啦》录制。

作为开讲嘉宾,金士杰老师对主持人撒贝宁以及现场观众分享了他对于生活和生命的感悟。在《开讲啦》录制现场,金士杰说,“因为有了家庭孩子,我对这个世界有了更大的痛痒感。”录制结束后,金士杰老师在《开讲啦》舞台上接受朋友邀约参与了ALS冰桶挑战,挑战成功的他点名在话剧《最后14堂星期二的课》唯一搭当演员卜学亮、主持人张小燕、撒贝宁参与接力!

从“丐帮”帮主到精神“贵族”

金士杰曾是位兽医,念屏东农专畜牧科的他,在台湾屏东的牧场养猪一年多。在《开讲啦》现场,他分享了他做兽医期间亲自给小猪喂食、配种、绝育、清洁,目睹小猪们嗷嗷落地、茁壮成长送往屠宰场的无奈。

在屏东养猪一年半,放不下文艺梦想的金士杰最终还是来到台北。他是台湾最早的话剧团体兰陵剧坊的创立者之一,成员包括如今在台湾剧场赫赫有名的李立群、李国修、赵自强。那时台湾剧场刚在起步阶段,演员都穷得叮当响,只能靠第二职业维生。有人在补习班教英文,有人在高空修电线,金士杰选择了当搬运工。“那时觉得我的头脑绝不可以服务于任何企业、贸易,头脑很昂贵,我的任何字字句句都千金难买,我只能做一件事,就是出苦力。当时表演的场所,小到在私人的客厅里,观众就三五个朋友,屋里的日光灯、沙发、厕所,都可以即时被拉来当做布景。那时我们是一群丐帮,但我认为那时的幸福,是以后的时代无法比拟的。”

甚至在《开讲啦》现场,他还回忆了到朋友李昂家吃剩菜的经历;穿别人淘汰的旧衣,过着别人想不到的简朴生活,甚至于家里的沙发、微波炉、烤箱、锅铲,也都是“二手货”,这些轶事为朋友们所津津乐道。然而金士杰并非抠门小气不近人情。他坦言,“以前比较骄傲,觉得穷有穷人的尊严、骨气;现在比较宽阔,为了赚一点奶粉钱,可以从宽考虑。但人不要无限制地去追求物质,你即使赚奶粉钱、即使想让剧团盈利,也不要赚得没尺度,有吃有住就可以了。要不要住豪宅,要不要开豪车,这些不要过于强求,精神上的富足是物质上无法去比拟的。”

“莫利教授”关注渐冻人症 录制结束后挑战冰桶

这次金士杰来到北京录制《开讲啦》,除了为其参演的最新电影《绣春刀》站台外,更多是为了其9月17-19日在北京保利剧院主演的《最后14堂星期二的课》做宣传。在即将上演的话剧《最后14堂星期二的课》里,他饰演了一位患有“肌萎缩侧索硬化症”(也称渐冻人症)教授--莫利。这次金士杰塑造的莫利教授,从开场潇洒地翩翩起舞,到机敏地向学生提问,到生病后扶着助步器才能走路,再到坐在轮椅上颤抖地试图吃东西而吃不到,最后躺在病床上作最后的喘息,其炉火纯青的表演让人叫绝。尤其是莫利教授告别人生的一幕,在迄今为止的所到剧场里都能听到观众无法按捺的抽泣声。

据悉“渐冻人症”是累及上运动神经元(大脑、脑干、脊髓),又影响到下运动神经元(颅神经核、脊髓前角细胞)及其支配的躯干、四肢和头面部肌肉的一种慢性进行性变性疾病,会导致病人肌肉逐渐失去功能,开始四肢麻木,人患病后期不能吞咽,不能呼吸,直至窒息而死,目前此病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而为了唤起更多人关注这个病症和关爱患病的患者,在《最后14堂星期二的课》饰演“莫利教授”的金士杰老师在录制完《开讲啦》节目后,接受朋友邀约参与了ALS冰桶挑战,挑战成功的他点名演员卜学亮、主持人张小燕、撒贝宁参与接力,接下来,爱心将如何传递,让我们一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