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维新年演讲:内外兼修、多线布局、稳中求进

2018年2月8日,滴滴出行CEO程维、滴滴出行总裁柳青在滴滴年会上发表重磅演讲。

程维称,2017年是滴滴沉淀下来的一年,这一年“蹲下来”是为了接下来能够更好地“跳起来”。

在谈及未来时,程维首次对外揭晓滴滴的“太极战略”,称内外兼修、多线布局、稳中求进是滴滴2018年发展的关键。

滴滴,程维,柳青,出行,国际布局

【程维现场演讲实录】

欢迎大家回家。这一年大家辛苦了!

今天我们已经有将近九千个同学了,如果加上我们在巴西的近一千个说葡萄牙语的同学,整体已经将近一万人了。

把大家从天南海北聚到一起越来越不容易,但每一年,年底不把大家聚起来,一起闹一闹,一起high一high,好像这一年就没有过去、就没有交代一样。

年会把大家请回来,不仅仅是人聚在一起,更重要的是心要聚在一起,我想这一年我们都经历过很多的挑战,经历过一些痛苦,但也有很多的喜悦,也有很多的成绩。

我们身边有很多鼓励过我们的人、温暖过我们的人、给我们力量的人。我想难得今天我们九千个小桔人在一起,我们能不能一起起立,希望大家握紧身边兄弟姐妹的手。这个场子张学友来过,刘德华来过,今天滴滴来了。

相信“相信”的力量

滴滴是一家与众不同的公司,是从绝境之中走过来的公司,是一家真正的使命驱动的公司。

五年前我们带着让出行更美好的梦想在北京出发,相信互联网可以连接用户和出租车司机,可以消除信息不对称,提高效率。但那个时候满眼看过去全是困难和挑战。最早我们开始的时候,只有20%的司机是有智能手机的,那个时候还没有成熟的诚信体系,我们无法确定叫好车之后司机一定会等你、用户一定会坐那辆车,那时候也没有移动支付。

面对这样的困难,我们在北京用80万人民币在中关村租了一个小小的房间,因为我们相信未来这些困难都会被克服。还记得西客站吗?那是我们梦开始的地方。

刚刚上线不到4个月的时间,我们收到了第一份红头文件,当时几乎是陷入绝境。

但正是因为大家没有放弃,因为大家一路坚持,到后来几乎每一个出租车司机都有了智能手机,软件开始推动硬件的普及,移动出行也推动了诚信体系,甚至不用付钱就可以下车。

正是因为我们心存理想,相信我们在做正确的事情,在困难面前我们不曾低头,打车软件慢慢改变人们的出行习惯。

我们相信网约车和背后的市场化机制能打破牌照的壁垒、打破价格的壁垒,市场化机制能让好服务的司机赚更多钱,能进一步提高行业效率,提高整体服务水平。

不仅如此,我们还相信互联网会连接所有的交通工具,我们推出顺风车、代驾、公交、单车、分时租赁……未来用户只需要一个手机,智能的交通大脑会告诉你应该选择什么交通工具、应该走哪条路,你只要安心出行就好。

因为相信,我们成为了全球最大的一站式出行平台。

慢慢地,我们的交通工具、出行方式在用肉眼可见的速度发生变化。这一切都是源于我们最早的相信。伴随着残酷的竞争和政策压力,期间也伴随着无数次的碰壁和失败,因为相信,我们永不放弃。

发展到今天,我们已经有4.5亿用户,中国交通互联网、中国共享经济的创新和发展开始引领全球。

记住,并不是过去十几年门户、电商、搜索在发展的早期中国的创新引领全球,而是我们这一代创业者,在智慧交通、共享经济的时代,因为我们相信、拼搏,因为持续创新和努力,我们开始逐步引领全球。这是我们的使命!

我们一直没有停下探索的脚步。在2017年,我们提出智慧交通。我们相信不仅仅用户和交通工具会线上化,道路和红绿灯也要被线上化、智能化。

经过一年的努力,在中国的很多城市,已有超过1200个红绿灯是由滴滴在基于大数据进行智能调度。不仅仅靠调度车辆解决出行效率,我们还需要在城市交通综合规划、治理、红绿灯在线管理以及很多方面投入力量,只有这样,让出行更美好才不是一句空话。

我们相信随着今天中国的交通互联网的创新速度、运营、技术实力逐步引领全球,那就应该有一家中国企业把它的产品、技术和经验输出到全球。

所以我们没有停下脚步,国际化远征军带着勇气去到了巴西,去到了更多更广阔的地方。只要我们坚持做正确的事,我相信滴滴的全球化就一定会成功。

滴滴还在进入更多领域。我们还在尝试打造针对车主的一站式服务平台,尝试去做汽车运营商,希望推动车厂为未来共享设计汽车,而不要惯性的像过去一百年一样为家庭设计汽车。

未来家庭并不一定需要购买车辆,我们的目的是出行,车只是手段,我们希望推动整个城市、推动整个社会进入共享的、更加高效的未来。

“蹲下来”是为了更好地“跳起来”

2017年是特殊的一年,我们经历残酷的战争之后有了一个关键的窗口期,在今天中国互联网、全球互联网残酷竞争是常态,修炼内功是难得的幸运时间。

我们看到这个时代很多最前沿的企业,依然处在残酷的竞争之中,所以,我们必须要清醒,在持续残酷的竞争之中生存下来是常态,是我们的使命。

2017年我们有了一个短暂的窗口期。我们开始冷静下来,开始认真思考到底为用户创造了什么价值,开始全力以赴地做安全、体验、持续提高效率,修炼内功是滴滴2017最重要的主题。

以安全为例,这是滴滴最重要的良心指标。2017年,我们投入巨额资金和技术资源建设更完备的科技安全体系,安全事故率下降了21%。这也意味着一年来滴滴帮助减少了近2000起事故。我们相信,移动出行一定会因为开放、因为透明、因为科技而变得更加安全。安全第一,不仅仅是口号。

我们的体验还没有足够好。过去一年的时间,每周一早上九点钟的第一个早会,我们所有高管坐下来,不是关注增长,而是一起思考复盘我们是否有服务好用户。

这一年时间,因为大家的努力,因为大家的付出,我们在体验上有了很多长足的进步,NPS、用户满意度都有扎实的提升。

2017除了修炼内功,还有4个关键词

一、智慧交通。我们并没有像过去一样用工业时代自动化控制手段提高城市交通的效率,而用的是这个时代的大数据,用人工智能技术去帮助提升,智慧交通未来将赋能整个城市。

二、专车决胜。这个背后是我们在用心地真正服务好司机,一丝不苟在做服务。中国未来的出行不能仅仅是因为便捷、因为便宜而被全世界所了解,我们的出行被全世界尊敬,一定会是因为我们的服务。请继续加油。

三、国际布局。虽然我们每天面对的是未曾预料到的陌生环境,面对的是有很多具体的困难和风浪要去解决。但我依然很相信大家,很期待大家,期待大家从全球各地发回捷报。

四、洪流落地。滴滴有一个使命,是成为未来汽车共享运营商。感谢大家过去一年帮助滴滴洪流落地,脚踩到地上。2017年我们在汽车资产管理、汽车金融服务、维保服务、充电网络建设上都初显锋芒,加油业务获得很大突破。

2017年,我们沉淀下来,“蹲下来”,是为了接下来能够更好地“跳起来”。围绕着乘客的出行,围绕着城市的交通,围绕着车主的服务,围绕着汽车产业的变革,我们还有太多事情要去做。这些都是滴滴的想象力,也都是滴滴的潜力。

接下来滴滴会怎么发展?我给大家讲下滴滴的太极战略。左边的太极是我们围绕着乘客、围绕着司机提供的服务,从围绕乘客的一站式出行平台,多元化的出行服务。

再到围绕着车主和汽车生命周期的一站式服务平台,从专快、出租车、顺风车、代驾到加油、维保、充电、金融等滴滴的所有业务,都会像太极球的中心一样互相联动,真正服务好我们的车主和乘客。

让这个球转起来是2018年的关键,我们的每一个垂直业务,不管是出租车、快车、优享、优步、顺风车,还是代驾、专车等等,我们每一个业务都要想清楚自己的用户价值是什么,修炼好自己的内功,同时横向打通。

围绕乘客打造一站式出行平台,走向世界,真正变成人工智能的出行助手;洪流浮出水面,滴滴进入线下围绕车主打造一站式服务平台,并最终成为共享汽车运营商;

AIfor Transportation(AI改变交通),持续强化在智慧交通和无人驾驶上的投入,最终成为智慧交通技术引领者。

大家记住,这一战略也将指导滴滴未来的业务布局,把握好滴滴的“节奏”。帮助滴滴成为全球最大的一站式出行平台、共享新能源汽车运营商和智慧交通建设的引领者。

今天的滴滴还谈不上已经让世界的出行变得很美好。2017年,机动车销售量还在上涨,中国每年还有超过两千万用户要买一辆车,车辆只有5%的时间被使用。

为了这5%的使用时间还要买停车位。即便要摇号、即便要拍卖车牌,即便开车并不方便,但大家依然还在买车。

这主要是因为今天我们的服务还不到位,还不够稳定,还不够让用户有安全感,还不够能够替代一百年根深蒂固的习惯、观念,但是未来一定会到来,需要我们在接下来五年时间里凝聚我们的力量,使命驱动,快速进化。

2018年的3个关键词

一、内外兼修。从为用户创造价值,到商业成功,从组织进化到更好和主管部门及公众沟通。2018年,我们希望通过内功的优化打赢国内国外全球的战役,也为下一个阶段我们的使命、我们的愿景蓄力。

二、多线布局。多线布局则是要围绕我们的车主和乘客,把每一个业务在细分赛道里做到绝对领先。前几年在滴滴有一句话:如果在垂直赛道里做不到绝对第一名,作为滴滴一个事业部就是失败。

三、稳中求进。意味着我们要更多地思考用户价值,思考商业成功,思考每一个领域的打法,能在广阔的战场上面去做到布局,打好每一场战役。

为了更好地支持接下来的战略,今年还有两个组织上的调整:

一,我们有了继快捷出行事业群和品质出行事业群后的第三个事业群,我们的战略部、国际业务事业部和金融业务事业部将合为战略事业群。

二,我们的智慧交通团队会由虚入实,从智慧交通FT变成智慧交通事业部,让我们把掌声送给智慧交通团队。

相关领域
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