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美APP刘迪:技术正在驱动消费医疗市场的爆发

2017年8月25日,亿欧在北京双井富力万丽酒店举办“破壁·融合 2017中国大健康产业升级峰会”,围绕大健康产业的四大升级,与诸多医疗行业领袖、从业人士和行业关注者一同探讨如何用新技术、新理念赋能大健康行业。

活动现场,更美创始人兼CEO刘迪做了题为《技术驱动消费医疗市场的爆发》的演讲。

更美,刘迪,更美,消费医疗,医美,品质医疗,刘迪

刘迪现场演讲实录

 

各位领导、专家,各位来宾、观众,各位媒体朋友:

大家好,我是更美的刘迪,更美APP是国内最大的医疗美容与健康服务平台,大家在AppStore或者Android市场下载就可以找到更美APP。我很喜欢金雪坤金总的发言,我也应主办方的邀请跟大家汇报一下我们整形美容下一步的一些工作安排。

国内首提“消费医疗”,最能盈利的移动医疗品类

今天我的主题是“技术驱动消费市场爆发”。其实在过去的三四年里面,在中国的医疗市场接触的一些新的概念叫“消费医疗”。

“消费医疗”这个词在美国叫做消费级别的医疗服务,其实在美国,一直对医疗市场的服务分成三个级别。第一部分叫治疗性医疗,或者叫基础医疗,主要治病救人,寻医问药;第二层叫保健性医疗,针对营养、膳食、运动,或者是生活方式给你带来的健康的问题,用医疗或者科技的方式帮你进行保养或者维护;第三层,求美式的医疗,包括身材、牙齿、头发、皮肤,还有我们今天要谈到的整形美容。

现在在中国比较主流的是整形美容,然后是抗衰老、牙科、皮肤、减肥,比这个市场稍微小一点的,包括视力,产前产后的维护,营养膳食、心理健康,还有中国特色的中医保健。在3年前,我从美国把这个词带到中国的时候,其实是没有“消费医疗”这样一个中文词语的,当时不管跟投资人、资本市场,还是我的同行在讲我们要做一个整形行业的平台的时候,很多我见到的投资人都会把我们放到TMT或者消费里面。因为在几年前,在中国的医疗行业,或者医疗从业者眼里,其实整形不算是医疗服务,实际上是一个消费市场。

在过去的几年中,我看到了一个非常明晰的资本市场的方向。在过去几年里,资本市场在医疗行业里投资,但说实话没有赚到什么钱。能够有现实的商业规则的品类非常少,而我们很有幸在这些品类之中。

“消费医疗”是在中国医疗产业中最有商业价值的,或者是最有盈利能力的细分的品类,每个都不大。如果把它们跟骨科、心血管,包括男科不孕不育这些做比较,从市场容量上来说它们都是不大的品类。

但是因为他们很有幸在过去十几年,二十年,在我们的前辈“莆田系”,在百度,在大量的行业从业者的手中慢慢的从每个行业里面找到自己的商业模式,才蜕变成现在在大家眼中看到的,一方面有很强的消费能力和消费冲动,另一方面整个行业形象其实非常不理想,大家想到的我背后的这些行业,可能都存在大量争议性的问题,是否死了人,或者各种各样的媒体的负面报道。

消费医疗市场广阔:二分之一的女孩有需求

更美这家公司2013年成立,在过去四年里面,我们在想通过APP能够做什么,能帮助不管是整形,还是消费医疗行业,在未来五到十年里蜕变成怎样。

过去的几年里面,在“消费医疗”这个行业里面,作为从业者能够感到最大的一个变化就是年轻的消费者的涌入。我背后其实都是在我们的平台上面分享自己整形经历的女孩子。每两张照片是一个人,右边的照片是她们整形前的样子,左边的照片是她们整形后的样子。

renwu-liudi4.png

她们年轻并且颜值高,没有生过什么病,她们只是因为想让自己变得更好的需求,在医疗市场里面打开了自己的钱包。我们很开心看到这样的市场,因为她们在帮助整个医疗市场创造增量,可以想像到底有几个人真的是因为生病,因为救命去找医生,去做一个手术,或者住院,十个人里面大概有一两个人。

但是,如果你身边有十个女孩子,这十个女孩子,你问问她们多少人有变美的需求,她们想让皮肤变的更好,想自拍的时候不用磨皮,或者想成为微博上的网红,我觉得十个女孩子里面大概有四五个。这在医疗市场这就有200%到300%的增量,这就是我们认为“消费医疗”这个概念在中国有价值的地方,在未来的十到二十年里,从大学生,小白领成长为一个中产阶级的健康人群,她们进入医疗这个行业,不再只因为治病救人,或者给自己的父母找医生,而是希望他们自己的生活会变得更好。

大数据帮助用户高效决策和医生评价标准化

在整个消费医疗市场里面,我总结了三个大的趋势。

第一,我们在帮助消费者能够更快的进入这个市场进行消费决策。这契合了技术引导消费市场的爆发的主题,过去的三四年是移动互联网这个行业勃发的时间,对于我们来说最大的价值其实是数据的标准化。

不知道大家手边都用的是iPhone还是Android的手机,这个红星是iPhone苹果手机上面健康的APP,是帮助大家收集所有用户的健康数据。这样的事情在很多移动互联网公司,包括我们,包括大家可能知道的Keep,映客。在各种各样跟健康运动,或者是跟颜值相关的APP里面,所有的APP都在鼓励用户分享自己的信息、内容和自己的生活。其实稍微大一点的移动互联网公司的后台都存在着一整套的数据分析系统。我们会看到用户上传到服务器里面的每个数据,并且根据这些数据向用户推荐不同的信息和服务。

qita-gengmei6.png

比如说像整形,像更美这样一家公司,如果你把整形前的样子给到我们,我们会告诉你,未来可以做哪些整形项目,做完后会变成什么样。

第二是这个行业的标准化来自于服务端。医疗这个行业,最重要的是医生。在过去的很多年里,大家可能最开始是从39健康网,寻医问药寻找医疗和健康的信息,后来变成了像好大夫、春雨医生。

到现在,其实始终没有解决的问题是医生应该怎样数据化,我们可以知道这个医生的医院,职级,用户写了多少封感谢信,这个医生过去在肿瘤界、骨科界做了多少台手术,但是很难通过数据的方式给医生各个维度进行打分。因为从医院的HIS系统后台,或者行业口碑很难得到这样的数据。

但像我们基于用户上传内容分享内容这样的一个社区,其实我们可以从用户那一端得到医生前沿的第一手数据。这个医生所在的办公室、手术室和诊所是不是足够卫生,这个医生到底擅长的是眼睛还是鼻子,做完手术后要恢复多长时间,十个手术里有三个人还是八个人满意,这些在我们的后台汇聚成了对医美医生不同维度的分析和排名。

我不敢说更美做的是一套中级或者是非常准确的系统,但是我敢说,至少在中国互联网医疗行业里,我们对于整形品类的医生数据,一个医生抛开他的毕业学校、论文、行业地位这些软性因素,看他们治疗前后的效果对比,我们会很直接的告诉消费者这个医生的硬件到底是怎样。比如说你在北京朝阳区想做一个芭比型的双眼皮加开眼角手术,更美可以告诉你整个全朝阳区的医生有几位,他们的风格是什么样的。你想选择适合30岁人的双眼皮还是18岁的人的双眼皮,都可以在我们平台上找到准确的消息推荐。

百度等传统营销方式失效,机构需要迎接新模式

第三,我们在帮助整个行业里面的每个从业者,每个在这个行业里面竞争、赚钱的机构和医生,帮助他们更高效的实现自己的商业价值。这个我们是把它叫做B端的标准化,或者是商家的标准化。在三四年前,消费医疗行业给大家的印象应该都是骗人的,宰客的,躺在手术台上面,可能会被硬性推销,做完后会出事故的,救不活可能会死掉的印象。我们很不希望看到这样子。

在过去几年,我们一直在非常努力的帮助我们的合作方,帮助所有的线下的机构梳理他们的业务线,我们会看到底一家机构成本花在哪里?到底他们招不到什么样的人,他们一年到底有多少钱被浪费掉了,有多少钱真的对他们产生了收益,我会把他们打包梳理产品化。最后我们能够给到每个线下机构的老板一整套的经营方案。这里面包括如果你们有品牌,我告诉你怎么样做品牌,这是我们在过去的两年中一直坚持的医生和医院的IP计划,我们从这个行业里面挑出几百个有潜力的医生和机构,潜力包括有技术、背景过硬,服务质量OK,还有颜值要高一点,因为我们的消费者主要是20-30岁的女孩子,她们对医生帅不帅有非常神秘的执着性。

挑出我们认为未来可能成长为行业中坚力量,或者流量担当的医生和机构,我们会向他输出一整套的服务,包括怎么样帮助他们找到最合适的人,帮助他们找到最好的供货方,帮助他们去看他们在使用信息化系统中出现了什么样的问题,还有帮助他们去梳理他们所有的市场的投放渠道,哪些是高效的,哪些是低效的。最后给到机构的会是一张非常成熟的每个月的经营报表,这张报表可能会比他们自己本身院内的还要更加高级一些。

这个行业里面更多的延续了过去十几年里面我们的“莆田系”的前辈们梳理下来的一套非常成熟的经验,怎么样在百度上面买关键词,怎么样包装自己在互联网上面的品牌、自己的项目,怎么样去搞定一个报纸,或者电视台的编辑,把自己的广告塞在晚间新闻的最后15秒里面,当然这个里面有一些是正当的广告费,可能有一些是给各种相关方的回扣,这些东西跑下来跑了十几年,最后给这个行业带来的可能就是不需要更高级别的竞争工具,或者营销的方案,而只需要不停的往里面投入固定的钱,然后就可以得到。

但过去几年,80后、90后年轻消费者可能已经放弃了百度,放弃了商家投放最多的报纸、电视台,或者是车厢,这些传统的广告渠道。现在的90后可能大多数用的是大众点评、美团、携程、去哪儿、淘宝、天猫,他们已经习惯了通过互联网平台收获自己的消费信息,进行消费决策。

也就是说,在过去十几年里面,所有的验证过的成功的投放经验其实到现在已经全部失效了,你已经很难再从百度的搜索框里面获得一个80后、90后,甚至到了今年应该算是95、2000后这样年轻的消费者了,一家诊所所有的运营环节,其实都需要顺应未来五年、十年之后的主流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和消费决策的路径的改变。我们比这个行业的转变提前了几年时间,我们在告诉这个行业的消费者,到底这个行业每家机构他们未来为了那样一个方向,现在应该准备什么。

变美是人生态度,越来越多高学历人群加入

“人生不是天生”是我们今年年初的时候新给这家公司起的一句口号,这句口号也代表了我们对这个口号背后的所有用户,大家可以看出这样一批愿意把自己美美的图片发到一个互联网平台的用户,算是她们的生活态度,或者这个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过去大家看到的广告诸如“过来打一针,帮你年轻10岁”,是非常传统的对整形行业的塑造,直接把整形和美绑在一起。

但是,当你去访问这个行业里面真正消费的年轻人她们是怎么样看待整形,他们很多时候并不是说我想把自己的眼睛变大一点,鼻子变高一点,她们是把外貌这件事情跟自己的人生态度进行绑定。

我们做用户调查的时候,看到加速进入整形行业的消费者一般是学历很高,收入处于社会的中上阶级,她们跳槽或者读书的概率远远要大于她们的同龄人。她们希望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让自己变好,代表着一种非常主动,非常乐观的生活态度。这样的态度也是整个消费力量的来源,是这个行业未来的希望。

现在或者过去五年,这个行业里面消费的可能是70后、60后,她们要的是一个非常现实的变漂亮的需求。而更多的年轻人其实是把“消费医疗”中的很多治疗的项目,或者服务的项目当成了像贴面膜、运动,或者买衣服这样一些能够让自己变得开心,能够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加好一点的一种服务。这也是为什么像整形这样的行业第一步是要把整个的医疗行业里面的消费者从医疗市场中拉出来,拉到一个更宽幅,更有商业价值,未来能够增长更快的消费市场里面。

国内将像国外一样50%的钱花在审美医疗

在美国的整个医疗的消费里面,其实有20%的消费花在基础医疗部分,是用来治病的。30%的钱用在保健医疗方面,这里面包括心理健康、肥胖病治疗,包括一些跟健康问题相关的医疗服务。然后有50%的钱其实是在帮助一个美国人,让他能够在各个幅度上面让自己变得更好。比如说肥胖病的治疗是放在保健的医疗范畴里面。但是,如果你是想减肥,能够让自己身材变好,其实这个就纳入到审美医疗的这个范畴。

qita-gengmei7.png

而在中国,绝大多数人花的钱都在基础医疗,这是为什么中国80%的人在医疗上的消费是花在自己人生的最后一个月,到死的时候才知道自己的生活需要医生。在保健医疗里面,目前主要是中医的部分,中医在中国是一个大市场。而真正让一个人的生活质量得到提升,让一个年轻人可以更加自信、积极地面对陌生人,努力争取自己的机会,相信自己从内在和外在全部准备好的是审美医疗,但目前只有一批80后、90后,可能会把微薄收入的一部分花在这个里面。

未来中国医疗消费将从正三角变成倒三角,这件事我们预期要花五年到七年的时间。我们接下来要拥抱的80后是一个中间点,主要是要看90后,甚至00后在接下来的五年到十年里面,能够被这个行业、被媒体、被整个的消费市场教育成什么样子。

谢谢大家!

相关领域
商业