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D. Power梅松林:中国将要引领世界汽车行业发展

2017年11月3日,由亿欧公司主办,易鑫集团联合主办,大搜车协办的“汽车消费新模式——GIIS 2017汽车新零售商业峰会”在上海虹桥元一希尔顿酒店正式举行。

会上,J.D. Power中国区副总裁兼董事总经理梅松林发表了主题为“新时代下汽车消费需求的变化”的演讲。

梅松林认为:

1、从汽车销量来看,我们已经远超美国,但如果从保有量来看,我们和美国市场最少相差一个亿,我们国土面积和美国差不多,没有理由达不到美国的保有量。

2、我国汽车市场一个特点是大,另外一个特点是多,车型多、品牌多。

3、90后伴随着互联网进入成长期,对于新的技术、新的配置要求非常高。他们在自动驾驶、以及网络购车的比例比其他人群要高,进店服务的次数远低于其他消费人群。

4、新的机遇与新的挑战:第一,消费者愿意花更多的钱买品质更高、更安全、更有个性的车。第二点,中国消费者对品牌的态度非常正面。

5、中国汽车行业长期以来是追赶国际市场、追赶国际品牌,而随着中国汽车行业从大走向强,我们将要要引领世界汽车市场的发展。

梅松林,J.D.Power,梅松林,汽车市场

梅松林现场演讲实录(有删改)

梅松林:各位嘉宾大家下午好,在快速变化的时代当中,汽车行业将会迎来什么样的改变?首先消费人群在发生变化,开始追求品质、追求个性。变化当中有机遇也有挑战,今天我重点讲消费者的变化,在讲微观层面变化之前,我们看一下宏观层面的变化。

我们一起看一下新常态下的中国汽车市场。全球每卖十台车,有三台是在中国卖的。现在我们的销量已经把美国抛在后面,而且增长速度也比美国快。尽管我们已经是最大的市场,但还有发展空间,如果从保有量来看,我们和美国市场最少相差一个亿,我们国土面积和美国差不多,没有理由达不到美国的保有量。

中国汽车市场一个特点是大,另外一个特点是多,车型多、品牌多。2008年美国有三百个车型,中国有七百个车型,多了1.5倍。因为有了更多的选择,消费者变得很挑剔了,一直以来,消费者都很关注汽车的颜值,但是,最近有很多其他的因素也开始受到了消费者的关注,第一个就是品质。

因为品质不断的提升,消费者对自主品牌的态度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以前买过自主品牌。到了2017年仍然会买自主品牌的有多少人?接近一半。自主品牌自身正在升级,而我们的中产阶级比例也在迅速上升,2009年中产阶级只占25%,现在上升到了40%。由此看来,自主品牌迎来了良好的市场机遇。

根据过去的调查,每百台自主品牌的新车比合资品牌多了了400个问题,经过改良后,差距微乎其微了。新车在两到三年内没什么差异,接下来竞争就要比耐久性、长期质量了。

我们还发现一点变化,中国消费者越来越不喜欢买小车,中型车、高端紧凑型车、紧凑型轿车、入门中型车。SUV的市场逐渐火热,份额从10%上升了37%。

这背后就涉及到另外一个消费需求,那就是个性化,对个性的追求导致消费者越来越喜欢购买豪华车和SUV。

来看个性化的产品,2005年以前消费者购买的原因之一是价格,2005年之后,价格让位给品质,变成影响中国消费者买车最重要的原因。现在,第四个竞争要素出现了,那就是智能化的配置,也就是人机互动。早期跟印度、泰国、美国对比,中国消费者对这一方面并不感冒,但是2015年之后突然发生变化,人机互动技术对于买车的影响要素,已经上升到了第4位。

90后伴随着互联网进入成长期,对于新的技术、新的配置要求非常高。他们在自动驾驶、以及网络购车的比例比其他人群要高,进店服务的次数远低于其他消费人群。

提到互联网购车,前一段时间有人问我,自从十八大提互联网+之后过去五年,汽车市场有什么变化?我想这五年当中让一件事情变得极有可能,也就是一对一千万、一对一亿。第一个一代表厂家,这一千万是保有量的消费者,互联网可以让厂家服务一千万消费者,可以为一千万消费者提供个性化的产品、个性化的服务。

互联网购车比例在2015年前只有8%,2015年上升到了15%。做得比较好的经销店大概40%以上的销售是来自IDCC网销,而且现在还在上升。有一家公司叫TRUE Car,旨在让消费者以最低的价格买到想要的车,你在它的平台上下单,会比店里的价格便宜几百块钱。所有消费者都希望最大的透明度,而很多商家希望将透明度降低,而互联网技术不断的发展的今天,这个博弈天平是向消费者倾斜的,它会让市场定价变的更透明。

根据我们研究,2010年到2017年,消费者平均每年开的公里数下降了15%,2010年,消费者平均每年接受维修保养服务的次数是3.5次,现在降到2.7次。我们也调研了人们对共享出行的接受度,这一块盈利的压力非常大。能够接受打车软件的消费者占到80%,这一比例是相当高的。

最后我们总结一下新的机遇与新的挑战。第一消费者愿意花更多的钱买品质更高、更安全、更有个性的车。第二点,他们对品牌的态度非常正面。

我们再回到行业层面,纵观2000年到现在,从2000年开始,捷达、桑塔纳、夏利等等商务车、出租车为推动了轿车在中国的发展。随着个体户收入增长之后,他们开始选择高档乘用车,比如说雅阁等。这个时候可以看到中国中产阶级比例的变化。

而到了每个人都有车的时候,我就要买一台更有个性的车,中国汽车行业长期以来是追赶国际市场、追赶国际品牌,而随着中国汽车行业从大走向强,我们将要要引领世界汽车市场的发展,谢谢各位。

相关领域
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